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驻地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他们的联组讨论。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3月6日 中青在线)

“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几句诙谐幽默的改体版《沁园春·霾》,和当下流行的调侃天气的网络词汇相差无几,但是由政协委员当着总书记的面读出,却意义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必然知晓近段时间肆虐的雾霾天气,然而姚檀却不因此而回避自己的表达,愚以为这个《沁园春·霾》就是份合格的环保提案。

在之前的地方两会上,就有24个省两会代表提及空气质量,近八成的地方两会关注了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现象,以及该省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作为全国两会的预演,治理空气质量问题已然成为会议核心讨论问题。在首善之都的北京,提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这也是给治霾提出大的方向要求。

我们再看看这次全国两会上关于环境方面的各个镜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的发言,把大家的殷切期待变成掷地有声的保证。而政协和人大的新任发言人,都被问及雾霾、环境保护等问题,给治霾问题做足了外围功课。

而《沁园春·霾》的新鲜出炉,则更像是份直言不讳的建言献策。对于当下环境治理,靠毕其功于一役的治理是根本行不通的,它和资源、发展等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顶层给予全盘的设计。收集不同的声音,则更有利于推出受众面更广、治理更有效的新出路。

两会已经在行进中,而环境治理也将在路上,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提案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他表示,虽然春节假期名义上是7天,但除去两个周末调休,实际假期只有3天。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延长到10天的网上支持率达89.69%。(3月6日新京报)

今天读两会新闻,看到一条颇让人感兴趣的提案。农民代表傅企平建议,把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笔者之所以对这条建议感兴趣,也因为笔者离开家乡35年了,每年都想回农村老家过春节。陪伴父母,团聚弟妹,会亲访友,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其实,数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谁不想回老家过春节、感受天伦之快乐、亲情之温馨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最好的心灵写照。春运大潮就是五千年古老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生动图画。

然而,曾几何时,这个传承不衰的民间节日遭遇了极端的藐视。当年笔者在农村种田时,“农业学大寨”的带头人生产队长,就命令过我们大年初一到积雪的麦地里施化肥。除夕、初二当然就更被安排在田间劳动了。是不是农活真的忙得不得了呢?不是,低效率的、无效用的大集体劳动安排,吞噬了人民公社社员的休息权和享受节日的快乐。如今春节放假三天,加上前后双休周末,共计7天,也算不错了。但是很多中国人对于这个最大的传统节日还是感到享受不够,尤其是我们离开家乡在外谋生的游子们,现在包括数亿城市难以立足安身的农民工们。

文化是精神的根。民族文化是民族立足世界之本。传统民俗是文化承前启后的脉络。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生存舞台。重视传统节日,保护民俗文化,是国家的职责。延长春节假期,符合多数国人的心理需求,网上网上支持率高达89.69%,网下也不会太低。延长春节假期的呼声也由来已久,社会有识之士也曾摇旗呐喊,之所以现在还是滞留在建议阶段,是因为还没有引起立法机构和管理顶层的高度重视。

考虑到我国的双休日制度,加上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每年国民在理论上的休假天数多达115天,再度增加休假天数,大可不必;同时这115天假期,大多数国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因此可以把春节前后的双休日改成单休日,把假期合并到春节假期,甚至可以延长到元宵节。总之,115天总假期数不再增加,但是把春节假期增加到10至15天,是可以做到的。

数杆录音笔指向嘴边,相机闪光灯晃得眼晕……每到两会,总会出现某某“明星代表”或者“明星委员”被追捧的场景。今年也不例外,莫言不言,下自成蹊;姚明有名,围者如堵。(3月6日《人民日报》)

明星不论何时何地都是记者们追逐的对象,所过之处众人“围观”,都要一睹“明星”代表的风采。在两会的现场,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明星”的身影,相同之处是他们依然是媒体和群众关注的焦点,不同之处是,他们这次不仅仅是明星的身份,还要在两会期间履行代表的职责。

