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万众瞩目下,德国队终以1:0战胜阿根廷队,夺得本届世界杯冠军。

尽管中国队毫无悬念地缺席了本届世界杯,但这并没有阻碍中国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微博球迷们的足球夜话,在决赛之日达到高潮。知名网友@作业本作为阿根廷队的忠实球迷,率先放出狠话:“虽然你们德国球迷人多势众,可是我们阿根廷也不怕你们!不服刷旗试试!”

作为实力超群的两支球队,孰优孰劣难下定论。足球场上酣战时,@琢磨先生亦有分析:“上半场双方势均力敌,双方都是应该进的球都没进,梅西个人能力没得说,穆勒也非浪得虚名,德国队门将诺伊尔太活跃的毛病还没改,跑出来吓死人了,球门都空了。后防线德国队不严密,阿根廷基本无懈可击。但是,我德必胜。”

下半场比赛同样胶着,0:0的比分一直持续到加时赛。同样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央视前主持人@崔永元有些许困意:“九十分钟后,加时赛开始,这时,不管你是看德国队的进攻,还是看阿根廷的防守,你都会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球迷:真心困了。”不过,国人熬夜的睡意很快被德国队球员格策打破。

第113分钟,格策的临门一脚可谓惊天动地。安徽大学教授@芮必峰迅速判定:“113分钟,德国队终于进球,这个进球可能就是绝杀!”几分钟后,@陈里已然确定决赛结果:“时间到!德国队历史上第四次夺冠!113分钟进球奇迹!德国队员一个倒射定乾坤!”

正是这一脚,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惊喜表情让巴西女总统罗塞夫都看呆了。

一时间,欢呼和哀嚎堆满屏幕。德国队球迷喜不自胜,自称“伪球迷”的@李艾兴奋之余顺带鸡汤:“喜欢德国,是从上届开始,因为克洛泽,慢慢地喜欢上德国那种冷静严谨整体感强的气质。看见克洛泽在领奖台上兴奋的神情,我为他开心。下届也许没有他了,但这一切都完满了。这样的完满需要多少努力,也需要多少运气?世界杯结束,我们得为自己的人生努力起来。”而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长@杨樾杨樾为庆祝德国队的胜利做出了一个决定——“公司放假一天”。

更多的反思和惋惜则留给阿根廷,这个备受期待的球队并没有因为梅西的存在而夺冠。尽管没能挽救阿根廷,专栏作家@潘采夫对梅西表示另一种尊重:“在格策定格的决定性瞬间,筋疲力尽的梅西发出一声叹息,他不得不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伊瓜因不是风之子,他也不是马拉多纳。与四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他打造了一只盒子,把自己的心装进去,托人带回了祖国。多年以后阿根廷人发现了他,他们说盒子上刻着四个字:勇敢的心。”媒体人@朱学东则颇为哀怨地责怪@杨樾杨樾:“你这乌鸦嘴,昨晚放了那么多不同版本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这一幕盛大的世界杯终于结束,最后的狂欢也将落下帷幕。至于本届世界杯留给人们的记忆片段,时评人@晏扬有所总结:“若干年后,本届世界杯留给人们的记忆也许只剩下:1.德国战胜阿根廷夺冠;2.苏亚雷斯咬人;3.巴西队1比7遭德国队血洗;4.卫冕冠军西班牙小组赛惨败出局;5.克洛泽打破罗纳尔多的世界杯进球纪录。总之,这是一届属于德国人的世界杯。”

德国“超级马里奥”格策第113分钟“一剑封喉”,日耳曼战车第四度将“大力神杯”揽入怀中,德国人向世界再度证明一个重复多年的魔鬼经典——“足球就是踢来踢去德国人最后获胜的游戏”。

是什么让德国人笑傲巴西?  

纵观德国队,没有如C罗、梅西般举世瞩目的天才,厄齐尔单薄,格策稚嫩,“小猪”施魏因斯泰格一碰就倒,南非世界杯的“金靴”穆勒有些憨,连克洛泽超过罗纳尔多的纪录也有许多人不服——“只会头球”。但是,这一群德意志非天才球员组合在一起,却是所向披靡。

德国足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第四度登顶”,不是22岁的格策灵光乍现,而是德意志独有的工业精神转化到绿茵场上而已。德国人球衣上添上第四颗星是对其工业精神的最大奖赏。   

何谓德国工业精神?是简约严谨,是一丝不苟,是担当有序,是锲而不舍,是所有球员甘为德意志体系的齿轮和螺丝钉。

回想新世纪初,德国足球曾经陷入低潮,但德国人不埋天怨地,而是踏踏实实走“工业化”系统升级道路,立足本身优势,复制荷兰足球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汲取西班牙人之优势技战术,并进行“工业集成”、提炼升华。

在“工业精神”指引下,德国人经过十多年苦心孤诣,不断推陈出新,终于又打造出一支胜利之师。诚如主教练勒夫所言,这次世界杯夺冠是德国足球10年卓越工作的结晶,也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人们都承认梅西是天才,他也将本届世界杯“金球”纳入囊中,但为何梅西遇到德意志体系却使不上劲,如霜打的茄子?梅西是一个人在单挑一台精密的足球机器,焉能不败?梅西就好比高庞枪挑铁滑车,如同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人力再大也斗不过机器,最终只能“呕吐”当场,让90后格策抢尽风光。

兵法云: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力一向,千里杀将。绿茵场如战场,讲究是“并力”,是团结一心,方能做到“千里杀将”,让无数英雄胆寒。 

德国队最讲究团队精神,这是“工业精神”的内核。勒夫赛后表示,德国队的成功也源自全队的团结,“我们有难以置信的团队精神,心理也异常强大。”  

从首赛4比0大胜葡萄牙,到半决赛让东道主巴西“蒙羞”,再到决赛斩落阿根廷,德国战车的齿轮推进,让这些由诸多明星球员组成的球队大都束手无策。对攻吧,巴西创造了1比7的世纪耻辱;摆铁桶阵虽然明智,依然挡不住德国人系统性冲击,连另一个天才C罗也只能昂天长叹。

能不能学德国人呢?还真不容易。且不说严谨、秩序的理念已经深入德国人的骨髓,仅德国人的足球培养体系谁能一朝建立?

