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厦门五通码头航班密度为每天36个航班,成为大陆对台的“黄金码头”。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1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16日 中午12点,“和平之星”客船顺利抵达厦门五通码头,从船舶靠岸到乘客全部下船,共用时20分钟。 15年前的1月2日,在暌违52年后,180余名金门同胞分乘两艘船直航厦门,厦金“小三通”由此拉开序幕。15年后,作为厦金之间每天36个班次之一,“和平之星”这一个班次运载的旅客,是当年的2倍还多。 15年来,船只载着两岸民众来来往往,两岸的资金、物流、生活、情感也越来越紧密,台胞来厦门购置房产,厦门人到金门购物休闲,大陆各省市吃到鲜甜的台湾水果等现象成了平常事儿。 未来“小三通”如何发力?1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黄河明对记者表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厦门要始终在两岸交流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永续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门”对开,风从海上来 八十岁老人李林青山现在的家在海沧。小时候,他住金门。从小,老人就听自己的祖父念叨着海峡对岸的事儿。 “那时候,祖父常常搬一张椅子坐在家门口,看起来自在悠闲,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在看对岸的厦门。”李林青山说,祖父56岁时,举家从江苏常熟迁至台湾,当年台湾停止对大陆一切形式的通商、通航和通邮,在这样的局势下,老人与大陆的亲人可以说是硬生生地断了联系,最后直到老人驾鹤西去,都没有再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 相比祖父,李林青山绝对可以称得上幸运二字。跟随着儿女,定居在厦门,遛鸟、锻炼、泡茶、打牌、串亲戚,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3月,李林青山一位在金门的李姓亲戚患上了泪道阻塞眼疾,从小金门烈屿到台湾本岛看一次病前后需要花上一周时间,十分费时费钱,老人闻讯后便介绍这位亲戚前来厦门眼科中心诊治眼疾,3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两代人,上一代抱憾而去,下一代幸福如蜜,52年里,虽然重现三通的机会极微,但实际上两岸却不断尝试着寻找那“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姐妹。 转机在2001年。2001年元月2日,时任金门县长陈水在一行乘“太武号”与“浯江号”轮船自金门料罗港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完成了金门与厦门的“小三通”首航,这是52年来两岸一个重要的通航标志。 可是,由于当时船只往来定期航线尚未开通,航运往来非常有限,且来多去少。但“小三通”到底是在两岸打响了名号,且越来越响。在开通后的第四年,厦金客轮载客数已破50万人次。随后几年,厦金航线载客“航速”持续加快,累计载客人数达到第一个100万人次,历时4年8个月,累计500万人次耗时9年4个月;从500万人次到1000万人次,仅用了3年8个月。 在厦金“小三通”客运量突破1000万之际,两地人士在厦门聚首座谈。时任厦门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檀庄龙对时任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笑言,自己是在厦门的家中吃完午饭赶往会场的,吴友钦则是在金门的家中吃完午饭前往会场,“小三通”让两人就像“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
相关阅读:
- [ 01-11]厦金“小三通”15岁 航班逐渐实现“公交化”运输
- [ 01-05]厦金"小三通"去年旅客人数达176万人次 陆客占四成
- [ 06-08]厦门海关规范“小三通”货运 遏制对台贸易走私高发
- [ 06-02]厦门海关规范监管 遏制对台小额贸易走私高发现象
- [ 03-26]抢占“花火节”观光潮 澎湖开通新包机航线
- [ 02-27]2015春节期间厦门市赴金游市场呈现热闹景象
- [ 01-04]金门县长陈福海:厦金是兄弟要互补 构建共同生活圈
- [ 01-01]厦金“小三通”除夕航班共20班次 最晚一班14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