做为潮流的引导者,明星“当仁不让”的发挥着主推作用,民众对明星的一举一动敏感度很高,这也是明星代表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民众关注明星代表,更关注他们能代表群众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些明星对于为群众“代言”比较“热心”,能够积极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有些明星却惜字如金,依然保留其“神秘”的面纱。

明星代表要敢于“发声”,积极“发声”,能够利用自己的“受关注”多提出对社会有益的“好声音”,让“明星”效应能够在两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才对得起明星代表的身份。

真希望在明星代表中少一些“打酱油的”,多一些敢发言的,这样的代表才当的有意义,明星如果只是为了“出镜”,那两会肯定不是合适的地方。明星希望群众用理性的心态来对待明星,同样群众也希望明星能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群众。

3月5日,中国的“2013全国两会时间”,温家宝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中国关注,世界聚焦。作为人大开幕的“例牌”,又恰逢政府换届之年,报告不仅检阅政府过去五年工作情况,还要展望接下来的五年路程,提出工作建议。

“中国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事情”,美联社用这组词汇强调“两会”之于中国的意义。中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怎样进行,权力秩序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怎样治理,外交政策如何调整——中外媒体迫不及待地想从这份报告中解读到更多信息与信号。世界,也试图从中国对这些疑问的回答中,探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5至10年的发展路径。

当“梦”成为2012年中国年度汉字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这份脚踏实地又激情四溢的政府工作报告,必将成为2013年“中国梦”开始的起点。

政府工作报告里洋溢着温暖的民生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一次,“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被郑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从民生支出来看,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有实实在在的增长,譬如“目前年度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等。环境、房价、看病、入学……民生关切,就是政府关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里书写着详实的发展梦。过去的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速,通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新华社为我们梳理了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部署中的“十大数字”:经济增速7.5%左右,物价3.5%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赤字1.2万亿元,M2增长13%,18亿亩耕地,养老金提高1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要实现这些目标,惟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梳理着稳健的改革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391字提到中国当下的矛盾和面临的问题,解释原因时说,“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改革是中国的经验,更是明天的选择。譬如《日本经济新闻》就认为,维持7.5%的增长目标传递出的政治信号是,为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政府将重视改革。关于改革的历史定位,政府工作报告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问题,“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释放民生红利”。这就不仅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更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改革箭在弦上。

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有着全体国民的壮丽中国梦。要让梦想成真,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得“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经由多年的实践,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差不多形成一种特有的话语修辞风格。大家不约而同地使用“振奋人心、求实亲民、创新开拓”等形容词来指称政府工作报告。这在代表本身可能认为是理所当然,但经由媒体的不断重复与放大后,社会大众听觉上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心理上则会认为人大代表只是歌功颂德,未尽审议监督之责。

人大代表的特殊语言风格何以如此,揆诸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代表的智识缺陷与信息闭塞。一篇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是结合了各方智慧、群策群力的结果。其间要经过反复的酝酿讨论、协商调查、斟酌修改。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因要反映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则会显得更加慎重。报告的内容关涉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诸多层面,议题广泛,容量深大。单个代表面对如此报告文本,在智识和信息享有方面都难与比肩,因此审议起来由衷称赞当然是情有可原。政府工作报告主题基调是施政的工作总结和政策指导,罕见具体的资源配置和项目分配,此种较为宏大的叙事结构,也增添代表批评监督的困难。

第二,代表基于政治正确的策略考量。人大会议划分为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小组会议、主席团会议几种类型。报告审议仅在小组会议、代表团会议两个层面展开。赞扬为主建议为辅是基本的话语叙事风格。在此种情形下,代表仍然放言批评,实需极大智慧与勇气。

第三,“懒人议政”的话语套路。有专门的人大研究专家做过分析测算,现有规模庞大的人大代表群体在局促的会期之下,每人所能均分的发言时间其实不过十多分钟左右。故有诸多代表多年与会却一言不发,并非咄咄怪事。短暂的两个星期左右会议,有政府报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六项报告需要审议,此非代表的心力所能承受。因此有代表碍于职责之约束,便以官话套话敷衍了事。

