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新闻联播》改版要凸显人民性
www.fjnet.cn 2011-09-27 09:23  展江 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几年前有一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对《新闻联播》的看法,后来被整理成“段子”。其中一句这样说:“《新闻联播》挺好的,不用改,就是我不看。”的确,在中国媒体已呈现多样化的今天,《新闻联播》似乎总是风格依旧。

可我们看到,《新闻联播》这个在新闻和宣传并存的时代承载着官方最重大宣传任务的节目,已经在进行改革了。这多少有点出乎意外,因此引发舆论关注。

《新闻联播》改版动力何来?将走向何方?局外人只能分析和猜测,有分析认为,公众、尤其是网民长期批评和收视率的商业因素是基本动因。但国家高层的新看法可能才是直接近因。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逾三十年,思想解放的波澜让国人打破了内心的思想禁锢。传媒作为社会中枢神经,日益成为社会变革的某种风向标。

不久前发布的前总理朱镕基的新书中,就有多处提到央视,尤其是他属意和特别支持的《焦点访谈》。朱镕基几乎唯一一次题词就是给了《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请注意这里朱氏作为高官给出的“群众喉舌”定位,清晰而独特地指出了新闻媒体的人民性。

朱镕基恐不便提及《新闻联播》,但他新书中有篇“和《焦点访谈》节目组座谈时的讲话”(1998年10月7日),其中谈到:“过去我们经常说,宣传工作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宣传成绩为主’……这种观点也束缚了我们。什么叫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指99%都应该正面报道吗?98%、80%就不行吗?”

这才有了《焦点访谈》的兴旺,所以它在朱镕基在任末期前后的2001-2003年获誉“焦青天”。而歌颂型的《新闻联播》与揭露性的《焦点访谈》分别占据黄金一小时各半,彼此反差那么大,却在“中国特色”中共存。当时有些地方官员的选择是:上《联播》,下《访谈》,即千方百计在《新闻联播》露脸积累政治本钱,动用各种人脉和物质资源将《焦点访谈》的曝光节目扼杀掉。

当然,只要朱镕基在任,所谓“下《访谈》”谈何容易。而且2004年春,《焦点访谈》还获准以50%以上的节目比例从事舆论监督。可自2004年秋季后,《焦点访谈》雄风不再,以至于曝光节目成了点缀,甚至不时变成单一主题的准《新闻联播》。而《焦点访谈》一些节目之所以未播出,并非事实和观点有问题,而是被批评方以其能量将节目“公关”掉。

所以,对《焦点访谈》而言,改革方向非常清晰。恰如朱镕基所言:“没有这样的节目,群众的声音反映不出来,那还有什么民主?还有什么监督?”而这几年《焦点访谈》屡屡失声,谁得益、谁受伤不言自明,随之而来的官民对立和社会矛盾只会愈演愈烈。

但《新闻联播》怎么改?这可能是中国新闻改革的最大难题。要打破“领导很忙、中国人民很幸福、外国很乱”的三部曲,恐怕离不开胡锦涛所说的“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恐怕要多考虑新闻价值,而不是以官阶高低设定新闻位置、长短;恐怕不能再回避看似对传播者和管理者不利的新闻;恐怕不能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上实行双重标准。而改版就不仅是“在节目片头、演播室等主要包装形态上作出调整”、“节目形态与语态”的“显著变化”了。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