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普及率,城乡大不同。城镇人口上网率,与其全国总人口占比相比,高出23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口上网率,与其全国总人口占比相比,低了23个百分点。城镇物质文化生活的精彩,以及“蜗居”、农民工、城管、“拼爹”等城市特有社会问题,在网上得到充分展示,而农村“386199部队”(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坚守与苦涩,却成为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
大专及以上学历,在网民中占23.2%,在总人口中只占8.7%。在著名的凯迪BBS,大专及以上学历用户高达87.1%(2005年)。“网络问政”的质量高于其他政治参与渠道。网民的民主素质及自律能力,理应得到肯定和鼓励。
网民年龄,29岁以下占58.2%,39岁以下占81.6%。中国网民富于青春特征,8成网民未到“不惑之年”,这就不难理解“网络舆论”富于激情和担当,但有时理性思辨不足。
网民收入水平,月收入2000元以下和无收入的占66.8%。“网络舆论”具有“为民请命”的草根色彩,另一方面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群如官员、富商网络化程度较低,对“网上的中国”隔膜且不易认同。
网民不等于全体人民,互联网作为公开透明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场,有待更多的社会群体参与进来,政府决策还得充分考虑那些“无声”的中国人的心声和利益。但网民又是对民生、公民权利、公共治理最敏感、最敢言也最擅说话的人群,“网络舆论”可作为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
说到底,网民的本质是公民,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网虫”,更不是“网络暴民”。他们可能是每天挤着脚不沾地的公交车上下班的“月光族”,可能是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喝着啤酒唱到哭的农民工,可能是事业上和“官二代”竞争、感情上和“富二代”竞争的大学毕业生,可能是为20元一斤猪肉而踌躇的家庭主妇,可能是为“月供”攥紧指缝过日子的“房奴”,可能是为房屋被强拆、补偿不到位却又投诉无门的访民。他们一边为各自的生计忙活着,一边超越了地域和行业的阻隔,在网上时时互联互通,同气相求,成为监督和鞭策社会治理的活跃公民。
在今天,政府联系群众需要迈开双腿下基层,另一个办法就是上网,把共产党“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点开新闻跟帖、浏览微博客和BBS,那里有最鲜活的、“水淋淋”的社情民意。大多数网民诉求,都需要回到现实中去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修补和完善制度。
网民是“虚拟”人,人民是政治人,公民是法律人。三者的交集越大,说明社会舆论生态越趋于稳定和健康。网民虚虚实实,正如《道德经》所言,虚实相生。对于执政者来说,要以包容心,宁可信其有,不可藐视之;尽可能利用网络达致信息平等,减少官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于网民来说,作为先行一步拥有更多“话语权” 的中国人,也需要不断提高公民素养和议政水平。
目前对微博客的发展议论较多,不妨重温一下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对初兴的证券股票“好不好、有没有危险”的表态:“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历史的发展证明,证券市场已经成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对中国人民的素质要有信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要有信心。
善待网民,信任人民,培养公民,互联网正在成为提升社会凝聚力的枢纽。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 2011-07-13人民网评:为“网络问政”喝彩
- 2011-07-13社会民生类舆情比重显著上升 "网络问政"受政府重视
- 2011-07-132010年网络问政走向制度化 微博成网络问政新渠道
- 2011-07-11与时俱进“织围脖”,呈现“网络问政”新特征
- 2011-07-11“最牛回帖”映衬网络问政能力应高度重视
- 2011-07-08网络问政掀热潮 公共决策百姓可建言
- 2011-07-08广州网络问政收到退休老干城市治堵“千言书”
- 2011-07-06网络问政领导要敢于面对骂娘
- 2011-07-06七一讲话解读二:广东的网络问政可为全国借鉴
- 2011-07-05谁为群众网络问政“骂娘”保驾护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