德国8千多万人口就有660多万注册球员,26000多家足球俱乐部遍布城乡,不计其数的免费球场散落在公园郊外,路人都可以踢几脚野球。足球是德国第一运动,并非虚言。 

一句话,没有工业基础,何谈工业精神?

世界杯是什么颜色的?这可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人说是红色的,因为它热情似火;有人说是黄色的,因为它霸气外露;有人说是蓝色的,因为它深沉忧郁;有人说是绿色的,因为它坚毅顽强……但作为世界杯颜色的一部分,各参赛队球衣的颜色,与他们的足球风格、以及他们在世界杯舞台上的表现是有一定关联度的,这样的说法,想必会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比如红色,表示热情;热情,源自快乐。2014年世界杯,哥斯达黎加队的主场球衣是红色的,他们踢的就是“快乐足球”。本届世界杯开始前,没人看好哥斯达黎加队,然而,他们为何会从“死亡之组”突围,又杀入八强?笔者看来,正是一种快乐、放松的心态,才让哥斯达黎加队成为最大的“黑马”。

比如黄色,表示霸气;霸气,源自实力。2014年世界杯,东道主巴西队的主场球衣是黄色的,他们一度被认为是世界杯历史上最“霸气”的球队。主场的优势和“五星”的光环,让他们骄傲自负。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半决赛的惨败更是让“足球王国”蒙羞。此刻,巴西人是否会被惊醒?荣耀属于过去,只有正视实力,稳扎稳打,才能有机会得到“第六颗星”。

比如蓝色,表示忧郁;忧郁,源自悲情。2014年世界杯,意大利队的主场球衣是蓝色的,他们的世界杯征程总是充满了忧郁。从1994年世界杯决赛,巴乔最后一刻罚失点球开始,意大利队似乎与忧郁结下了不解之缘,本届世界杯,他们再度在小组中折戟。从容和淡定,是蓝色赋予意大利人的特质,等想要发力却为时已晚,而状态的起伏同样难以成就大业。

比如绿色,表示顽强;顽强,源自信心。2014年世界杯,阿尔及利亚队的客场球衣是绿色的,1/8决赛,他们正是身着绿色战袍,顽强的意志力让德国队吃尽了苦头。当面对比自己强的队伍时,只有无所畏惧、坚韧拼搏,才能创造奇迹。

也许,正因为世界杯是多彩的,是充满了变数的,才能如此牵动人心,让无数的人随之悲喜,为之倾倒。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充满控制欲,有的人愿意独处,有的人追求平淡……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不论你眼中的世界杯是何种颜色,关键还在于比赛是否精彩。随着德国队最终问鼎大力神杯,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落下了帷幕。回顾这一届的精彩,期待下一届的绚烂,这正是:赛事精彩纷呈,鏖战激情澎湃,颜色点亮经典,色彩相伴人生。

【对于东学日本、西学巴萨,始终犹疑不定的中国足球来说,德国队指明了发展方向。】

北京时间昨晨,德国队依靠格策在加时赛的进球,1比0战胜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时隔24年之后第四次夺冠。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赛场,看本国球员举起大力神杯,也是亿万中国球迷的梦想。对于风格和技战术打法始终摇摆不定的中国足球来说,德国队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统一思想,科学为先,整体至上。

回望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七场比赛,他们依靠所向披靡的“科学足球”站到世界之巅,令人艳羡。所谓科学足球,是在西班牙“艺术足球”基础上诞生的全新概念,也是欧美诸强为抗衡艺术足球而进行技战术改良与革命的结果。“科学足球”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球员都具备不错的技术和意识;球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力量和超强的体能;球员要具备速度与激情;球队是一个战术精良运转精密的“团队机器”;整个战术体系中没有明显的短板。

科学足球与艺术足球之间的较量,是本届世界杯最大的看点之一。两者的胜负,将决定世界足球发展的潮流与方向。遗憾的是,西班牙小组赛只打两轮就提前出局,巴西和阿根廷不见艺术足球的影子,过早宣布了“艺术足球”的灭亡,让巴西世界杯几乎成为“科学足球”独孤表演的舞台。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荷兰等一众强队都贴上了“科学足球”的标签,即使被看做小组赛最低消费的哥斯达黎加,也因为踢“科学足球”成了最大的“黑马”。在此背景下,堪称“科学足球”鼻祖的德国战车君临天下,已是顺理成章。

梳理德国队的七场比赛,就会发现,他们靠的绝不是一个天才的表演,也不是所谓的“经验主义”,而是依靠“德式生产线”产出的机器与对手周旋,几无破绽。

这支德国队的平均年龄26岁,主力阵容中除个别球员之外,基本上都是1988年及以后出生的球员,克罗斯、克拉默、许尔勒、格策则是90后。在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和阅读比赛的能力之后,他们组成的战队,比西班牙更有力量、速度和激情,其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青春无敌,这支德国队必将把科学足球的旋风刮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也一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科学足球”的热潮。

对于东学日本、西学巴萨,始终犹疑不定的中国足球来说,德国队指明了发展方向。

从球员本身的条件讲,中国队在亚洲队伍中的力量、速度和身高都不错,技术和意识也有一定的竞争力,堪称“亚洲的德国队”。但是,一个人是条龙,组成11人的整体之后,就是一条虫:整体一盘散沙,斗志一泻千里,到处都是命门,整体漏洞百出。这也是屡战屡败之后,球员们屡次不承认技不如人的主要原因。

审时度势,既然中国队踢不出仪态万方的“艺术足球”,就应该从此统一思想,坚决走德国队的“科学足球”之路,通过严明的战术纪律,做到:整体战术精良,充分利用好身体、力量和速度优势,斗志永不生锈,意志如钢丝般坚韧。如此,就有机会玩转亚洲,走向世界。

本报特约评论员 肖良志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3点,2014巴西世界杯决赛,德国通过加时赛1-0击败阿根廷夺冠,第113分钟,替补登场的格策完成绝杀。(7月14日中国网)

