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全面两孩”尚未落地 厦门妈妈已“迫不及待”

2015-11-11 08:01:2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已生一孩的

已婚育龄妇女情况

总数约1.4亿

按现行生育政策

可生育二孩的约5000多万人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标人群约9000多万

●新增目标人群中,40岁至49岁人群占50%

【数字】

2029年人口达到峰值

14.5亿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是13.68亿,到2020年预计为14.3亿,到2029年峰值14.5亿后会缓慢下降,直至2050年还有13.8亿。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长期不会根本改变。

2050年劳动力将增

3000多万

从“全面两孩”测算,在2020年左右,差不多有1700万人出生。最近几年生育水平会有一个提高,最高年份要突破2000万,每年净增由于政策的因素会在300多万以上。到2050年,15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3000多万。

新增二孩

逾7成在城镇

在目前约1.4亿已育一孩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按现行生育政策可生育二孩的约5000多万人,占37%;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标人群约9000多万,占63%。新增目标人群中,40岁至49岁人群占50%。新增二孩主要集中在城镇,占全部新增二孩出生数的76%。

据新华社电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全面放开两孩之后,这一政策具体如何实施成为近来民众热切关注的焦点。国家卫计委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解读。

【何时实施】

“全面两孩”政策应当在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相关的配套措施后,各地依法组织实施。

两孩政策“三步走”

●双独两孩,夫妇两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孩

●单独两孩,2014年普遍实施

●全面两孩,今年作出决策,明年普遍实施

【怎么实施】

老人老办法:领了独生子女证继续享有相关优待

两孩政策实施之前,计划生育家庭将依法享有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给予的相关奖励和优待,如果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按照相关规定条件和标准,依然继续享用相关的奖励和政策优待。

新人新办法:申请再生育后不再享原有奖励

如果在此之前领取了独生子女证,但是希望申请再生育的话,按照新人新办法的要求,就不再享有原有的独生子女相关的奖励优待。

【有何保障】

要解决生得起的问题

基层计划生育的网络队伍只能加强。一要解决生得起的问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大城市,一个是经济负担的问题,一个是精力的问题,大家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二要解决生得出的问题,这个目标人群40岁到49岁的占50%,要解决生不出的问题。三要解决生得好的问题,而且还要做好相关的服务,生得好就是优生优育的问题。

调整完善产假陪产假制

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制度,实行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加大帮扶力度。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调整完善生育产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取消两孩以内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准备生育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办理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制度。

配套相关公共服务资源

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强化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切实解决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和服务能力短缺问题,确保母婴安全。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人口需求。

【有啥利好】

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生育意愿

当前,多数群众希望能够生育两个孩子,据调查,20-44岁已婚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数是1.93个,农村是2.1个左右,城镇是1.8个左右。还有80%的人希望有儿有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群众的生育意愿。从长期看,政策调整后,家庭规模有所扩大,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亲缘关系网络,增强家庭的代际支持、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发展。

优化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压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人口开始减少,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据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与不调整政策相比降低2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短期看,将直接带动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刺激扩大相关领域投资,增加就业。长期看,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更为显著。虽然近期会略微推高人口抚养比,但是新增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后,将降低人口抚养比,使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

本组文/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电

【同步】

“全面两孩”尚未落地

厦门妈妈已“迫不及待”

厦门日报讯(见习记者黄小芳)“全面两孩”消息出来后受到广泛关注。政策尚未落地,厦门不少已有“一孩”的父母就坐不住了——这里面还包括妇产科医护人员。同时,前往医院咨询冷冻胚胎的夫妇也多了起来——此前,在厦门“单独两孩”政策出来以后,就已有夫妇复苏冷冻胚胎生育二孩。

高龄产妇增多 医护人员也想生二孩

担忧:配套公共服务跟得上吗?

“自从‘全面两孩’的消息出来之后,来我们医院做产科咨询和相关检查的高龄妇女明显增多。”厦门市中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吴英英告诉记者,这些妇女通常都是30多岁、40岁出头,“有些人月经已经明显不正常了,还来鉴测排卵,想要生育二孩。”记者了解到,妇女一旦超过35岁,将被视为高龄产妇,在前往中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的妇女中,有的甚至已经43岁了,生育二孩的理由是“政策允许了,孩子也已经上大学了,自己没什么事,就想再生一个”。

“甚至连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也表达出想要生育二孩的意向,有些40岁左右的医生,也还想再生。”这让吴英英颇为担忧:原本床位、妇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就比较紧张,全面二孩开放后,产妇有可能越来越多,如果医护人员自己也怀孕了,要如何是好?

吴英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11月8日,就有本地媒体报道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医院将面临更大的考验。该报道指出: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厦门市医疗机构妇产科床位近2000张,占总开放床位数的14.85%;儿科床位1000张出头,占总开放床位数的7.61%;厦门市部分大医院的产科床位呈现紧张状况,预产期在明年4月前的建档名额已所剩无多;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数还不到0.3名。

“单独两孩”施行后 已有冷冻胚胎复苏

提醒:适合做试管婴儿的夫妻,最好35岁前完成

想要借助技术手段生育二孩的人也多了起来——记者从厦门174医院了解到,自从“全面两孩”消息出来以后,前往生殖医学中心咨询,想通过技术手段生育二孩的人数增加了不少,“几乎每天都有,30多岁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40多岁的,通常都是夫妻一起来咨询。”厦门174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治医师陈海啸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不少符合“单独两孩”条件的夫妻前往医院复苏此前冷冻的胚胎,进行移植手术,生育二孩,“将来‘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以后,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多。”

陈海啸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厦门174医院做试管婴儿取卵的就有3800多例,这数据还不包括复苏移植的。

不过,作为辅助生殖手段,冷冻胚胎和试管婴儿并非谁都可以做:它需要符合国家生育条件,准生证、身份证、结婚证“三证”齐全;同时,夫妻双方必须至少有一方无法自然生育,或者因为心脏病、子宫畸形等疾病需要做冷冻胚胎。陈海啸指出,目前国内还不允许非医疗项目的冷冻胚胎,如果只是单纯想要冷冻胚胎,留待以后再生,是不允许的;但此前符合条件,已经在医院有冷冻胚胎的夫妻,将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后,如果符合生育二孩条件,也可以取用之前的冷冻胚胎。

纵使借助技术手段生育二孩也不可“任性”。“过了35岁,卵巢功能下降,卵子质量也大不如前。”陈海啸建议,符合做试管婴儿条件的夫妻,尽量在35岁之前完成。

事实上,关于二孩,还有一些关于资产分配的“未来”话题,可能还没有被父母们所重视,接下来,本报将继续关注。

【相关】

冷冻胚胎和试管婴儿是啥关系?

陈海啸解释道:假如你这一次做了试管婴儿手术,得到10个胚胎,用掉了2个,还剩下8个,那么我们就把这剩下的8个胚胎冷冻起来,万一怀孕失败或者以后想要再生,就可以直接用这些冷冻胚胎,不需要再重新取卵,可以节省很多医疗资源,缩短医疗周期。

据悉,试管婴儿成功率大概60%,剩余胚胎存放在零下196℃的液氮中冷冻,理论上想冷冻多久都可以,复苏率在95%至97%左右。费用方面,做一次试管婴儿大约2.5万元,冷冻胚胎每个月70元;如果日后想要复苏冷冻胚胎做移植,价格差不多在1万元左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