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编、“政事儿”主编马俊茂 从小细节挖大时政 “每个小编都有病,这个病需要‘10万+’来治。”身为一线的新媒体操作者,新京报社时政新闻部副主编、“政事儿”主编马俊茂的这句话道出了新媒体小编的心声。为了每个“10万+”,“政事儿”的一天从上午10时打卡开始,先是看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报,包括《厦门日报》。上午11时开始选题,下午6时稿子完成,发完文章就过了晚上8时了,且全年无休。 抓细节、讲好故事、做好标题、敢于尝试、守好底线、用好人才,是“政事儿”制造“10万+”的经验。作为一个时政类公众号,“政事儿”给自己的定位是“从小细节看大时政”。在它看来,再大的事件总能通过小的细节来体现,而它所做的就是揭示事件背后的看点,发掘时政背后隐藏的逻辑。在马俊茂看来,新媒体要求小编表达语态灵活,讲的话大家都可以听懂。针对率先吸引眼球的标题,他建议不要一次性杂糅很多信息,以免给读者制造障碍。 钱江晚报编委、纽狮新媒董事长蒋梦桦 报道G20杭州峰会有诀窍 蒋梦桦带来现阶段厦门媒体人最关注的话题——如何运用全媒体报道一场意义重大的国际活动,比如G20杭州峰会。厦门媒体人期待从中获得报道金砖会晤的灵感。 蒋梦桦说,钱江晚报在报道G20杭州峰会时做了一系列新探索,比如推出一个原创视频、制造一个爆款话题,推动一场行为艺术,打造一组竞猜游戏,在峰会前后打造了一大批“10万+”。蒋梦桦给出三点经验,一是权威性:峰会期间临时性政策变动的提醒类微信稿,特别是出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往往有较高的点击量;二是好奇心:抓各国元首在杭州的会外行程花絮,是本地媒体较央媒的优势所在,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当然这些内容要符合相关外交规定;三是突出自豪感:新媒体文章用“美翻了”、“最美在杭州”这类表述,刺激并满足本地人的自豪感、获得感,而高质量的美图也是吸引读者转发的因素。 |
相关阅读:
- [ 12-08]新媒体与理论工作厦门论坛举行 新媒体大咖开讲
- [ 12-05]“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在厦召开
- [ 12-02]第六期“鹭岛清风论坛”举行 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
- [ 12-02]思明举办物联网新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 [ 11-27]两岸国学论坛登场 学者聚厦探讨国学“会通”精神
- [ 11-27]近百学者交流中国文化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昨日开幕
- [ 11-24]印尼举行论坛探讨通过开发性金融助力基建
- [ 11-24]又一场国学盛宴 第八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开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