烟花落幕,难诉离别,一转眼,世界杯就要远去了,14日凌晨的一场冠军之战也准时与大家见面,德意志战车对阵潘帕斯雄鹰。这场比赛的重要性自不必我过多赘述,是“球王”加冕?还是新的王朝登基?这些无疑都使比赛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梅西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他在俱乐部层面取得了所有能够拿到的荣誉,但在世界大赛的赛场他还未证明自己。这次的巴西世界杯他与他的阿根廷队被寄予厚望,“球王”加冕是整个阿根廷这个国家对他的期望。时代孕育了梅西这样天赋异禀的球员,他谦虚而温驯,儒雅又不失风度,但距离“封王”近在咫尺的梅西终于还是没能阻挡日耳曼王朝的复兴。

二十七岁,职业生涯最好的年纪、夺冠的黄金年龄,这支阿根廷完完全全是围绕着梅西而打造的,也是他加冕的最佳时期,可能也是唯一的时机,可惜他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自己,却没能遇到他最想得到的大力神杯。赛程刚开始,一切都按照着加冕的剧本,一路跌跌撞撞闯进了决赛,这一路上,几乎是凭借梅西的一己之力。只差一场胜利他便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划入与马拉多纳同一行,只是这个时代决定了他无法做到。

尽管阿根廷输掉了比赛,但梅西值得他的同胞去爱戴,也值得所有人的尊敬,无论普约尔最后把大力神杯交给谁,都将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缔造一个传奇,区别的焦点只在于是一个球星还是一个球队。当最后时刻梅西的任意球打高时,他低下头,苦涩的一笑,这不是对既定命运的屈服,而是捻知现实后的释然。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过: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更不要坐到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八年前梅西一战成名,从此便背负“马拉多纳接班人”的称号,可是他真的配得上这样的称号吗?显然在国家队不是的。不过正如设计了阿根廷国旗的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所说,从古至今,每个世纪、每个时代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造福人类事业的奠基者,值得我们如何去爱戴,马拉卡纳的这个下午为阿根廷足球事业划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梅西,值得他的同胞去爱戴,尽管他们不是冠军。

世界杯从来不缺少巨星,贝利、贝肯鲍尔、克林斯曼、马拉多纳、罗纳尔多、贝克汉姆、巴乔、齐达内……但在后工业化的今天,足球不再是那个依靠天赋异禀主宰一切的年代了,追求整体和团队配合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球员个人更多地作为战术的一环存在。个人能力解决一切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向来对球星有情节和依赖性的南美双雄,注定了在这样一个历史大环境下尝到失败的滋味。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无论是梅西和内马尔都面临这样的情况,当他们被限制时,球队甚至都找不到一个火力支点,这一点从C罗的葡萄牙悲情出局就可见一斑。

阿根廷同样也不缺乏球星,阿圭罗、迪马利亚、伊瓜因,但糅合在一起总是无法发挥预想的作用,反观德国,找不到一个绝对的核心,没有一个具有梅西一样的高度,但是在各个位置却是世界顶级的,如果说德国是一个球队在踢,那么梅西就是一个人在踢。每一个年代,世界足坛都有属于它的图腾,50年代的迪斯蒂法诺,60年代的贝利,70年代的克鲁伊夫、贝肯鲍尔,80年代的马拉多纳,90年代的三剑客和三驾马车,世界之交的齐达内,罗纳尔多,到如今,的梅西和C罗扛起这个时代的大旗,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他们与身后追赶者的差距早已没有天堑,像J罗这样的后生,未来更是强权夺势。

世界足坛的趋势就是,一种风格的足球,或者说一群追梦人,联手迈向一个巅峰,行走的路才不会孤单,而这种孤单感,梅西和C罗有着最深的体会。如果不能打破禁锢,即使给你整片天空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诗人解说”贺炜在最后时刻又说道,高贵的温柔总是不真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纯粹幸福的,希望梅西还能一直纯粹幸福下去。

巴西世界杯今晨鸣金。

足球全球化,已然不争。据外电报道,世界杯赛首周,仅在“脸谱网”上“冒泡”的世界杯信息就近5亿条,超过2014年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式足球“超级碗”赛、奥斯卡颁奖礼、索契冬奥会等全球盛典的信息总和;东道主巴西队点球决胜智利那一瞬间的信息条数,已经让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等世界政经重大话题变成“浮云”。到半决赛前,“推特网”等关于世界杯的互动信息已远远超过10亿条,创造了近10年全球社交网络的世界纪录。上述数据,尚未囊括中国数亿网民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喷涌的足球情怀。

全球化足球的威力注定大有保留。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根本没有代表队站上世界杯赛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举足轻重话语权的美国和俄罗斯,其男足尽管远征巴西,却仍未取得质的突破。目前,撑起世界足球的运营资金有六成来自亚洲,但亚洲四队本届12场小组赛一胜难求。

如果不考虑亚洲球队的情绪,这毫无疑问是一届“用户体验”达到极致的世界杯;如果不考虑中国男足的缺席,这千真万确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足球盛宴。

这是一届前所罕见精彩的世界杯,所以,过去一个多月,天堂在巴西;这是一场中国亿万球迷一如既往报足无门的世界悲,所以,这30多天,天台在中国。我们的球迷与商家可爱而不遗余力,在国足遁迹之时,他(它)们在看台上、场地里亮出五星红旗和中文广告;我们的球迷可悲又可悯,在夜半或清晨,他们彻夜难眠追看世界杯,甚至有人因过劳猝死,有人因激动流产……

有人说,如此形形色色的世界杯陶醉狂潮,是某种“集体躲避” ——人们借助足球的魔幻与狂欢超脱于或难堪或落寞或单调或平庸的现实。但在中国,我们独独缺少“真正的快乐”。正如我们一直功利化奥运会一样,我们一直功利化足球,以至于根本体味不出快乐与足球其实是一体两面。

足球成就是以境界见高下的。当欧美列强以足球作为国民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时,我们30年如一日地为“出线足球”刻舟求剑;当欧美少年以品味踢球的快乐为人生享受时,我们以苦不堪言的“倒金字塔特训”为人生圭臬;当欧美足球人以团队合作、自强不息的素质和品德教育作为足球启蒙的金科玉律时,我们却在“出人头地”或“削足适学”的急功近利路上南辕北辙。15亿人踢不出一支11人的强大国足,足球人口少、足球底子薄不是病因,教球、踢球和看球的人如出一辙地秉承上述荒唐逻辑才是根本。我们的孩子、球员、教练,几乎感受不到足球的快乐,只尝到追名逐利的挫折与失败。

万种风情在巴西,百般尴尬在中国。君莫问,拥有全球第一多球迷的中国,几时才能举办一届世界杯?如今,中国男足连亚洲区预选赛的门朝哪里开都摸不着边际,中国举办世界杯岂非掩耳盗铃?!君莫谈,几时中国男足能够重返世界杯赛场?代表亚洲入围世界杯历史最悠久、号称“亚洲德国”的韩国队如今连抗衡欧美的身体本钱都不堪一击,从未称冠亚洲、远未凌驾韩国的中国男足,能饭否?

