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科技赛事厦门少年屡获佳绩 已有39个青少年工作室

2016-06-29 10:56:49林露虹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特色校外科普活动

培养孩子创造力

5年来,厦门青少年选手屡获全国全省比赛大奖

接球,快速出手,“唰”的一声,空心入网。这一幕,不是哪个球星的杰作,而是机器人。

在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16年厦门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现场,孩子们操控的机器人各显神通,让机器人乖乖听话,精准完成投球、搬运等多个任务,难度着实不小。以VEX挑战赛为例,要求机器人把球捡起来然后连续投篮,需要运用到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的综合能力。市科协说,举办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2002年开始,厦门每年开展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厦门青少年的竞技水平常年在省内位列前茅。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厦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市科协、市教育局等单位以科技馆、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学校科学创新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阵地为依托,在全市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每年举办的厦门市青少年科学趣味竞赛、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意大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暨“小小科普志愿者社区行动”、 “书香鹭岛”活动月、青少年科技节、“厦门市青少年优秀发明革新评选活动”和“十佳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奖”评选活动,吸引数十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

丰富的青少年科普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5年来,厦门青少年选手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上奖项113项,获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三等奖以上奖项625项;在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5项,全省一等奖27项的好成绩。

科普志愿者

带孩子领略科技魅力

目前全市科普志愿者网上注册人数达5000余人

“整个游览过程中,四位科普志愿者老师专业、耐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深深感染了我们,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榜样……”这是厦门园林植物园收到的一封信,写信的是鹭江新城小学假日活动小组,来信中,70位学生和家长有感于植物园科普志愿者的热心与专业,他们说:“我们坚信,厦门因你们而美好,市民因你们更文明。”

青少年科普工作,离不开可爱的科普志愿者。信中提及的厦门园林植物园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组建于2011年,迄今已拥有一支75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队伍成员全部由社会人士组成,其中不仅有大学退休教授,还有中、小学老师,以及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为了保证科普服务质量,志愿者们都要先经过一连串的培训——植物专业知识、讲解服务礼仪、现场急救等,经过笔试、面试合格者才能成为植物园科普志愿者,日常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也不忘“充电”,完善自己的知识库。

除了平时周末和节假日,植物园内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也都能看到科普志愿者的身影:暑期的自然活动中,科普志愿者是自然导赏员,带领孩子们探索不一样的植物园;科普进校园、科普嘉年华等主题活动中,各个活动区域都可以见到科普志愿者们的身影;冬季观鸟活动中,科普志愿者是观鸟导赏员,引领大家走进鸟儿的世界;自然课堂中,科普志愿者幻化成自然的使者,带领学生领略不一样的自然之美;科普志愿者还受邀到厦门市图书馆、幼儿园等地方去开展植物科普讲座,身体力行推广科普知识。

2015年,植物园组织志愿者们撰写出版了《写给青少年的植物笔记》,这本科普书籍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和精美的图片,让大家走进神奇的植物世界,受到读者一致好评。可以说,科普志愿者们用热情的服务和真挚的笑容,为厦门青少年科普工作塑造了一张最美的面孔。

作为厦门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厦门科普志愿者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全市科普志愿者网上注册人数达5000余人,并相继成立了300余人的科普讲师团,组建200余人的市级科技竞赛评委专家库,为科普大学、科普教育基地输送力量。各级科协组织也均成立科普志愿者队伍,他们活跃在基层社区,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各类活动中,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科普培训等志愿服务,促进了科普活动正常有序、深入持久地开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