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4月6日中国日报网)
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像如今的中国人一样关心建筑。平民阶层对房子的质量面积等要素可谓锱铢必较,这不仅仅是因为那套或许并不起眼的房子占据了其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蓄,更重要的原因是建筑物的物权概念更加具有说服力。然而,中国的建筑却比很多国家都要命短,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住建部的一位司长将中国建筑的命短的原因指向“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其实在这一原因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便是没有人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对建筑物负责。
指望建筑者为建筑物负责是不现实的,当一个人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子,建设者自然不会具有将建筑物盖成“百年老建筑”的动机,因为建筑越老意味着自己的生计就越少,既然土地仅能拥有使用权为何不多用几遍?我国的土地是国有的,即便建设者们没有恒心,那国家至少应该有恒心吧?可惜的是,事实上土地的真正操作者在于地方政府,偏偏短命建筑显然在财政上更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其实,最能够对土地负责的该是建筑产权拥有者,孟子曾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在建筑上也是如此,如果房屋拥有者没有恒产,又怎么会对建筑物有恒心呢?美国的建国者在确定选举规则的时候特别规定了,民众需要具有土地等财产才能拥有选举权。长久以来我们借此证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虚伪性,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建国者们何尝不是继承了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呢?只有民权能够得到切实保障,民众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物权能够切实得到保障,建筑物就会不再短命。
但是显然社会对这些人的物权保障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去捍卫自己的房子,如果民众能够通过法律与建设者和规划者对话博弈,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建筑为何会命短。从这一角度上讲,短命建筑所映射的或许并不是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而是民众物权保障的匮乏。
于是,难以理解的成为了符合逻辑的,建筑者无法为建筑物负责,民众无力为建筑物负责,地方政府有权有力,但是这样做却违背自己的最大利益。于是,在一个民众十分看重建筑的国度,建筑成了“短命鬼”
或许,比短命建筑产生的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更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土地已经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沦落于“公地悲剧”之中。没有任何一方力量能够真正为土地负责,尽管国内对于建筑工程有着严格的监察制度,仍旧无法阻挡建设者偷工减料的冲动,因为那只是治标之策。真正让建筑不再短命的治本之策恐怕还在于加强民众的物权保障,让平民物权有力量去捍卫那属于自己的建筑。
- 2010-04-07中国建筑“三十而亡”?
- 2010-04-06住建部: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年产数亿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