临渊羡鱼,我们不快乐。退而结网,我们唯有一事刻不容缓:把孩子送去球场,天高任鸟飞,让他们去自由寻找快乐踢球的一缕阳光。这样,也许20年后或更久的将来,我们会遭遇一次美妙的足球奇遇,凭它唱响世界杯上的“中国好声音”!

足球是用脚踢的2014-07-14 16:49

13日早晨,巴西与荷兰的比赛一打完,此届世界杯只剩下最后一个悬念:14日清晨,阿根廷与德国,谁哭?谁笑?

一、预测即希望

这也是央视体育频道演播室里的话题。白岩松引用国外一知名教练的话说,预测比赛结果,只是把两队的历史数据作一次整理罢了。这话的意思是比赛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另一嘉宾由此发挥:预测比赛是没有意义的,球迷应该享受足球本身的、原始的快乐。我却在想,人对比赛结果的预测,肯定与比赛一样“原始”。没有预测的成功或失败,足球的快乐要损失很多。

预测球场内外的成败,无非是人与未知命运博弈的一部分。没有命运意识,人与动物有何区别?预测其实是一种希望,“希望”是命运的近义词,也是人与兽相区别的特征之一,是人抵抗绝望的手段。在14日早晨比赛结果出来之前,阿根廷球迷和德国球迷都享有同等的预测胜负的权利,希望自己球队胜利的权利,至少我们现在没有理由怀疑这个权利的平等。

二、反体育,即反人类

像中国体坛经常发生的那样,比赛结果是可以根据一部分人的需要和意志“内定”的,或是交易的结果,根本不给你预测的空间,其实是不给你任何希望,让你的命运失去偶然性,只有必然性,而且是被人暗中操控的必然性。这种体育比赛,其实是反体育(道德)的,因而是反人类的。更可恨的是,剥夺了你作为人的权利和特征后,还有一套很“正确”的说辞来要求你接受这种剥夺,本质上是要你接受非人化的遭遇,把非人化的行为合法化。

巴西队失败后,巴西球迷都哭了,一个小男孩在妈妈怀里哭得格外伤心。他们不知道,他们多么令一些人羡慕。他们可以哭得这么单纯,是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的公平性,不存在幕后交易。与其他很多社会活动不同,体育比赛是要有观众的,这一特性就是“公开”,公开是公平的必需前提。即使有人想搞幕后交易,比赛过程必须在观众面前完成,幕后交易的风险就大,被发现的几率就大。只有无耻到底裤都不要的人,如现在正坐班房的中国足协那帮人,才会如此视全国球迷为无物,中国球迷只有欲哭无泪的份。

三、奇迹与奇葩

足球是圆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也是圆的,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呢?因为足球是用脚踢的,足球全部魅力都源于此。

脚对球的控制能力,远远比不上手。篮球比足球大,而球门比篮筐更是不知大多少倍,但是一场48分钟的篮球比赛,双方可以投进几十甚至上百个球,而足球赛打到点球决胜负,至少要踢两个小时,都极少超过10个进球。如果不是内马尔和另一名主力因伤不能上场,巴西被德国灌进7个球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进球必须射正球门,而破坏进球可以向球门以外的任何方向踢;因而,相比把球踢进球门,破坏进球要容易得多,于是进球变得难上加难。但是,有限制,就有反限制。限制因素激发了人们反限制的欲望和能力。各种盘带过人技术,各种传球、射门动作,如脚后跟传球,倒勾射门,身体横着凌空射门,各种匪夷所思的动作,都是球员反限制的杰作。

其实,不独是足球,人类的所有能力,几乎都是在限制和反限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进化史,就是人突破自身局限,突破外界限制的历史。克服自身弱点和外界限制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创造力;创造力发展到极致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奇迹”。

足球场上的奇迹,是从尊重足球特性开始的,是从尊重“足球用脚踢”这个常识开始的,尊重常识,未必能够创造奇迹,不尊重常识一定和奇迹无缘。足球场外,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类似“足球用脚踢”这样的常识。但是,不独是一些体育官员,把足球等运动项目搞成了可以不用脚踢的玩意儿,其他领域的“足球”,也可以不用“脚”踢。科研论文,不是研究的结果,而是抄的结果;论文是否能发表,不是看论文水平,而是看是否付得起版面费。于是,我们离奇迹越来越远,奇葩越来越多。

2014年世界杯今晨结束,纵观这次世界杯,世界足球格局既有变化又没有变化。有变化是一些足球弱国这次表现抢眼,成绩突出,给传统强队制造了很大麻烦,如哥斯达黎加在“死亡之组”中不仅抢得头名,还进入了八强。说没有变化,最终还是传统强队走到了最后,四强中南美与欧洲强队平分天下,其中三支是世界冠军,一支是世界亚军。

这次弱队表现突出,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无论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还是阿尔及利亚,大部分球员都在欧美足球强国踢球,使他们的足球水平与传统强队差距缩小。但是,他们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说明他们还不能取代足球强国的地位。

足球的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存在。近20年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经济相互融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最典型的当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异军突起,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从一个小角色演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中国企业身上,刚刚发布的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美国企业上榜数量从2006年的162家下降到今年的128家,而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从22家增加到91家。

尽管第二军团的中国从数量上已经可以挑战美国,但是,在盈利能力方面差距还非常大。美国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收入为669亿美元,平均利润为62.4亿美元;91家中国内地企业平均收入为615亿美元,平均利润只有32.2亿美元。就是说,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营业收入差距不足10%,但利润相差近一倍。而且,中国企业平均员工数量比美国多7万人,意味着中国企业人均创利能力不到美国的一半。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企业虽然做大了,但还不强,还无法取代美国企业的地位。就像足球弱国要取得世界冠军不是件容易事,中国企业要赶超美国,同样还有艰难漫长的道路。最关键的是,中国企业需要提高效率,这就需要提升科技水平。

