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烟手势”看公共治理的转变 刘孙恒 人们欢呼“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的新鲜出炉,但对“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等三种控烟手势却颇有微词,认为其有些矫情,有形式主义的嫌疑,倒不如“甩开膀子”,严格执法,予以重典。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必须厘清,推出“控烟手势”本就不是以其作为禁烟的主要手段,“控烟手势”只是个助力,它只是为方便后续的手段。如果人们不听此忠告,那么,“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等实质性惩罚就会立马登场。 再来分析由“控烟手势”带来的益处。首先毫无疑义的是,职能部门推出3种“控烟手势”,由市民投票来决定采用哪一种,同时吸引舆论关注热议,最起码为接下来的“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的实施,做好了铺垫。毕竟,形成一种控烟的氛围,让人们心中有了“公共场所吸烟要被罚”的意识,接下来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其次,由市民们来决定采用哪种“控烟手势”,既可提高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为公共问题的纾解做加法,也是公共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预示着以往那种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开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由此可见,“控烟手势”非但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反而是公共治理转变的注脚。对于公共问题,主政者不再以军事化思维来治理,不再只侧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而是在着重多元主体参与和充分协商的同时,注重治理程序的规范性、有效性,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思量,显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具体表现,无疑值得鼓掌。 是的,“我国成年吸烟人数已超3亿,男性吸烟率达52.9%,居于世界前列。现有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与之同时,则是我国每年有约百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鲜明的数据直指控烟的失败,让我们对禁烟的落实早已迫不及待。而“无烟奥运”、“无烟世博”、“世界无烟日”等等一场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控烟运动,以及那一声声止于高分贝的有关“最严控烟”的宣称,让我们再也无法忍受任何摆姿态或隔靴搔痒的控烟之举。然而,诸多殷鉴表明,控烟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兜底,希冀毕其功于一役,譬如采取重罚的方式,最终往往会被现实的困境消解于无形。故而,只要有助于禁烟的任何努力都应该得到掌声,“控烟手势”亦如是。 |
相关阅读:
- [ 04-14]控烟:远非劝阻吸烟手势所能解决
- [ 12-04]控烟绝对化和扩大化了吗?
- [ 11-27]控烟控酒,挪威法律为何有威
- [ 11-26]控烟,立法容易执法难
- [ 11-26]控烟应首先处理好烟草销售、宣传和禁止三者关系
- [ 11-26]控烟起效关键要破监督执法困局
- [ 11-26]银幕控烟立法不妨有些例外
- [ 11-26]全面控烟不妨先戒影视剧中明星的“烟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