第四,代表结构造成的表达限制。人大代表主要为兼职代表,会议结束之后各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党政官员占全部人大代表的比例高达34%。如果加上企业、事业单位、军队中的官员,则官员比例几乎高达60%以上。在这样一个代表的身份位阶明显不同的代表大会中,发言者自然会谨慎有加。

社会多元、利益的分化,使大众对人大的民主性期待日趋高涨。一个只是表扬而不能批评的代表,会极大偏离于社会大众对代表参政议政的角色期待。如何根据时势变迁,实现人大制度设计初衷中的权力机构本色,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急务。

(作者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的发展不在于经济增长率有多快,而在于“天下大治”的时间有多长。

“天下太平”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只有天下太平的“大治之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天下大治,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十八大之后的这次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持续进入“大治之世”的重要里程碑。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持续、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仍然是政治因素。“天下大治”是最大的国家公益性产品。

所谓国家公益性产品,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提供能够促进和保护全体人民福祉、利益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含义:一是指提供的范围,是全社会而不只是局部社会范围;二是指提供的对象,是全体人民而不只是部分人民;三是全体人民的福祉,既是个人福祉的总和,也是社会福祉的总和;四是全体人民的利益,既是近期的利益,也是长远的利益,既是重要的利益,更是根本的利益。国家公益性产品关乎全体人民的福祉和利益,没有它,所有人的福祉和利益都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对中国而言,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民族的团结与繁荣,天下大治与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文化传承与文明复兴等等,都是典型的国家公益性产品。与公共产品的有形、具体、局部不同,国家公益性产品是无形的、抽象的、整体的公共性产品,如同看不见、摸不着的新鲜空气,不仅每个人都离不开,还需要我们更加珍视、爱惜、保护。

为什么说“天下大治”是最大的国家公益性产品?因为它保障一个国家长期、可持续、稳定地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成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现代化时间的函数,不如说是该国“天下大治”时间的函数。在1870—2008年的138年时间里,瑞典和美国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1%和1.86%,才成为今日世界最发达、最现代化的国家。

如果从改革开放算,中国进入“天下大治”时代已经持续了30多年,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8%,远高于瑞典和美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不过这一时间,相对瑞典200年“天下大治”的时间,只有1/6左右;相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147年“天下大治”的时间,也只有1/4左右。如果中国再持续3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会成长为世界高收入国家、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之一。所以说,中国的发展不在于经济增长率有多快,而在于“天下大治”的时间有多长。前者是果,后者是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天下大治”视为中国最大的公益性产品。它属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全体利益,个人的小道理要服从国家的大道理。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中国,谁是国家公益性产品的提供者呢?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这是他们的主要职责、重大任务。正是他们能够有效地提供“天下大治”这样的最大国家公益性产品,才使得中国迅速发展起来,13亿人也会共同富裕起来,一起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教授)

对不少外国老百姓来说,“两会视角”还是中国经济发展将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亚太股市5日普遍上扬。市场人士分析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传出利好消息,投资者受到鼓舞。两会举足轻重的全球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市场的“鼻子”是最灵敏的,往往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捕捉到利好或利空。5日的利好消息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中国将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者均表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景明朗。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利好消息实在是令人振奋。“中国好,世界就好”——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英国牛津大学卡尔·格斯教授所著的一本同名畅销书。

两会牵引全球目光,各国媒体的观察视角有很多,中国经济走势仍是焦点。对于不少外国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经济下一步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有多大,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消费市场对全世界的影响,犹如墨水滴入水面,随着涟漪的扩大,影响层面愈来愈广,愈来愈广……”卡尔·格斯教授的这段话很形象,寓意也很深远。

过去五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当越来越多的人搭上中国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他们未来的福祉就与中国的发展联在一起。这就是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关注中国的变化,也是关注世界的变化”。

两会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热词,这一切都给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提供了新的注脚。

两会,再次彰显中国故事的热度和魅力。

中国的发展进入最考验耐力的相持阶段,调整呼吸、保持节奏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可说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年鉴。一个国家的前行,就刻印在这一圈圈年轮中。