7月12日夏奇拉出席巴西世界杯闭幕式彩排,她将献唱《巴西2014》。拉丁天后已连续参加了三届世界杯闭幕式演出,之前的曲目《Hips Don't Lie》(左)和《Wakawaka》(右)都饱含拉丁风。

【世界杯主题曲的进化过程与这项赛事日渐商业化密不可分。早期受欧洲统治的足球和音乐已经不能满足世界杯全球化的刚需,电视的普及加速了市场化过程。传唱度极高的拉丁音乐正是商业化与流行乐结合的最好落脚点,带着鲜明的节奏向我们奔袭而来,顺便挑逗全身运动细胞。】

1998年法国世界杯瑞奇·马丁一首《生命之杯The Cup of Life》经久不衰,2010年南非世界杯夏奇拉唱出了《非洲时刻Wakawaka》,节奏鲜明的曲目经常被球迷挂在嘴边,今年巴西世界杯主题曲《我们是一家We Are One》,由蜚声世界的电臀天后珍妮弗·洛佩兹演绎,再次将“下半身演唱”的元素发扬光大。

当然这里说到的“下半身”,各位不要想歪,正如足球本身就是一种主要靠下半身完成的运动,最广为流传的那些热门世界杯主题曲,也多是在音乐中强化了下半身运动功能的歌曲。

追溯历史,人们认为1962年的《全世界摇滚El Rock del Mundial》是第一首为世界杯创作的歌曲,该曲于智利世界杯开赛前不到一个月在Los Ramblers的新专辑中亮相;而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别样的英雄A Special Kind of Hero》作为第一首官方世界杯主题曲,由于其演唱者斯黛芬妮·劳伦斯是英国著名的舞台剧演员,歌曲被认为涵盖了一种高雅舞台剧曲的感觉。实际上舞台剧音乐以及进行曲式音乐是早期世界杯主题曲的基本样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流行乐与世界杯结合后,才改变了这种现象。

我第一次感受到世界杯主题曲的魅力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那一年,我挚爱的谭咏麟推出了一首经典曲目《理想与和平》,这首歌正是1990年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之夏Un'Estate Italiania》的粤语填词版本。由意大利著名流行乐大师吉奥吉·莫罗德和吉亚娜·娜尼尼共同合作,《意大利之夏》也被誉为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

当世界杯主题曲跳出球场,进入到更广泛的音乐领地时,我们多少看到那些射中了流行音乐大门的主题曲的一些特征或规律,这就回到了我们的标题。

拿最耳熟能详的《生命之杯》来说,在大家记住曲风的同时,还记住了什么?那就是演唱者著名的“电动马达臀”。这首带有强烈拉丁风格的歌曲,在热情的鼓乐节奏和煽情的号角奏鸣中,瑞奇·马丁甩动着他的电臀,唱出"GO-GO-GO,ALLEZ-ALLEZ-ALLEZ",不仅成了后来很多足球节目用来烘托气氛的第一选用曲目,这一句歌词也成了大众娱乐生活中的一句流行语。

《生命之杯》成为国外球迷们票选的十大世界杯主题曲冠军曲目,而位列第二的是《Wakawaka》,当然夏奇拉随歌起舞时下半身波浪般汹涌摆动想必你不会忘记。其实早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闭幕式上,拉丁天后就以一曲《Hips Don't Lie》打出了“小蛮腰”的牌。

世界杯主题曲是否偏爱拉丁风?目前尚不能如此断言。音乐是带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性和身体引导性的,作为一项主要靠腿脚完成的运动,那种能让听者一听就按耐不住想马上站起来临门一脚的歌曲,显然会受欢迎些。值得一提的是,在有迹可寻的世界杯歌曲中,西班牙语原唱的歌曲占了大多数。

□卢世伟(乐评人)

当墨西哥队凭借门将奥乔亚的神勇表现,顽强逼平巴西队时,我正在墨西哥城的一家巴西餐厅吃饭。

“你知道吗?我的家在圣保罗,我是在世界杯期间来墨西哥度假的。”身旁的巴西姑娘跟我说。

“为什么不留下看球?巴西人这么热爱足球。”

“巴西现在的物价实在太贵了!”

据巴西媒体报道,早在世界杯开赛前,巴西旅游业者就纷纷推出“逃离世界杯”的国外旅游产品。因为,300万本国游客加60万国外球迷,将巴西物价推向了难以置信的高峰。也许你买得起最低90美元的球票,但里约热内卢一晚四星级酒店的花费,已经足够往返欧洲的机票。于是,在BBC记者的镜头下,夜晚的伊帕内玛海滩,睡满了囊中羞涩的球迷。

足球是项体育运动,但世界杯绝不只是体育,不仅是球队的较量、球迷的节日,也是经济的狂欢、资本的盛宴。

飙涨的物价,逃离的人群,只是世界杯经济大账的零头。英国一家体育营销研究机构称,通过电视转播、广告赞助、门票和纪念品销售,国际足联将得到43亿美元的收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过来改变了足球的运行轨迹:欧洲的电视转播商付出了巨额费用,让巴西人将比赛设在了炎热午后,保证了欧洲球迷在黄金时间收看比赛;世界杯场馆周围,你只能买到赞助商的百威啤酒和可口可乐,30万巴西摊贩,只能在2公里外兜售他们的东西……

在经济需求面前,巴西世界杯变得很不纯粹。美国NBC电视网称其为“史上最贵的世界杯”:巴西政府投入150亿美元,用于球场、道路、机场以及安保等支出。总统罗塞夫信心满满:通过投资、旅游、消费和能源回收等方式,巴西经济将迎来高达14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

但民众似乎并不买账。足球对于巴西,本是一种生活方式。贫民窟随便找块空地,就能见到球技高超的少年。世界杯开始前,巴西人举着“要房子,不要世界杯”的口号,沿着军警排成的隔离人墙,一路走向国际足联高管们下榻的酒店。不过,随着球队渐入佳境,西方记者笔下的巴西社会也变得不再那么紧张:贫民窟居民兜售纪念品增加了收入,出租车司机在午餐时间一溜小跑,生怕耽误生意……足球点燃了兴奋点,也带来了工作,根据巴西政府的报告,整个世界杯期间,该国将大约增加50万个就业机会。

