5月6日凌晨4点30分,深圳龙华富士康制造部的工程师卢新,在床上几个小时辗转反侧后,突然爬起床对朋友说:“想看看窗外的风景,透透气”。这一看成了永别,几秒钟后,卢新突然把窗户拉开,从阳台上跳下去,没有一丝犹豫(5月17日湖南在线)。这是“九连跳”之后对跳楼者报道的一个细节。卢新们的相继离去,留给世人的是永久的伤痛。
这些天来,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一起接一起,把富士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企业文化的冷漠、对员工精神生活漠视的指责,富士康正采取措施改善员工管理与沟通机制,如建立热线通报、心理辅导机制、设立“总经理开放日”、增加文体资源投入、加强信息沟通与分享等,甚至还请来了高僧作法,以避免悲剧再度发生。人们的指责不是没有道理,富士康也正在进行着努力,相信也会最大程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富士康“九连跳”看似许多偶然因素的叠加,但这更像是一种必然——— 工业时代人们难以摆脱的被物化的必然。在这个时代,无数人都成为巨大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一个齿轮。正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所表现的那样,人们被不断加快的作业线弄得惊慌失措。我们只能被动地跟随机器运转,我们的行为都围绕着能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被认定为是否有价值。那些幻想、深思、信仰、情感类的个人性的东西则被视作无用,在这样的情形下,卢新临死前所说“想看看窗外的风景”,就成为一种奢望,更像一个隐喻。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卢新之死,就会发现许多人都像他一样深陷在时代的困境中。卢新是富士康的工程师,他的主要职责是控制产品的不良率,一旦不良率超标,整个部门都要受到牵连处罚,因此经常为产品能否合格而提心吊胆。而以严格的管理程序来减少差错、控制产品的质量,使每一位员工都有高度的压力感,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方式,何尝不是许多企业正在追求与即将追求的?如果说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方式有错,那么,我想没有几个企业能辞其咎。
富士康的自我辩解,也不是没有道理。富士康40多万人,自杀概率是十万分之二三左右,“与全国的自杀率来比的话,应该还是低”。因为富士康是个知名度高的大企业,这样的问题被放大而进入公众视野,也就不足为奇。相对于更多管理不完善的企业而言,富士康仍然是许多务工人员的首选。如果说工作压力是对员工的最大“杀伤力”,那么还有不少人还在翘首以待“被杀伤”。现在,到富士康应聘者仍然络绎不绝。这至少说明富士康在对待员工上,至少不是最差的,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往门里挤了。
不可否认,在工业化与技术时代,正是众多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才给我们带来生活便捷和物质丰沛,但也不可否认,工业社会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其内在缺陷也是不可克服的,过于物化的管理方式,对物质过分的追逐,使得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导致人的精神世界萎缩与退化。正如富士康“第九跳”发生后有员工所感叹的那样:“像钟摆一样雷打不动,在苦熬中消耗青春。”精神空虚、孤独感、绝望感以及对生活的冷漠、焦虑不安等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工业化时代又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那么如何能够让人们在工业化时代,有雅兴去关注“窗外的风景”,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周围发生的许多蹊跷的事件,很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物质匮乏所致,恰恰是无法欣赏“窗外的风景”和心灵的萎缩所造成的。近些年来,我们所提出的以人为本,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建人文精神”,正是对此提出诊疗。而这些仅仅依靠企业远远不够,只有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看“窗外的风景”不再成为一种奢望。
- 2010-05-13跳楼公司就任它这么跳下去?
- 2010-04-18富士康“跳楼门”事件折射的社会心理
- 2010-02-01跳楼秀升级为劫持秀令人心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