今年两会,政府换届、代表委员履新,政府工作报告尤具总结性、标志性。这份报告,承接过去、谋划未来,把它放在更长时段内考察,与5年前、10年前的报告对读,在那些似曾相识却又悄然变化的总结中,在那些雄心勃勃却又脚踏实地的目标下,在那些不断重申却又曲调翻新的问题里,或许能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一次带有纵深感的解码。

翻开10年来的政府报告,能明显感受到前行中的“爬坡过程”。比如,2003年,新农合还在试点;2008年,社保要“扩面”;到今年,社保的目标已经是全覆盖基础上的“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了。实际上,从教育到医疗,从收入分配到环境保护,莫不能看到这样一个连续的发展进程。点滴推进、日拱一卒,回头再看,已是万水千山。

即便是一些老问题,也有了全新的内涵。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强调的“三农”问题为例,2003年农民增收还停留在“减轻农民负担”的要求上;5年前,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劳动力转移等,多管齐下;而到今年,更多强调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邓小平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不过,从减负到增收再到保障,这是螺旋上升之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进一步发展需要的问题了。

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喻成赛跑,现在已进入最考验耐力的相持阶段。这个时候,调整呼吸、保持节奏至关重要。这10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个重要命题,不管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或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最终目的都是“健康发展”。同样,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到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监督制度,政府职能也在转变中不断深化、完善。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划定重点、制定规划,就是为了能让偌大的中国,在奔跑中不断调整呼吸,最终跑得更稳、跑得更远。


现在,整个中国发展的劲头很足、步子很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公众对政府的工作期待很高,这可以理解。然而,分析这些政府工作报告也可见,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想在朝夕之间解决问题更不现实。昨天开始治理污染,今天就要绿水青山;昨天还有两亿农民工,今天都要变成城里人,这不符合认知常识,也有违发展规律。也正因此,在面对问题时,需要砥砺前行,同样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理解和支持。

有人说,中国的问题很多时候就像“太平洋里打鸡蛋”,投入再多,也抵不过盘子大。更何况,群众还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因此,即便政府工作报告年年能交出好成绩,我们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却还是没有变。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所说,既不能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要能“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这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节奏。

面对代表,作报告的总理会说“请审议”。的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年检”。在报告记录下来的不同时间切面上,我们能发现一个国家的变与不变,能感受亿万人民前行中呼吸的节奏,更能听到“中国梦”一步步渐近的足音。

两会是民意、民声、民情汇集的平台,这个平台上代表、委员们的一言一行,背后都是处“江湖之远”的公众需要上层关注到的最真切的现实。在这里,人人都可畅所欲言,但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不容忽视,那就是,表达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无私利的表达。如果在其中夹带私货,便成了为一己私利博出位、抢地盘的场所,这不仅和两会召开的本旨相悖,也辜负了亿万民众殷切的希望。

以往两会上,经常能见到代表、委员之间互赠土特产,虽说几包茶叶、几袋干果看上去微不足道,但这些形式上的礼尚往来却无形中压缩了本应可以用在完善议案和提案、小组讨论的时间,而且让公共平台变了味儿。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利用土特产“插播广告”的形式,已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今年两会号召节俭新风,会议指南的最后一页就写明了纪律规定,代表、委员之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礼品,包括土特产等。

如果说,夹带些土特产做广告,是两会上插播广告的低级形式的话,那么有些企业家借议案或提案之名,为本企业谋私利;有些地方官员借两会之际,在会议上哭穷做戏,让会场变成为地方赢得资金投入的秀场,则无疑是插播广告的高级形式了。

以企业家代表、委员为例,基于自身从业经验出发,为本行业鼓与呼,反映行业问题,本来是好事。让内行人说内行话,也是借两会平台,发出好声音,提出优秀议案或提案的前提。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为例,今年就有不少互联网“大佬”级人物参加两会,其中马化腾建议政府应支持科技企业建设金融平台;李彦宏建议取消公共场所无线上网个人身份认证。但也有一些议案或提案被认为是在以公谋私,打击竞争对手。例如某企业掌门人提出加强电商征税,监管VIE。把商场决战之地挪到了两会会场,这肯定不是公众希望见到的履职方式。