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在看球的同时,感受到了经济的魔力。香港媒体不久前报道,翠华餐厅的招牌猪扒包涨价5元,原因是世界杯推升巴西当地肉类消费,致使出口香港的巴西冷藏猪肉奇货可居;潇湘晨报的记者,则为湖南浏阳的农民感到高兴:世界杯激增的夜宵消费,让他们种植的毛豆卖出了好价钱。

牵动心弦的比赛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球场之外的故事,却为世界杯增添了更加多彩和厚重的底色。对世界杯来说,“蝴蝶效应”同样发挥着威力。一粒进球,一场比赛,甚至一则花边新闻,都有可能影响GDP增速和贸易指数。小球牵动环球,在这个星球上,恐怕再没有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能有如此魔力了。

阿根廷与荷兰的1/2决赛,双方战成了120分钟都没有破门,没办法,两支球队总要淘汰一个,最后只得互罚点球决出胜负。荷兰三次进入决赛,最后都是屈居亚军,他们想第四次杀入决赛,修成正果——摘掉无冕之王的帽子,戴上真正冠军的桂冠,但他们必须要过阿根廷这一关。而阿根廷24年后再次进入四强不是终点,他们还想继续前进,第三次捧得大力神杯。荷兰是他们碰到的开赛以来的最强对手,而要迈过荷兰这道门坎,才能实现冠军的梦想。两队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看谁的失误更少,谁的反击做的更好。所以双方踢的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葬送前程。

两队可以说不是冤家不碰头,早在1974年的德国世界杯,荷兰队就在克鲁伊夫的带领下以4:0大胜阿根廷队。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阿根廷在家门口迎来了决赛的对手荷兰队,阿根廷在肯佩斯的带领下也是通过120分钟以3:1胜了荷兰队,首次捧得世界杯冠军的奖杯。而荷兰则落下了“无冕之王”的美称。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他们在1/8决赛中再次相逢,双方进入比赛状态都很快,第12分钟,克鲁伊维特接博格坎普传球后一记禁区内抽射让荷兰队取得领先,5分钟后,贝隆出球,洛佩斯反越位成功将比分扳平。比赛临近终场,小毛驴奥特加在禁区内与荷兰队的守门范德萨发生争执,起身后用头顶了范德萨的下巴,这位门将就势痛苦倒地,奥特加吃了红牌被罚下,第90分钟,德波尔60米的一次精妙长传,那位从来不敢坐飞机的“冰王子”博格坎普停球回扣摆脱阿亚拉防守后,再调整随后将球送入了罗阿把守的球门,阿根廷被淘汰了,凄婉的《阿根廷,请不要为我哭泣》的旋律响起,这是在送阿根廷队回家。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两队被分在了一个小组,双方握手言和双双出线。今天他们再次相逢虽然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也是刀光剑影,拔剑怒张,不杀个你死我活,就不会走到马拉卡纳的决赛场。比赛就在双方的小心翼翼中进行。于是一场沉闷平淡的比赛打满了120分钟,双方开始要互罚点球了。

点球是个魔咒,令人胆寒。但真正惧怕点球的,不是守门员,而是罚点球的人。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可以带球连过5、6名防守队员把球送进对手的大门,但他同样也逃脱不了罚失点球的命运。在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马拉多纳主罚的点球就被当时的南斯拉夫的守门员给扑了出来。点球,扼杀了多少球星。以前的济科、普拉蒂尼、苏格拉底、马拉多纳、巴乔、劳尔,今天,轮到了弗拉尔和斯内德。荷兰没有改变历史。点球大战第一轮,首先出场的荷兰中卫弗拉尔主罚的点球被罗梅罗扑出,阿根廷第一个出场的梅西很轻松的将点球罚进,阿根廷1:0领先。第二轮荷兰队的罗本和阿根廷的加雷都罚进了点球,点球大战第三轮,荷兰第三个出场的斯内德主罚的点球再次被罗梅罗扑出,神奇的罗梅罗仿佛1990年的阿根廷门将戈耶切亚灵魂附体,他扑出了对手的两个点球,而阿根廷出场的阿圭罗将点球罚进,阿根廷3:1领先,点球大战第四轮,荷兰第四个出场的库伊特将点球罚进;罗德里格斯顶住压力将点球罚进,这样阿根廷就以4:2击败荷兰,晋级决赛。点球决胜负成为绿茵场上最残酷最惨烈的决出高低的手段。因为点球充满了悬念,它可能送你走上天堂,也可能让你走入地狱。点球大战让一方梦想成真的同时,也就让另一方噩梦缠身,虽然它有不确定的偶然因素。

又一次的较量,阿根廷成了赢家,但荷兰队也不是输家,他们只是倒在了点球上,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成全冠军的梦想还要等待以后来实现。

    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4时,在圣保罗的伊塔盖拉球场,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硝烟弥漫,凭借罗梅罗的出色发挥,阿根廷点球射落“飞翔的荷兰人”,24年后再进决赛的阿根廷队,足以告慰驾鹤西去的迪斯蒂法诺的在天之灵!

    球场亦如战场,点球就像拼刺刀一样残酷,只有踏过对手的“尸体”,才能通往胜利之门。这一次,阿根廷人坚持到了最后!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上一场1比0战胜比利时后,情绪高涨的阿根廷球员聚在更衣室里,光着膀子合影留念。这似乎也预示着时隔24年重返世界杯四强的阿根廷将士们,必将在与荷兰人的艰苦对决中“赤膊上阵”。为了继承前辈迪斯蒂法诺的旗帜,阿根廷全队臂缠黑纱出战,势要化悲痛为力量。

    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高手对决,更是一场贯穿历史的宿敌之战。在世界杯的3次交手中,阿根廷1胜2负,最令人遗憾的当属1998年世界杯1/4决赛中加时赛负于荷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接连逆转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墨西哥的本届世界杯“逆转之王”面前,阿根廷人深知在稳固“阵地”的前提上才可洞觅杀机。冷静的阿根廷人毫不理会荷兰主教范加尔赛前放出的“罗宾汉”范佩西受伤的“烟雾弹”,而针尖对麦芒的防守也确保了阿根廷人绝不会重蹈巴西的覆辙。

