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正文

改善民生需站在更高纬度上

www.fjnet.cn 2013-03-06 06:45 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在环境污染成为重大公共命题之时,减轻民众的环境付出成本,就是民生;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诉求趋于高涨之时,提高民众的权利均衡程度,同样是民生投入。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的着墨尤为令人关注。报告坦言:“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行政的主要着力点,是发展的必然。过去的经济增长,为基本民生的普遍改善提供了条件,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但弱势群体改善基本民生的课题依然存在。同时,伴随着民生需求从生存需求向成长需求、权利需求的升级,民生问题也渐趋“宏观化”。

“宏观化”是指,一方面,基本民生问题仍需花大力气去解决。让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住得上房,仍是民生领域的严峻挑战。这是市场手段无法完全取代、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民生不是城镇居民“专有”,而是全民所有的课题。过去,对基数庞大的农村居民的民生投入远低于对城镇居民的投入,民生的城乡不平衡发展也亟待解决。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新农合的生成,教育经费的增加等,体现出了民生问题的均等性思路。这对化解社会矛盾意义重大。

民生问题的“宏观化”,还反映在其解决的好坏,关系到能否消除经济增长潜忧。经济增长最可靠的驱动力,不是边际效益递减的政府投资,也不是过度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出口贸易,而在于能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当下,环境成本的急剧上升与人力资源的减少不约而至,不仅制约了民生福利的提高,也侵削着经济增长的潜力。

新形势呼唤更高水平的民生投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的工作部署,提到了十大数字。其中,直接涉及民生的就有6项:物价控制目标3.5%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养老金提高1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财政保障对于民生的保障至关重要。

民生投入,不仅包括财政的倾斜,还应该包括范围的拓展。在环境污染成为重大公共命题之时,减轻民众的环境付出成本,就是民生;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诉求趋于高涨之时,提高民众的权利均衡程度,同样是民生投入。

更为广泛的民生概念和追求,既是民众的冀望,也是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有了这个新起点,民生就可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纬度,而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也将从中获得无尽资源。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