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马瑞雪发布的微信被大量转发,其中的声明“我的科室将不再为该女子的孩子提供治疗,直到此事得到合理、公正和满意的解决”引起社会舆论关注。(9月1日央广网) 很显然又一起医患纠纷事件引起了受害医生的不满,近年来,医患矛盾愈加尖锐,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很多患者家属由于心情焦虑,加之对医疗制度的偏见,把怨气全压在医生头上,如今伤医案早已不是新鲜事。 医患纠纷引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病人和家属、医院和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等。纵观所发生的医患纠纷,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本身的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处理措施以及医院医疗设备。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及家属认识事物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多数人对医疗诊断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没有真正考虑到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诊疗过程的风险性等特殊情况,总认为医生能医治百病,只要花钱没有治不好的病。由于期望值过高,因此当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时,便会出现情绪失控,有的甚至威胁医生,打砸医院,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由此可见,医患纠纷错者不只是医务工作者,或许是医疗设备,或许是家属的认知度,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常被认定是弱者,所以无论法律还是社会在看待问题时,都会偏袒患者,这些会给医务工作者带来抵触情绪,影响对患者的正常诊治。 频频发生的“伤医案”伤害的不仅仅是一名医生,而是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心。然而“医闹”的患者,有的是无理取闹,有的却是情非得已,看人用药、红包规则等一些医疗内幕,让患者既愤怒而又无奈,当矛盾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引发暴力。 频频发生的“伤医案”在医疗界引起震动,但这不能成为医生看病的心结,有道是“医者仁心”。 笔者认为,仁心就是医者的责任心,就是对患者的爱心。马主任将患者拒之门外的做法显然欠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作为医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天职。 患者家属也应该更理性一点,正确看待问题,不能因为极个别不负责的医生而以偏概全,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医生身上。 解决医患矛盾要靠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在加强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使医者仁心成为患者信任的基石;还要注重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理性合法解决矛盾的意识。 |
相关阅读:
- [ 08-28]破解“医患纠结”从哪里起步
- [ 08-26]处理医患纠纷需回归法治轨道
- [ 08-22]缺乏“自省”的医患关系岂能“远行”
- [ 08-22]医患矛盾内外,媒体该如何站位?
- [ 08-21]医患信任不能“栓塞”
- [ 08-18]医患之间应少些敌意与对抗
- [ 08-18]医患纠纷处理无序化比顽疾更可怕
- [ 08-15]一只鸡,透出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