    尽管缺少“天使的飞翼”,阿根廷同样能将团队力量发挥到极致。除了进攻线上节奏突变、突发冷箭,区域防守的阵型保持和全攻全守的意图贯彻更值称道,伊瓜因在完成抢点包抄的分内职责外,更是不惜体力、满场飞奔参与回防,扼杀掉对手以多打少的最佳时机。

    天道酬勤亦酬智。相较荷兰主帅范加尔的略显保守的换人,阿根廷教头萨维利亚的蓄力搏击,更具威胁。唯一遗憾的是,终场前15分钟,伊瓜因接右路传中毫厘之差同时被判越位的精妙抢射。但无论如何,结果还是证明了一切。战术对路、防守稳固、众志成城,阿根廷人赢得了“终极PK”。

    相比“神一样存在”的荷兰队,阿根廷人的执着坚守和顽强无畏,让他们顶住一切压力、质疑和艰险,用对手曾经最惧怕的方式完成了复仇,将“逆转之王”的神话终结在了“12码线”!

    高飞吧,潘帕斯雄鹰!去里约的天空书写壮志凌云的阿根廷神话!

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对阵德国,尽管桑巴军团少了两大核心蒂亚戈-席尔瓦和内马尔,但没人会想到巴西如此惨。前29分钟连丢5球,179秒之内被狂灌4球,最终1:7惨败,巴西球迷在哭泣,整个巴西都在哭泣。巴西从未在世界杯上丢7球,也从未在正式比赛中丢7球。1:7惨败,巴西遭遇世界杯最惨失利,史上最耻辱惨败,这是一场世纪惨案!(7月9日新华网)

7月8日对巴西球迷来说是个灾难,人们期待的势均力敌的比赛变成了一场狂虐,1:7的大比分不仅让巴西痛骂流涕,也让和笔者一样的伪球迷们大跌眼镜。在日耳曼战车的“狂轰滥炸”之下桑巴军团溃不成军。比赛结束了,媒体一反常态没有大肆报道神勇的德国队,而是更多地将焦点对准了痛哭的巴西。

作为东道主的巴西落得惨淡收场的确让人腕息,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谁规定巴西不能惨败的?比赛场上有赢就有输,比赛的未知正是比赛吸引人的地方,如果冠军早有归属,谁还会去比赛?巴西的惨败证明了足球是圆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世界杯注定泪水与欢笑同在,虽然没能看到欢乐的桑巴之舞,但我们听到了激昴的德意志号角,对于各位看官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想当年,1954年瑞士世界杯小组赛上匈牙利 8:3横扫西德,但西德却在决赛场3:2 打垮了匈牙利,所以莫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何况足球运动本就应该是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场精彩的比赛比输赢重要的多。

赛后有个别球迷走上街头发泄不满,甚至焚烧国旗。其实他们并非真正的球迷,他们只是打着球迷的旗号惹事生非的足球流氓。真正的球迷会陪着巴西足球一起痛哭,但会一如既往的爱它,支持它,鼓励它。至于巴西足球,经过此役是从此一蹶不振变成烤熟的鸭子,还是浴火重生成为涅槃的凤凰,大家只能试目以待。

北京时间7月9日凌晨,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在同失锋线和后防大奖的巴西队,被德国7比1血洗,报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惜败巴西的一箭之仇。德国人不仅借此第8次晋级决赛,也令世界杯半决赛最大分差纪录刷新。

噩梦总是突如其来,却似排山倒海。巴西人的噩梦从第11分钟拉开序幕,开场仅半个小时就连丢五球,而从第2到第5个球只有短短7分钟——巴西人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推开了“地狱之门”,为世所罕见。

巴西队的失利或在意料之中,但如此悬殊的比分却足令人惊掉下巴。在同时缺少“内核”和“弟媳”的情况下,巴西的“矛”与“盾”威力大大折损。

江湖有云: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巴西人凭借罗纳尔多的梅开二度秒杀日耳曼战车,捧回了大力神杯,而大罗也因此斩获世界杯最佳射手荣耀;如今,伏枥老骥克洛泽用第16粒入球,不仅复制了罗纳尔多的传奇,更帮助球队晋级决赛。令人唏嘘的是,从2:0到1:7,12年的“球债”利息高得如此惊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抛开比分单从其他数据来看,巴西似乎是比赛的主导者——18比14的总射门次数,比对手多8次攻入禁区,而解围次数4比20远远低于对手。很明显,巴西人貌似掌控着比赛主动权,却轻视了德国战车的强大防御力。善于后发制人的德国队,显然不在乎那些华而不实的比赛统计数字。当斯科拉里这个“认真的老头儿”,固执地坚守攻势足球的华丽时,也将整支球队押在了杯赛历史的“赌桌”,而德国人则已经窥见巴西老头儿的底牌!事实证明,有针对性的防反战术和50%的进攻效率足以击溃任何对手。即便是五星巴西。

借用实况足球评论员王涛的话说,“梦想这玩意儿,大概就是用来破灭的吧”。巴西主帅赛前豪迈地表示:“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梦想而战,更是为了内马尔而战。”但事与愿违,游戏中的调侃成为了现实中的残景。一场史上最悬殊的比分和溃败,不仅没能成就巴西足球的梦想,也没有为内马尔赢得荣耀;相反,塞萨尔的“禁区阵地”屡屡暴露在德国人强大的进攻火力之下,亦沦为克洛泽登顶“世界杯最佳射手”的天梯!

巴西回家,好在家就在身后。内马尔的眼泪却淋湿了全世界球迷的心。而固执的斯科拉里,也将带着失利的苦果黯然销魂。毫无疑问,作为球队“历史罪人”,更要面对那些反对主办世界杯的示威者的嘲笑和愤怒。但这并非最主要的,因为,他将为自己的固执“豪赌”而懊悔余生。

此时,这个巴西老头儿注定是孤独可怜的,他仿佛就是海明威笔下的那个勇斗命运的老人,虽然不屈,却遗忘了现实中不可或缺的真实——生存下去。看来,巴西队真的要兑现那句谶言,“坦然接受所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了。

好在,内马尔还年轻。四年之后,遥远的俄罗斯还会有和巴西球服同样的金色艳阳!

