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课、代课、帮答“到”,这些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秘密行为,如今被搬到了网上。一个叫逃课网的网站,创办不到三个月,就迅速吸纳了注册用户约500人,并顺利收到了第一笔投资资金。(2011年9月13日《重庆晚报》报道)
一个大二学生一觉醒来蹦出的突如其来的“点子”,一个帮助大学生“逃课、代课、帮答到”的网站。在大家对网络时代“新奇、刺激、无所不能”的慨叹下,“逃课网”诞生并迅速走红了。似乎不仅有的在校大学生关注、留言、发帖称“学生的时代需要逃课”,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认为此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范,甚至某大学管理人员也持较为开放的态度,首先自省 “学生逃课往往和老师的教学水平相关”了。
大家对“逃课网”的默许、宽容,乃至赞成、欣赏,让我讶然得不知所措。从制度上讲,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允许逃课、随意旷课;从道德上讲,在课业并不是很繁重的情况下逃课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管从律令条文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逃课现象即便再司空见惯,也终究是一个不光彩的秘密行为,如何能明目张胆地交易、大张旗鼓地吆喝呢?
再来看看“逃课网”存在的理由。如果说逃课是因为时间紧、事情急,借口显然不够充分:因为真有紧急情况无法按时上课,主动去向老师请假说明原因,恐怕没有一个老师会不通融。如果称为了选择喜欢的课去上,则理由未免过于牵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果选了不喜欢的课,能通过一次逃课逃避么?就算是次次能逃课成功,和起初的放弃有什么区别呢?至于说希望能换一种方式开心地学习,就是更是无稽之谈了。逃课者可能为了寻开心,但必定不是是为了学习。换言之,没有一个喜欢学习的大学生会无故逃课,更不要说到“逃课网”上寻找代课、帮答“到”的人了。
从现实情况看,“逃课网”的蹿红,不仅仅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更将在学生中衍生逃课滋事的恶习,助长不学无术的学风。作为教育工作者,从“逃课网”中认识逃课现象的严重性,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从而反思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是可行的,但盲目鼓励大学生以此为创业,以此为创新,并姑息纵容、听之任之则未为可取。因为,“逃课网”的确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但与其称之为一种创意,倒不如说是打开网络这扇窗子,迎面扑来清新的空气时,也会有一两个蝇子飞进来。我们需要做的,能做到的,不是关上窗子,也不是反思自己的异味招致苍蝇,只需举起手中的蝇拍,拍落蝇子就是了。
- 2011-08-15政府网站穿越18年谁最受伤?
- 2011-07-01政府网站照片涉假 源于低估舆论监督
- 2011-06-30政府网站频出领导“PS门”该打谁板子?
- 2011-03-25视频网站除了“烧钱”还能怎么办
- 2011-03-24政府网站“死栏目”该“活”起来
- 2011-02-21清理“不作为”政府网站并进入绩效考核理应如此
- 2011-01-11要反腐 “网站猛料”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