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星光大道”异化为造星名利场
www.fjnet.cn 2010-01-31 11:00 李季平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据《华商报》1月27日报道,陕北农村女孩崔苗在2009年央视“星光大道”节目比赛中,获得了年度前10的好名次,但付出的代价是总计花费120万元,其中崔苗所在地县政府财政拨款15万元,崔苗向亲友以及银行贷款40多万,其余为企业或其他部门赞助。
自5年前央视“星光大道”开播以来,其宣传口号一直标称为“百姓舞台”,但是,当我看到像崔苗这样的选手,因参加该节目比赛,竟然需要花费120多万元,其家庭竟然因此不惜巨额借债和贷款,地方政府也竟然动用10多万财政资金去助推等行为时,不仅惊愕:这还是“百姓舞台”吗?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星光大道”不就异化为利用央视垄断资源而形成的造星名利场了吗?不是吗?或许正是阿宝、李玉刚源自“星光大道”的成名,才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陕西农家女孩崔苗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宁可付出120多万的代价,宁可负债40多万元,也要在“星光大道”这个舞台上一搏。
也许有人认为,像崔苗这样的选手,花费120多万元巨资上“星光大道”,其消费行为完全是自愿选择,消费流向和结果主要是为选手造势,“星光大道”并非是这些消费的受益者。对此,我认为对于参赛选手的畸形消费,“星光大道”难以摆脱制度上的诱惑,比如参赛选手的服装道具,节目编排,伴舞阵容,亲友团规模等方面,是否考虑到了“百姓”概念和承受能力?节目风格是追逐豪华亮丽还是俭朴大气?是活跃百姓文化生活还是以造星为荣?这些理念都对参赛选手的消费导向都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相关新闻
- 2009-06-02“星光大道”其实有“暗道”
- 2009-01-06“三黄蛋”冠军是“星光大道”的创意?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