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史上最严控烟”没有旁观者

2015-04-14 08:48:56 乔杉 刘孙恒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漫画/石向阳

4月12日,北京启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倒计时50天宣传活动。这部《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与此同时,“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微信举报违法吸烟行为,同时三种备选的劝阻吸烟手势“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也引起市民广泛热议。北京将要依法、全面向公共场所抽烟“宣战”。

控烟关键在于制造不方便感

乔杉

说句实在话,对于烟草危害,抽烟的人甚至比不抽烟的人还要知道得多。有几个人不重视健康?大多数抽烟的人,其实也知道抽烟的种种危害,在私下里也偷偷看过“烟肺”的图片,也曾胆战心惊过,甚至下过戒烟的决心。只是想到危害是长期渐进形成的,而且实在舍不得那一口,这才会在抽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戒烟需要动力,也需要推力。这也是有资深烟民讲的,“烟民们抽烟不便,很多时候就不抽了”。确实是这样,抽烟毕竟不是吃饭,不存在非此不可。如果不具备条件,或者需要付出太多代价,很多人可能就不抽了。而“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实施,恰恰带来了不方便。如果在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地方,真能做到有禁止、有监督、有惩戒,相信很多人会少抽甚至不抽。

能不能制造不方便感,对于推动全面控烟有着莫大干系。这种不方便感,一是有形的,也就是从空间上限制“想抽就抽”,比如说明确更多的不抽烟场所,而且乱抽烟会受到惩戒。二是无形的,从文化上剥离抽烟的外在快感,制造一种戒烟的氛围,让抽烟的人活在异样目光中,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其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不抽烟人怎么看怎么做。

人都是活在别人目光中的,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很在意别人评价。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空间,大家都不抽烟,或者不抽烟的人很敏感,并且形成强势性的权威意见,即便烟瘾很大,也得“看人脸色”。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不抽烟,那么子女即便想抽,也得偷偷摸摸。很多成年人在办公室大抽特抽,一旦回到家中立马掐了烟头,原因就在于妻子和孩子反对抽烟。再比如在一个单位,如果领导抽烟,甚至公开抽烟,那抽烟就蔚成风气;如果领导不抽,甚至公开反对,那抽烟就成了“过街老鼠”。

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史上最严控烟的落实,不抽烟人的态度其实是很重要的。央视主持人、北京控烟大使郎永淳讲,“以前每次身边有人吸烟或社交场合有人让烟,我都会调侃说,我不吸烟,但却蹭了你的二手烟。这个二手烟我不想蹭,还是请你把烟熄掉吧。”千万不要忽视这种监督作用,很多人就是因为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减少甚至不再抽烟。而有一些人,看到身边没有人制止,认为没有人在意,从而在办公室、公共场所大抽特抽。当抽烟的强气场形成后,即便有怨言想制止,也会有心无力。

这也是我们想讲的,“史上最严控烟”没有旁观者。对于抽烟的人来说,要增加文明自觉;对于不抽烟的人来说,也要大胆维护权利,营造文明环境,给抽烟人增加不方便感。不要忽视监督的作用,这其实也是助人戒烟。抽烟需要尝试,戒烟需要勇气,你的一次自觉的监督,甚至可能成全别人一段戒烟的佳话。

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的转变

刘孙恒

人们欢呼“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的新鲜出炉,但对“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等三种控烟手势却颇有微词,认为其有些矫情,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倒不如“甩开膀子”,严格执法,予以重典。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必须厘清,推出“控烟手势”本就不是以其作为禁烟的主要手段,“控烟手势”只是个助力,它只是为方便后续的手段。如果人们不听此忠告,那么,“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等实质性惩罚就会立马登场。

再来分析由“控烟手势”带来的益处。首先毫无疑义的是,职能部门推出3种“控烟手势”,由市民投票来决定采用哪一种,同时吸引舆论关注热议,最起码为接下来的“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的实施,做好了铺垫。毕竟,形成一种控烟的氛围,让人们心中有了“公共场所吸烟要被罚”的意识,接下来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其次,由市民们来决定采用哪种“控烟手势”,既可提高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公共问题的纾解做加法,也是公共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预示着以往那种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开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由此可见,“控烟手势”非但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反而是公共治理转变的注脚。对于公共问题,主政者不再以军事化思维来治理,不再只侧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而是在着重多元主体参与和充分协商的同时,注重治理程序的规范性、有效性,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思量,显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具体表现,无疑值得鼓掌。

是的,“我国成年吸烟人数已超3亿,男性吸烟率达52.9%,居于世界前列。现有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与之同时,则是我国每年有约百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鲜明的数据直指控烟的失败,让我们对禁烟的落实早已迫不及待。而“无烟奥运”、“无烟世博”、“世界无烟日”等等一场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控烟运动,以及那一声声止于高分贝的有关“最严控烟”的宣称,让我们再也无法忍受任何摆姿态或隔靴搔痒的控烟之举。然而,诸多殷鉴表明,控烟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兜底,希冀毕其功于一役,譬如采取重罚的方式,最终往往会被现实的困境消解于无形。故而,只要有助于禁烟的任何努力都应该得到掌声,“控烟手势”亦如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