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离“提升幸福感”有多远?
www.fjnet.cn 2012-11-05 09:48 吴 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2日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山西晚报》11月4日)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钱”,老百姓嘴里的这些口头禅,其实已充分证明了收入的重要性。既然如此,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涨工资”最终荣膺提升幸福感方式之桂冠,也就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了。 的确,对于幸福而言,钱同样不是万能的。但无论决定幸福的有多少金钱之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收入对于幸福的影响,仍然不能被忽略不计。至少,具体到每个个体来说,健康,家庭之类攸关幸福的这些外在因素,尽管也十分关键,但就如同空气、阳光之于生命,虽然也不可或缺,但却因为空气无需付费,太阳每日升起,即便不是被彻底忽略,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也远不及食物。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健康、家庭因素也更多被视作固定的常量,而收入则是个变量,也相对容易衡量和比较,因“涨工资”而提升的幸福感,自然也是最为真切实在、直截了当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涨工资”最能提升幸福感,应该说充分体现了公众的真实感受和迫切愿望。事实上,尽管幸福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知,但物质上的不满足,自然难有精神上的愉悦与幸福感。作为幸福的物质基础,当然不能没有财务上的保障,提升幸福感首推“涨工资”,自然也就无关幸福的“物化”。 不过,从公众提升幸福感,“涨工资”仍是第一诉求来看,却或多或少体现出咱们所处的幸福层次。所谓幸福,说白了其实就是对人生目标与追求实现的程度,“涨工资”拔得提升幸福感的头筹,自然说明人们当对于幸福的理解,仍然更多停留在更多收入与物质层面上。而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收入与物质,只是处于这座金字塔的底端。“涨工资”最能提升的幸福感,说明我们的幸福感,还处于夯实基础的初级阶段。尽管“涨工资”直接关乎利益的分配,但相比更加高端的幸福诉求,只需“涨工资”就能获得的“幸福感”,的确还是相对最容易实现的。 “涨工资”最能提升幸福感,但如何兑现,却大有讲究。除了GDP蛋糕的切分让民众更多得实惠之外,如何确保收入蛋糕的公平分配,而不只是对体制内人员开小灶。缺失了这些制度前提的“涨工资”,恐怕只能与公众所期待的“幸福感”背道而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2]工资三毛六践踏劳动者尊严
- [ 11-01]劳监部门在纠违中应积极主动所为
- [ 11-01]“月薪0.36元”给分配改革提了个醒
- [ 11-01]“天价”工资单
- [ 10-29]《工资条例》夭折,谁是幕后黑手
- [ 10-23]66%厦门工人不满意工资 压力能否化动力?
- [ 10-23]“孝工资”传递孝心正能量
- [ 10-20]非营利的公证处不该有“效益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