两会召开的目的是更多地倾听民意,让更多的公众意见走入两会殿堂,让国家决策层与公众形成互动。在这里,各位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才是本职,为民众代言,要有公心,要分清小我和大我。不妨少打“插播广告”的小算盘,多点为民谋利,关注自己的议案、提案或建议是否有疗效的大谋划。

数杆录音笔指向嘴边,相机闪光灯晃得眼晕……每到两会,总会出现某某“明星代表”或者“明星委员”被追捧的场景。今年也不例外,莫言不言,下自成蹊;姚明有名,围者如堵。

而有些面生的代表委员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乏人问津,独自来,默默去。这不应该。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有思想,有故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因为“明星代表委员”确实有很多新闻点,但恐怕也跟有些记者的工作习惯有关:“围堵”平时就脸熟的,或是跟风凑热闹。

作为“上会”记者,笔者跑的是政协的经济界,这个界别有151位委员,其中大部分都很低调,平时很少抛头露面,面生。于是,根据网上的公开信息,笔者准备了一份各位委员的信息材料,包括姓名、身份、年龄、曾见诸媒体的观点、所在单位或者公司等等,并配上一张照片,然后就可以“按图索骥”了。

这不,在北京会议中心的走廊里,迎面走来一位委员,笔者一看,面熟,一想,喔,是那位来自东北的养猪企业家。赶紧拉住他,问问他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听他聊聊养殖企业的难处,顺便打听一下什么样的猪肉最好吃。

代表委员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个人都对各自领域有独特的见解,每个人都带着平时的思考和调研的成果。面对这样的新闻富矿,记者只要经过了认真准备,那么不管是“遭遇战”,还是“阵地战”,都能充分挖掘出代表委员的真章。如此一来,代表委员认真履职,记者认真准备,共同营造出相得益彰的氛围,两会的价值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

只要用心,每个代表委员都是“明星”。独家新闻有时并不在现场,而是在记者的脑子里。

从“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到“过去5年GDP年均增9.3%”;从“居民收入增长连续5年超8%”,到“已实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扶贫标准提到2300元”,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务实。一个个如数家珍的数字,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见证着民众权利和福利保障的增长,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以看得见的方式阐释着人民分享着的改革红利。虽然有些人“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但客观地看,我们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绝大部分人从改革开放的蛋糕中切到了一块,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即使作为最底层、最弱势的农民和农民工,也是实际上的受益者——社会保障得到了更广的覆盖,工资增长也扩展到了他们。既然如此,为何一种“无受益感的怨愤”却弥漫于社会中,尤其是在情绪化更加浓厚的互联网上,这种情绪更被放大。这就形成了一种貌似矛盾的现象:数字统计上明明普遍受益,从网络舆情看,却流行着普遍无受益感的情绪。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可能是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好消息、好心情的传播是算术级数的,而坏消息、坏情绪的传播却是几何级数、爆炸式、传染病式的。受益的人,很少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受益感,尤其在充满着仇富暴力的网络中,人们更愿意相信“闷声大发财”。而不满的人,更愿意通过倾诉和抱怨发泄情绪。于是“无受益感的怨愤”主导了互联网这个舆论场。加上非理性情绪的推波助澜,这种怨愤可能传染到每个人身上。而网络又是一个放大器,将人们的上述感觉无限放大并形成一种主导性的情绪。

当然,更关键的问题出在分配不公上。多重不公的存在,让实际上的受益者也涌动着一种“相对被剥夺”的郁闷,总是觉得自己未能受益,甚至是受害者。很多代表委员都谈到了这一点,比如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说,是分配不公滋生着“钱包鼓了却心理还不平衡”。

就拿养老金来说,企业职工这些年的养老金其实一直在增长,甚至连续涨了九次,涨的幅度也还算高——企业职工应该是受益者了?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企业职工对增长都很不满。主导着人们受益感的,不仅在养老金简单的数字增长,而在于比较。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始终让企业职工感受着看得见的强烈不公。双轨制不废除,涨得再高,也很难有受益感。


