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政策”色彩淡化 成功在于功能定位
今年是大陆区域经济的建设元年,其中海西经济区建设刚上升为国家战略,又与台湾互动最密切,顺理成章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以对台为特色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迎来建设台商投资区的第二波热潮。
第一波热潮约在二十年前,那时厦门、福州相继设立了四个台商投资区,也是至今大陆仅有的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3月25日,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漳州、莆田、三明等市也在紧锣密鼓规划台商投资区,而原有的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正在酝酿扩容。
两次建设热潮,时代背景各异,今后台商投资区还能打“政策优惠”牌吗?它将用什么来告诉台商——“这里风景独好”?
建设正在驶入快车道
3月25日,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这是福建设立的第五个台商投资区。前四个分别是厦门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以及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除了集美成立于1992年外,其余三个均成立于1989年。
泉州台商投资区规划用地200平方公里,东起惠安七一围垦区,西至洛阳江,南临泉州湾,北靠沈海高速公路,涉及4个乡镇。该投资区核心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此地块拟向国务院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若被批准,将成为大陆第五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海西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拟设立的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龙海角美镇,与海沧台商投资区接壤,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38平方公里。
莆田台商投资区总体规划近日通过福建省专家组的论证,投资区以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区升级为依托,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三明也按照 “一区多园”构建台商投资区,涉及三明市区、永安、沙县、大田、将乐等九个地块组团,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三元吉口、永安贡川作为核心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
根据去年底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福建省近期除了做好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新设申报工作,积极指导莆田、三明台商投资区的前期规划工作外,还将重点做好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的扩容。
厦门现有的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95平方公里,区内可供建设用地基本开发完毕。福建省拟把厦门台商投资区扩大到厦门全市,并争取全市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1.8平方公里,已全部开发,福建省计划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两波建设热的背景
对于海西经济区的这股建设热潮,长期以来关注台商投资大陆的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吕鸿德,向记者分析了他的观察。吕鸿德教授称,今年是大陆区域经济的建设元年,其中海西经济区建设刚上升为国家战略,又与台湾互动最密切,顺理成章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二十年前,第一波台商投资区的成立,有效吸引了早期“登陆”的台商聚集福建。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1989年5月厦门设立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当年厦门引进台企130多家,1990年引入170多家,而从1984年到1988年,厦门总共引进台企约100家。1990年以前,大陆台企约一半在厦门。
第一波台商投资区的最大亮点是政策优惠,投资区内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因为当时大陆其他地方吸引台资的优惠政策尺度小或者没有优惠,所以台商投资区以政策先机,强有力地吸引了台商。
但此后随着包括福建在内的大陆沿海生产成本提高,以及全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内地不少地方纷纷推出比台商投资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台商出现了北迁西进的转移潮,纷纷由福建、珠三角向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转移。
吕鸿德分析,现在福建加快建设台商投资区,主要目的是以此名义把台商再吸引过来,这不仅是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的迫切需要,也是两岸签署ECFA(经济合作综合性协议)之后的试验田需要。
ECFA关乎两岸经济的全面融合,在此进程中,一些敏感度高、政策性强的产业或领域,将实行“试点先行”的做法,海西区必须拿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尽可能争当两岸产业和领域合作“试验田”的角色。
因此,两波台商投资区的建设背景可这样比较:第一波是大陆刚打开了开放之门,急需引入台资在内的外资;第二波是两岸经济即将全面合作,海西区被寄予试验田的光荣任务。
功能定位发生变化
时间不同了,台商投资区的功能定位也将发生变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李非接受采访时指出,台商投资区的政策优惠功能正在淡化,更看重的是以此形成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把台商投资区当做吸引台商的一张牌。
李非强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台商投资区已经不太新鲜了,但是对于没有设立台商投资区的泉州、漳州等地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名分,虽然实际上也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可更侧重它的名分、招牌效应。
既然在优惠政策上,沿海台商投资区未必比内地具备更多优势;在劳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内地优势明显。那么,海西的台商投资区还能凭什么来吸引台商?
吕鸿德教授指出,海西台商投资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功能定位。从他访问的一些台商观点看,他们认为海西区政策宣示的意义大,企业经营的实质优惠小,所以还是要往四川、安徽等内地转移,海西逐渐不再适合劳力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等传统产业的生存。
吕鸿德建议台商投资区可往两个方向着力:一是“高感动”;二是“高科技”。他说,“高感动”指文化创意产业,台湾在这方面有优势,台商投资区应善用这个优势,创造条件鼓励台商从制造业转向创意产业,创造高附加值。
对于“高科技”,他认为国务院最近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非常好的战略主题,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信息产业,代表着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同时,台商的国际化程度高,思维跨度大,创新研发能力强。海西要吸引台商往高科技方向发展。
吕鸿德进一步建言,海西的几个台商投资区之间,也要有功能区隔,不要一窝蜂搞同一个东西。例如,福州可借助东南汽车城的基础,发展电动汽车;泉州可借助服装鞋业的基础,研发新材料的鞋服;厦门可借助两岸文博会和自身的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如何让专区名副其实?
对于已成立的几个台商投资区,有不少台商抱怨称,名义上是台商投资区,实际上其他外商和本土企业都可进入,成了“混资经营”,当不少台商想进入时,已难寻立足之地。
如何看待 “专区不专”这种现象?李非教授称,从WTO的公平精神来说,不能只优惠台商,而排斥其他商人,其他资本应该都可比照,不过台商可享受 “适当放宽,同等优先”待遇。有一点可以肯定,排斥其它资本进入台商投资区是不行的。
吕鸿德则表示,台商投资区是一个专区概念,不是一般的经济开发区,必须要突出对台专区的主题,所以入园企业要么是台企,要么是含台资的企业,要么是台企的配套企业,这样才有台商投资特色。
在吕鸿德的理解中,专区除了台商这个面向之外,还应包括产业面向,即不同的台商投资区要有不同的产业重点,产业集群要明晰,各自专区的支柱型产业要占到八成以上。比如光电业专区内,光电企业应占到总数的八成,产业群聚效应便能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