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矛盾的深化,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这才是让司机和市民都受益的治本之策】
今年1月起,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将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多个软件提供的部分“专车”服务,实际上是变相为乘客提供黑车。这是北京首次公开认定私家车通过打车软件拉活属于非法运营。(1月7日《北京青年报》)
出租车的“份子钱”问题,一直是困扰出租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症结。如今,随着各式打车软件与“专车”的出现,原本就稍显紧张的出租车司机与车管部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不过,新的形势看似对原有的半垄断性质的出租车行业秩序造成了冲击,实质上却为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指明了路径。
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弊端,已无须赘言。正如人民日报近日在题为《是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的评论中指出:按说,出租车行业应该是“两头甜”的图景,打车需求旺盛,出租车供应满足需求,司机群体收入不菲。然而,事实上,“两头甜”没看着,光看见“两头难”了——乘客不满意服务,司机不满意收入,行业的畸形发育显而易见。
不可否认,针对上述现象,无论是出台出租车行业“国标”,还是各地在“份子钱”上做出一定调整,都可以看出一种改善的努力。但时下有些地方的主管部门的种种应对举措,却并未跳出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窠臼,出租车行业的半垄断性质也并无根本改变。由此也就决定了,无论是在服务上还是在利益分配上,这种微调模式都难以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打车软件与“专车”的出现正逢其时。一方面,其差异化的服务弥补了传统出租车行业服务供给的不足;另一方面,不少出租车司机的跳槽表明,其提供了一种更优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此正好弥补了传统模式中的“两头难”问题。
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在初始阶段难免存在不足,但是必须看到,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诞生的打车软件与专车形式,有别于行政力量设计的改革路径,它们属于一种自发的市场新兴力量,其本身即代表了一种时代趋势,有其必然性。如果一味延续旧的管理思维或限于利益掣肘,只看到其暂时性的不足就予以打压,而非以一种接纳与顺应的态度来完善与疏导,不仅会延误出租车市场发育的时机,更会增加改革的成本与代价。
如果说以往谈到出租车行业改革,在讨论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时,往往因各种限制而不置可否,有其客观上的原因,那么,如今市场力量自发生长而带来的新局面,可以说已经提供了现成的改革路径。相关部门只要顺应这种大趋势,促进监管的配套升级,即可实行平稳过渡,将各方影响降到最低。在公车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专车”模式的良性发展,还有可能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不难预见,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受之影响、面临重塑压力的行业将越来越多,出租车行业只是其中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到底是顺应市场化潮流,借势推进改革,还是依然固守利益,无视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与公共利益,不惜以强制手段来延缓这种趋势,孰优孰劣,并不难判断。毕竟,在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不能让新兴的市场力量委曲求全来适应滞后而僵化的监管体系,已是不言自明的常识。关键在于,有关各方能否有尊重常识与市场的勇气。
最后,仍请铭记人民日报在前述评论中的告诫: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随着矛盾的深化,应该是逐步打破出租车号段控制,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这才是让司机和市民都受益的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