养老金双轨制只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从教育、医疗到住房,福利上的双轨制和多轨制随处可见。每每提到社会福利增长,政府喜欢使用平均数字来彰显发展,可抽象的平均数字能说明什么呢?“被平均”常常成为人们表达自我拥有与平均数悬殊差异的自嘲。每每提到社会发展的时候,政府也习惯用现实与历史对比来凸显进步,可民众往往不会这样比较,而是会跟同事、邻居、同行甚至外国比。

所以,相比数字的增长,人们也许更看重公平的增长。人们的受益感,也来自于公平的规则。还是回到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不公平的制度制造着普遍的受害者情绪,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受益者。与机关相比时,事业单位觉得不公平;与事业单位相比时,企业觉得不公平;与城里的职工比较时,无处养老的农民工当然有理由怨愤。不同地方的机关之间,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之间,比较中都会产生类似的感觉。一个公平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怨愤较少的社会,因为即使是弊端,也是大家一起公平地承担。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明知道高考有那么多弊端,目前却还力挺高考的原因,是为了捍卫最底线的公平。

应该读懂人们对公平的期待,确实,中国每个人至今都仍在分享着改革的红利,我们都是受益者,但赢得民心,还必须让人们“公平地受益”。

更多观点:

本网评论热词:2013年全国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里书写着壮丽“中国梦”

改善民生需站在更高纬度上

谁来帮人大代表看懂“国家账本”

换届之年,这一串扩大民生投入的数据,无疑也是“民生优先”理念的“接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民生投入,无疑是改革的重要路径。

昨日,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关于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依然十分亮眼。

有一系列数字为证——目前年度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均保持着持续增长。“民生红利”就蕴藏在这一串串翔实的数据中,蕴藏在这些数据的变化轨迹里。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而言,2004年,人均还只有每月700元,到了现在已升至1721元。

让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分享现代化的红利,既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也是民众的正当权利。

尤其是纵向来看,从以往的“GDP至上”到这些年来的“民生优先”,乃至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这样的转型来之不易,值得格外珍视。

一方面,这一转型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主动求变,回应民众关切。尽管个别地方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调高增速”的政策倾向,但从整个发展的语境看,“科学发展”理念之下,不再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则是毫无疑问的共识。

另一方面,这一转型也与民众及舆论这些年来持续不断的追问与表达有关。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以往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可以说,强调民众权利的诉求表达,以及政府与民众在这一问题上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社会共识的达成。

当然,客观地讲,尽管变化明显,愿景美好,但未来在改善民生方面仍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环境污染、房价畸高、好的学位难求、贫富差距加大等,若不及时破解这些问题,必然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困扰,甚至会部分抵消已取得的发展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有阐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这些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乎民众的生活福祉。

因此,必须持续不断地释放“民生红利”,并切实推动社会福利转型,让民众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幸福感。

具体而言,要从资源禀赋的高度认识“发展主义”的局限,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践行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以改革释放民生红利;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来保障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增量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制度化。

换届之年,这一串扩大民生投入的数据,无疑也是“民生优先”理念的“接力”。“民生数据”指引着未来几年的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民生投入,无疑是改革的重要路径。

对新任代表委员而言,面对民意的新期待、自身的新角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随着政协、人大会议的相继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

两会通常被视为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彰显中国民主法治的一个平台。今年是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是新一届人大和政协的第一次会议,也是“城乡平权”选举后的第一次全国人代会。2987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2/3是新任代表;2237名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新委员达到1080名。对新任代表委员而言,有两个“新”字,让自己参政议政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第一个“新”是民意的新期待。两会年年进步,民意不断成长。随着人们的诉求越来越多元,调和鼎鼐的难度在增加;随着社会民主意识日益提升,人们评判的眼光也越来越犀利。时至今日,社会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表态式的批评、口号式的建议,更加看重议案、提案的水平质量。因此,人们期待代表委员能够更好读懂民意,更好履职尽责。

