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文明上网,共建和谐”网上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形成文明上网的浓厚网络氛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编辑王晓晖应邀做客新华网,谈他眼中的“文明上网,共建和谐”。图为嘉宾回答主持人提问。新华网 王翰林摄。
表达权:自由不要化,批判不要大
主持人: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们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半夜邻居砸墙,我可能就要到社区网站说一下。上网怎样把握自由表达观点和文明上网的平衡、尺度呢?
王晓晖:我们上学时,老师讲过一句话,“自由不要化,批判不要大”。任何自由都在某个时空点上的自由,就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因为它受很多限制,所以受宗教、受文化、受信仰和此时此刻人们的道德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在那个地方自由,在这个地方就不能自由,那会伤害别人。自由不是绝对化的观念。任何自由建立在两种自由之上,一种是公民要担负社会向善的一种责任。第二,尊重他人。这是大的前提,你表达你的情绪有时候很粗俗,有时候10条跟贴8人都在骂人,让你心情很坏。比如你说砸墙,可以找邻居说。
谈“网络批评”:和谐是交响乐
主持人:有的网友担心,批评政府是不是就不和谐了?
王晓晖:这一点网友不用担心,什么是和谐?和谐不是一个声音,和谐是交响乐,各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美妙的交响乐。这种担忧大可不必,不能因为个别人、个别官员对互联网的认识有自己的偏差或者非常武断而否认整个大的政治环境,我们大的社会环境,其实不管媒体,还是通过互联网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都是向前的,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
主持人:有网民问,文明上网是否会导致一些地方以文明上网为借口、对一些批评性的负面的意见进行删除,是不是“文明上网、共建和谐”就意味着必须是一团和气?
王晓晖:那不是。刚才提到了,文明上网不是说一个声音,是个交响乐,你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是出发点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搞文明监督,我们坚持几个原则一样,第一是准确监督,第二是科学监督,第三是依法监督,第四是建设性监督。你只要抓住这四个了,不能捕风捉影,说网上放了一个东西,包括网友提出的一些建议,包括媒体报道的时候,首先得真实,网络上有一点就是虚假东西多,一个人在网上发帖子泄私愤,这个就不可取了。还是要建立在准确、科学、依法、建设性,以人为上,以社会为上,这些原则的基础上。
- 2010-09-03舆论监督光靠温总理支持还不够
- 2010-09-02巧立名目就能对抗舆论监督?
- 2010-07-30网上通缉记者 意在震慑舆论监督?
- 2010-07-23舆论监督只有督办才有效吗
- 2009-12-31司法权威和舆论监督应相互砥砺
- 2009-12-30舆论监督不是司法进步的障碍
- 2009-12-30司法权威和舆论监督应相互砥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