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
历经千年传承革新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一碗碗热腾腾的水煮元宵圆,早已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美味。那么,在正月十五吃元宵圆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呢?
中国人吃元宵圆,取其“月圆人团”之吉兆,沿袭千年。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介绍说,元宵圆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俗称“汤圆”、“汤团”、“圆子”、“团子”,在民间,不少生意人也喜爱将其称为“元宝”。早在唐朝时期,元宵节就有吃“面茧”、“圆不落角”的习惯。
而在元宵节吃元宵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唐朝后期,许多人从中原南下,将中原地区的习俗带到泉州,元宵节吃元宵圆就是其中之一。元宵圆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文字。而在南宋出现的“乳糖圆子”,正是汤圆的前身。傅孙义说,后唐时期从中原迁至泉州的人,将吃元宵圆的习俗沿袭下来,南宋时期,元宵节吃元宵圆开始在泉州兴起。到了明朝,“元宵”的称呼广为流传。在刘若愚的《酌中志》详细记载了元宵圆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在近千年的传承革新中,元宵圆的制作日渐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高粱面、黄米面和包谷面之分,馅料的内容也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煮、煎、蒸、炸皆可。
吃元宵圆,吃的不再简单是圆子,吃的是几千年的民俗,吃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