社会保障、反腐倡廉、乳品质量、住房价格……公众关注的许多话题并非新问题,但包含了他们的新期待。解决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人们期盼,老问题的解决能有新的实质进展。代表们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切实的思路;既指点江山,更老成谋国;既有旁观者清的视野,更有主人翁的担当。他们通过积极履职,把群众的关切,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具体思路;将人民的心声,上升为未来发展的国家意志。

第二个“新”是自身的新角色。正如一名政协委员所言,“在这里,没有官衔、地位、财富、名气之分,平等的身份给予了所有委员同等的权利,这是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民主性”。政协委员如此,人大代表亦然,不仅需要反映其所在地区、行业的诉求,也需要从全国角度思考问题。无论代表还是委员,头衔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公共角色;表达有个性,但更有责任要求。既深思熟虑,又善于表达;既有基层视角,又有国家视野,才能找到社会的公约数,聚集发展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两升一降”等代表构成方面的变化,让人们对来自一线的400多名工人、农民代表充满期待。基层代表往往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工作经历,对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有着最直接、真切的体会,他们积极主动地反映民意,有助于我们把握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虽然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我知道全国人大代表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责任,是要我们把基层老百姓的心声带到会上去的。”这是基层代表彭伟平的心声,令人欣慰,也让人期待。

在过去的5年里,胡小燕等3名农民工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第一次在网站上链接各代表团主页,全国政协第一次公布政协委员基本情况……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就体现在这一个个“第一次”中。我们期待,今年的两会,能听到代表委员更多的“好声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誓师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起点。

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热烈祝贺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满怀希望的时刻。今天,肩负人民重托,心系百姓梦想,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商国是、议大计,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拉开大幕。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奋力开拓改革发展新局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激荡着13亿人的新期盼。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这次会议承载着更大的期待。怎样把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如何以实干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回顾过去的5年,从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创新监督形式、让人大代表更有效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全国人大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沿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轨道稳步前行,就能够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接近梦想,前进的路就越是艰辛。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深水区的挑战。在走向复兴的关键节点上,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发扬民主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推进法治提升治国理政的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机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活跃在各领域、各方面,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动力,就能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精神是文明社会的稳固基石。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要求,全国人大在法治建设中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手抓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手抓依法监督实施,就能更好发挥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就能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改革发展、长治久安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满眼尽看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全国人大代表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这是信任,更是责任。相信全国人大代表一定会增强大局意识、人民意识、责任意识,依法行使职权,把这次会议开成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这个交织着希望、焦虑、梦想、喧哗和躁动的改革时代,在我们每个人在经济的高歌猛进中充满力量和信心的时候,无力感也会不时向我们袭来。平平安安什么事也没有,会感觉很有力量,一旦“摊”上什么事儿,需要寻求解决之路和治理之道时,可能就会产生某种无力感。

比如好几位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无力感”。一位就某个“老大难”问题连续提了好几年议案、并曾宣称屡沉屡提绝不气馁的人大代表,如今也有了疲劳感——相关部委礼貌却敷衍的回应让他很不满意,“斗”志昂扬的他也无力了。

不仅是代表委员,这种无力感潜伏在很多人身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面是很多人在创富时浑身充满着无穷的力量,一面是遇到问题,有时又感觉求解无方、求告无门、维权无径,有理无处讲、有力无处使。

相信很多为“解决问题”而奔忙的人,体验过这种无力感。面对一些老大难问题,甚至连一些官员也会感到无力。此次两会,被媒体逼问奶粉安全问题,谈到市民对安全奶粉的担心时,工商总局局长都快落泪了——泪水中可能有愧疚,可能也有作为主管者对社会痼疾的某种无力。

怎样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呢?在现代民主社会,当然不能寄望于包公,而应依赖良法的权威。如果“法治市场经济”能真正建立,法律成为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均依法而行,公权力被驯服于法律之下,权利就有了力量。无力的实质在于权利的无力,而法律是权利的保护神。法律至上,能让做生意的人有稳定的利益预期,让守法者得到法律的保护,让平民的私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人们对新一届领导集体最大的期待,就是想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