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让公众对三聚氰胺戒心倍增,更让人警惕诸如石家庄市政府官员刻意瞒报和故意拖延行为的危害。时隔两年,人们再次感受到质监官员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麻木,不过这次,事件发生在湖南湘潭。
综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成都等地媒体报道可知,日前,湖北省工商部门应湖南质监部门的协查,在襄樊市紧急排查由湖南湘潭远山乳业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理由是湖南方面发现这批乳品的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由于缺乏有效联系线索,湖北的协查未果。当记者就此采访湘潭市质监局时,局长李红卫称,此批玉米奶已被追缴回一部分,“剩下的可能已经被消费者喝掉。市场上现在应该没有了”。在解释该局为何没有向社会及时公开通报,李红卫则说:“这需要一个程序。”
记得两个多月前,产于湖南省的金浩茶油被发现存在严重的有毒物质苯并芘超标,记者调查发现,湖南省质监部门早在半年前就已发现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公布,相反,质监部门还以所谓抽检合格的公告,替金浩继续蒙骗消费者。此事被曝光后,质监官员解释说“无权”公告有关情况。
从“无权公告”到“需要一个程序”,湖南质监官员的这种说辞,与其说是一种狡辩,不如说是一种对公众利益的冷漠。
时至今日,金浩茶油事件随着媒体视线的转移,慢慢冷了下去,笔者一直未见质监部门对金浩的任何处罚和结论;如今,湘潭质监部门是不是也想以“程序”之词推脱下去,直到媒体不再关注远山乳品的危害呢?
从三鹿奶粉到毒饺子再到其他各类有毒食品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这几年一直在此起彼伏的丑闻中煎熬,也正是这些丑闻,让质监部门前所未有地被聚光于舆论视线之下。遗憾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的引咎辞职,似乎并没有换来各级质监官员的真正觉醒。看着那些官员漫不经心的解释,我不禁要问,对于质监工作而言,到底什么是最高标准?是公众的安全,还是一纸可随意解释的内部规程?
细细回忆起来,自三鹿奶粉之后,这两年全国各地陆续曝出几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事件,每曝光一次,就有舆论诘问一次: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要说对三聚氰胺的警惕心,全国民众和各级官员不可谓没有,但这玩意的魔影之所以一直盘旋于我们的杯口,关键还是质监部门的工作力度和态度。
湘潭远山乳品三聚氰胺超标的事实,源于湖南省质监局的抽检发现,这和金浩茶油被发现毒物超标一样,本来是一件好事,它说明湖南省质监工作有了更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遗憾的是,检查归检查,防范归防范,质监部门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内部的抽检和通报中,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公众。
也许质监部门有很多理由替自己辩解,但机械地照搬所谓的内部规程而拒绝向公众及时提醒食品安全隐患,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教条主义,不如说是对公众现实的安全利益漠不关心。发现问题而不公告,这比问题本身的危险性更大。
如果所有的质监官员都像湘潭那位局长一样,只知道以极其低下的效率在行政内部“走程序”而不愿意把自己的工作真正和百姓的健康与安全挂起钩来,我们不仅要问:质监部门到底为谁而设?
- 2010-11-11食品安全国标能驱散“食化阴影”吗
- 2010-09-17判死刑能保食品安全否
- 2010-09-17食品安全领域同样需要“领导下井”
- 2010-09-17死刑能让食品安全吗
- 2010-07-15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因陋就简
- 2010-03-24黑心餐盒,食品安全盲点里的“裸体吸毒”
- 2010-03-14《食品安全法》与消保50问:为什么要制定《食品安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