7:1?不错,就是7:1,不是中国队与德国队的比赛,而是巴西队与德国队的半决赛。两支伟大的球队,不是伟大的比赛,而是一场狂戮。

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场半决赛,东道主就以“耻辱”性的失败而不得不去争夺季军。“打起精神!第6次来了。”赛前的口号变成了梦魇。

比赛开始,巴西队就向德国队发起了攻击,仅40秒他们就获得了角球,但开出的角球质量极差,一点威胁也没有。很快,巴西队就为自己的左倾冒险主义付出了代价。比赛第11分钟,德国队反击,也获得了一个角球,克罗斯右侧发出角球,穆勒在无人看防的情况下凌空垫射破门,仿佛在告诉巴西人怎么样利用好定位球,怎么样珍惜角球的机会。而这仅仅是杀戮的开始,在以后的18分钟里德国队又连进了4球,上半场德国队就以5:0领先。克洛泽打入个人世界杯16球超罗纳尔多,刷新了新的纪录。

当内马尔伤别世界杯,当席尔瓦因两张黄牌停赛,巴西人就感觉到了前景不妙。当巴西人喊出“今夜我们就是内马尔”,当巴西人把这场比赛当成是“为内马尔而战”的比赛,我们看到了巴西人的不自信。即使全场的球迷都戴上内马尔的面具,也丝毫没有吓倒对手,反而是对手的进球表演。

如此巨大反差的比分是德国队踢的太好吗?与其说德国队踢的好,不如说是巴西队踢的太差。德国队无愧当之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但并不是非常完美的球队。加纳队能把他逼平,甚至一度领先,阿尔及利亚能把他拖入到加时赛,德国队只是一球小胜。而足球王国巴西却在德国队的进攻面前溃不成军。今天,巴西只有哭泣,甚至眼泪哭干,已经没有了眼泪。

下半场屠杀并没有停止,勒夫是不把对手打趴下不算完。看看他的换人收到了奇效。许尔勒刚上场,就连进两球。7:0,让人想到了2002年世界杯德国屠杀沙特那一幕。小组赛,德国队以8:0狂胜沙特队。好在沙特队还没有在巴西身上灵魂附体,他们最后由奥斯卡打进一球,扳回一点颜面,也维护住了巴西足球的最后一丝尊严。在世界杯上创造了无数次辉煌,却以业余的防守完败对手。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德国队还刷新着新的纪录,是世界杯史上首支上半场打入5球的球队,也是首支半决赛攻入7球的球队。德国队让巴西队打不起精神,而第6次的梦想开始破灭。

有人说如果内马尔不是受伤参加不了比赛,如果席尔瓦不是黄牌停赛,巴西队会是这样的结果吗?我们要面对现实的承认。还是这样的结果。斯科拉里也承认:“有内马尔结果也一样”。如果说第一个丢球是后防线失误的话,7分钟丢4球则根本不只是后防线的责任,从前锋到后卫再到门将,巴西全线崩溃——从这一层来说,有没有内马尔的确一样。但是,斯科拉里今天的战术,却与内马尔受伤密切相关。在两大主力缺阵的背景下,全世界都以为巴西将稳守反击,斯科拉里却意欲反其道而行之,力图用疯狂进攻令德国人大吃一惊——而这,才是巴西开场30分钟内崩盘的最主要因素。

斯科拉里是一位非常认真的教练,他认真的对待着每一场比赛,哪怕是友谊赛他的目标就是争胜。上个世纪90年代,他率领格雷米奥球队与北京国安队打了一场比赛,当时的主裁判是中国人黄钢,他的“爱国哨”让北京国安战胜了格雷米奥。赛后斯科拉里愤怒的说“你们靠裁判帮忙永远进不了世界杯!”如果说巴西队注定要败给德国队的话,那么,斯科拉里的用人为巴西队的失败又埋下了重重的一笔。内马尔受伤他不是启用威廉,而是用人不疑的让攻强守弱没有大赛经验的伯纳德来代内马尔,伯纳德没有起到奇兵的效果。而弗雷德虽然场场首发,但形同虚设,表现非常的糟糕,当他被换下场时,引来的是全场一片嘘声。而马赛洛的一再压上,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留下空档,给了对手更大进攻的余地。

其实巴西队能走到四强实属幸运,揭幕战他们对克罗地亚队竟然以一个乌龙球开局,如果不是裁判给他们一个点球,那场比赛的结果还真不确定,以小组赛的状态,就让我们断定,巴西难走远,能进四强就不错了。而对喀麦隆这样的弱队他们大胜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掩盖了球队的许多问题,但巴西人不但没有认识到,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强队。1/8决赛,终场若不是智利队最后一脚射门打在横梁上,他们就回家了。与哥伦比亚队的比赛,他们靠凶狠的犯规瓦解了对手的一次次进攻,而当值主裁判对他们的犯规视而不见,很少做出判罚。可以说巴西队是幸运的进篱四强。

“一个国家,一支球队,一个梦想。”这是德国队的口号。这个口号不是虚妄的。这来源于他们的自信。从2002年他们打进决赛,败给巴西,他们依然在坚持。2006年,2010年,他们连续进入四强。而进入四强之前,他们战胜的都是实力强大的阿根廷队。特别是在2010年他们也是用一种狂戮的方式,以4:0让潘帕斯雄鹰折翅。要知道,这可是球星云集的球队啊。

巴西队的足球传统是短传配合,靠球员的个人能力渗透到对方的禁区,桑巴足球已经是一种旗帜。但巴西足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桑巴足球欧化了,1994年佩雷拉靠这种欧化赢得了冠军,2002斯科拉里更是把巴西足球欧化推向了极至,又一次捧得大力神杯。到了2010年的邓加把欧化足球更上一层楼,但换来的是没有进入四强。一个球队需要改革,欧化的道路没有错,但不能丢弃自己的传统的优良的东西。德国人也在不断的变革,变革的结果,他们越来越像巴西了,结果每届世界杯他们接连挺进半决赛,终于换来了挺进决赛的结果。

巴西人6星梦想破灭了,但他们毕竟是一个强队,这个视足球为生命的国度,一定会很快崛起。

1 2 3 ...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