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 苏贞昌 郭泰麟
5月18日下午,民进党举行唯一一场党主席选举电视辩论。主席改选,投票定在5月25日。
由于苏贞昌和谢长廷退出,只剩下前主席蔡英文和前高雄县副县长郭泰麟同台竞争。这场党魁改选,形同大鲸鱼对小虾米,蔡英文的高票胜出没有悬念。
不过,被视为“陪考”的郭泰麟,有备而来拳拳到位,蔡英文侃侃而谈却招招躲闪。一次政见交锋,硝烟弥散,谋在2016,横在蔡英文面前的“三座大山”提前显现。
1 “六都选举”能否实现既定目标?
蔡英文日前在接受岛内媒体采访时直言,当前最大责任就是把党主席做好,让自己成为2016选项。18日,郭泰麟建议修改党章,废除“总统”兼党主席的规定,且党主席不得参选任何公职。
如果郭泰麟的政见获认同,等于堵住了蔡英文的“大位”之路。党主席到底能不能选“总统”,蔡英文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强调“我们要怎么限制党主席不可做什么事?”每个阶段党主席都有角色要扮演、有责任要承担,必须问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主席,因为民进党党员对于党主席,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期待。最后还补充了一个例子——前民进党主席黄信介当年也曾在党的期待下,参选新北市长,并带动当年选战的气势。言外之意,只要党内有呼声就选定了。
参选资格确实是横在蔡英文面前的“一座山”。一是正如郭泰麟提出的,党主席和“总统”二择一的问题,党内一直存有争议。二是,年底的“九合一”选举是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要打的硬仗。蔡英文一直不愿预测民进党“九合一”的战况,并且强调不能低估国民党的实力。原因在于,蔡英文很明白,如果在马当局支持度低迷以及“反服贸”等多重利多效应下,民进党仍然无法实现“六都占半”的预期,她必然会面临着引咎辞职的困境。如此,再聚人气,恐已不易。
2 如何承担“反服贸”的政治后果?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民进党杯葛议事,服贸协议迟迟不能生效。反服贸“太阳花”学运中的关键人物后又被爆料是蔡英文的青年军。郭泰麟反问,蔡英文不是称要概括承受ECFA吗?
服贸协议是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成果,两岸多轮磋商,业界期待已久。接下来,蔡英文在服贸协议和“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上的做法与立场,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目前学运团体及民进党所提及的监督条例版本完全是“两国论”的思维框架,如果民进党顽固坚持这一版本,恐怕对民共关系的影响相当负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陈先才指出,在台湾已进入选举期的特殊情势下,如果民共互信持续削弱,当然会对民进党重返执政带来重大的牵制效应。对于重掌民进党权力核心的蔡英文而言,如何与北京弥补因反服贸而更为疏远的民共关系,显然是最为严峻的两岸挑战。因此,当前蔡英文不但需要承担民进党反服贸之后的两岸政治责任,更要主动去化解大陆对民进党的相关疑虑。
针对郭泰麟“党内涉及两岸、货贸等经贸论述不足,未来如何处理两岸之间签署的经贸协议”的提问,蔡英文提出一套“先有经济转型才有自由化贸易”论述。只是,经济该怎么转型?哪些产业该转型?她只字未提,还是有声无影的“空包弹”。
3 两岸议题会不会还是“空心菜”?
蔡英文志在2016年大选,两岸议题则是通往“总统府”路上一座绕不过的大山。
18日,蔡英文在结论时特别提到两岸关系,她说,在两岸关系上,维持和平稳定是重要的责任。在维持和平稳定中,要把两岸交往从注重量提升到建设优质的两岸关系上来,同时必须要凝聚最大共识,让两岸交流回归“民主化”与“透明化”,不再被特定政商人士垄断。
两岸路线是民进党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民进党两岸路线若不转型和改革,就无法重登执政舞台,这一点,蔡英文心知肚明。因此,为给2016“大选”铺路,蔡英文就两岸关系发表一些温和言论,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蔡英文并未对“优质的两岸关系”做更多陈述,亦未对“台独”党纲的存废表态。有岛内媒体发表评论指出,当年她是李登辉“两国论”的操刀手,后来又阻止陈水扁接受“九二共识”,犹如一名“台独女将”。2008年接任民进党主席后,她抛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等似是而非的概念,依然难掩其“独性”。加上学运中,蔡及其核心圈子人物的激烈态度,仅凭一句“建设优质两岸关系”,就对其两岸路线下判断,恐怕还为时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