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某餐厅内的传菜机器人。
文灶某餐厅内的机器人。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黄小芳 李沛)餐厅里的四台机器人侍应生,只剩下两台,而这两台的插头也都被拔了起来。是的,它们下岗了。
AlphaGo击败李世石的余温还没退散,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的言论也言犹在耳——不过在餐饮业,机器人的下岗潮一直都有。炒菜机器人、刀削面机器人……这些曾经被大张旗鼓报道的餐饮业新贵,在短短的时间内,都下岗了。
一个有趣的反差是: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风生水起之时,餐饮行业的机器人为何总面临着下岗的窘境?这个问题,还得从机器人本身的“级别”、“智商”等方面谈起。
现象
餐厅暂时歇业
机器人插头被拔
这两天,有人经过文灶附近的筷子豪情乐霸餐厅时发现,店面暂时歇业,店里的机器人只剩下了两台。
去年10月餐厅开业时,有媒体报道将店里的四台机器人形容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半年不到,记者再次走进这家餐厅时,这“四大护卫”已经走了两位,剩下的两位还被拔掉了插头。
在店里工作的一位小哥说,由于生意不好,另外两台被送到福州总店去了,留下的两台,一台迎宾,一台端盘子。小哥还说,即使是端盘子的机器人,也只是走秀用的,并不真正端菜,“没什么智能的,只是为了吸引人而已。”
而在吕岭路原本有家“机器人美食快线体验餐厅”,近日记者赶到原址时,餐厅已经关门了。
周边的店主赵女士说,体验餐厅才开了半年多就关门了,“说是机器人,其实就是一种锅具,将食材放入其中翻炒,火候欠缺,炒出来的菜不是很好吃。”在附近工作的蔡小姐曾吃过一次,“餐厅借着机器人炒菜的名义卖炒菜机器人,一台1000多元。关键是,炒得不好吃,餐厅也被弄得乌烟瘴气,就没再去了。”
2012年,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厦门理工学院食堂“刀削面”机器人,一分钟能削4碗面。不过,记者从厦门理工学院了解到,这台机器人也已经下岗好几年了。“功能单一,只能削刀削面。食堂停用煤气后,刀削面机器人也下岗了。”相关负责人介绍。
疑问
工资低有效益
为何不受待见
业内人士说,餐饮机器人目前共有两大类,一类是提供迎宾、点餐、送餐服务的交互型机器人,另一类则是身居幕后的烹饪机器人。
南山路机器人主题餐厅的阮经理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台机器人支出约50000元,维修费每月支出300元到500元,电费每月支出150元到180元。一名服务员每月工资约3000元,还得提供包吃包住等福利,这样算来:使用一台机器人的支出,大概相当于聘用一名服务员两年的人工成本。
而且,不少餐厅还看中了机器人的“颜值”。“以机器人为噱头,能吸引顾客,给餐厅带来更多客源。”阮经理说。
但受访的经营者和机器人业界专家都一致认为:餐饮机器人无法代替人工,至少目前不能。一边是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大展拳脚,抢占一席之地;另一边餐饮机器人却叫好不叫座——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探因
技术含量并不高
其实是“大老粗”
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事业部的张继说,机器人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业机器人;一种是服务机器人,包括餐饮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
餐饮机器人一般是6轴,工业机器人一般是4轴至6轴;两者都是通过编程引导机器人工作。因此,从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上说,双方的差异并不大。
张继解释道,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精度”。精度是由机器人里的减速机控制的。别看减速机是由CPU控制的,但对于机器人而言,减速机才是机器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工业机器人的精度一般在0.02毫米,但餐饮机器人的精度一般以厘米计算。张继说,同样都是六轴关节机器人,餐饮机器人可能只需3万元到5万元,但工业机器人却要10万元到30万元。换句话说,餐饮机器人其实是个“大老粗”,技术含量与工业机器人无法相提并论。
【建议】
要想不下岗
还得拼“智商”
“真正的智能机器人要根据环境做出即时反应,能够互动、反馈、决策、学习等。”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董事长孙启民认为,目前国内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智能机器人。也就是说,餐饮机器人要当好侍应生,“智商”还需提升。
至于烹饪类的机器人,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至少,“火候”就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
“人可以根据环境做出反应,但机器人不够灵敏。”孙启民说,“就拿炒菜机器人来说,的确可以设置标准化程序,让它根据食材来调节时间,但只有人才能一眼就判断火候。”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胡艺忠说,提供标准化生产的机器人,可满足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但在灵活调整菜品多样性方面有所欠缺。
有多年餐饮从业经验的厨师刘向富也认为,“炒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中餐菜品繁多,更加要求厨师准确把握炒菜的火候,用同一种食材炒出来的菜,味道可能完全不同,机器人的单一标准或许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