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社保、就业
——聚焦“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三大民生数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了“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如何看待工资、社保、就业这三大民生数据,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
工资:农民工收入增速偏慢
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769元,同比增长11.9%;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元,同比增长17.1%;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同比增长11.8%。 “从数据上看,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工资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苏海南同时指出,私营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快于非私营企业是好事,因为以往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一直偏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非私营职工的工资增速。“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工工资增幅显得较低。”苏海南说,“农民工是构成中低收入者的主要群体,收入增长偏慢,不利于缩小社会收入水平的差距。”“农民工收入增速如果只是偶尔一年排在末尾问题不大,但不能长期如此。”苏海南说。
社保:待遇差别有待弥合
公报显示,2012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543万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如此算来,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只占总量的约1/6,占外出的约1/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研究员华迎放指出,目前参保的大多是有正规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而除去外出农民工外,剩下约1亿人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或是自谋职业,他们中很多人参加的是新农保。
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只有55元,且几年来待遇基本未变。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有不少青年农民不愿意参加新农保,因为这点养老金实在无法保障其未来的生活。
“在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调整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努力使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陈励阳说,“同时建立健全与物价水平、工资增长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就业:第三产业空间巨大
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6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3.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3%;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6.1%。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000万人大关,这样的成绩值得肯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未来几年每年进入城镇就业市场的劳动力高达2500万人,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今年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周天勇说,“这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最能吸纳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幅趋缓,企业招聘意愿也有所降低。在这一背景下,称2013年是大学生“最难就业年”不无道理。
“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来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就业人员比重60%-75%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0%-45%的平均水平。”周天勇说,“而扶持第三产业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给予这类企业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税收信贷优惠等支持。”(记者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