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服务 > 正文

厦门市进入蘑菇生长旺季 目前已有人误食中毒

2017-06-21 07:45:15曾昊然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巨大环炳菇

毒红菇

致命鹅膏(翻拍)

鬼伞

白蚁菌

马勃

皮伞菇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连日的阴雨,对于蘑菇来说是生长的绝好时机。近期,公园和小区的绿化草坪中,随处可见一些野生蘑菇,但你可知道这些鲜蘑菇“埋伏”着危险?

案例:今年首现蘑菇中毒

19日9时左右,家住湖里区的王华(化名)在湖边水库附近活动时发现,草丛里长了不少蘑菇,便采摘了一些回去准备当午餐。中午,他炖了一锅蘑菇汤,吃了以后没一会儿,就觉得肚子难受。当日13时左右,王华出现头晕、胸闷、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赶忙到厦门市中医院就诊。

经医生诊断,王华是食用野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患者目前还在医院观察。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这是厦门今年接到的第一例因为食用野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

走访:多处公园可见蘑菇

昨天,记者随机走访了厦门忠仑公园、文化艺术中心东广场大草坪、南湖公园等地,发现野生蘑菇生长茂盛,凡是植被密集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野生蘑菇。

有些蘑菇呈白色小伞状,有的则呈现微黄的颜色,有些像一个小团队聚集在一起,有些则特立独行、我行我素。

提醒:最近是中毒高峰期

厦门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说,每年蘑菇生长旺季,医院都会收治不少食用蘑菇中毒者,基本上从4月到9月都有,高峰期时一天能收治十多位患者。

日前,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夏季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建议群众不采、不买、不卖、不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慎防中毒。目前食用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原副所长吴经纶也提醒市民,慎买混杂的野生蘑菇,外出旅游不要在路边摊购买散装的、混杂型野生蘑菇回家食用,如需购买请到当地正规的商店购买有预包装的单一食用菌“纯品”。

科普

野生蘑菇

仅十余种可食

吴经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鉴定能食用的野生蘑菇只有十余种,而有毒蘑菇达180多种,其中毒性较大可致人死亡的有10余种。毒蘑菇中含有的毒素很多,毒素往往交叉存在,且毒素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

许多市民都以为,只有彩色的蘑菇才有毒,事实上穿着“朴素”外衣、长相不好看的蘑菇,也可能毒性巨大。吴经纶说,例如白毒伞(致命鹅膏)、铅绿褶菇等都是毒蘑菇。而颜色鲜艳的也有食用蘑菇,如红菇。

吴经纶表示,闽南人比较容易混淆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蘑菇,主要有两种:

1.鹅膏类(有毒)的蘑菇,和群众经常食用的鸡肉丝菇(白蚁菌)长得很像,容易混淆。区别:鹅膏类的菇有菌托和菌环;鸡肉丝菇则没有。

2.红菇和毒红菇。这两种菇长得很像,容易混淆。区别:红菇是大红色,毒红菇则偏暗红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