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财政账本彰显民生情怀 转型发展改善民生成关键词

2015-02-05 09:28:4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财政预算合理分配,城市快速发展,居民安居乐业。(资料图/本报记者 姚凡 摄)

2014年,厦门财政收入怎么样?钱都花在了哪里?今年财政支出又将用在哪里?昨日上午,在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韩景义以书面的形式向大会提交了《厦门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报告),晒出厦门的财政“账单”。“账单”里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体现了政府的政策动向,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尤其是财政支出的项目,可以清晰地反映和解释政府部门去年主要履行了哪些职能,今年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又有怎样的打算。

记者通读了《报告》及《解读》,发现去年和今年的财政政策和支出重点,均涵盖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融资体制多元化改革、企业扶持方式创新、完善机制加大民生投入、预算管理改革等五大方面。今年预算安排体现“有保有压、统筹资金、提升绩效”三个方面的特点,转型发展和改善民生成为关键词。

名词解释

全口径政府预算编制:全口径预算是指将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并实行与其性质相适应的管理和监督,使政府预算做到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权责匹配、公开透明。2015年起,厦门将全面启动全口径预算编制,按规定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报人大审查,建立“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框架。

展望

2015

转型发展扶持多 民生保障措施全

预算报告是政府部门一年工作的全景窗口,厦门各级各部门将“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效益、优服务、惠民生”作为工作思路与重点,在预算编制中让每个原本枯燥单调的数据,变成了一幅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事业的蓝图。

2015年,厦门将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与产业扶持引导方式,激活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转型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改善、重大建设和重点产业项目;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体系,社保基金预算首次提交市人大会议审核,逐步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预算制度。

预算报告透露,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580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3亿元。记者带您对报告做个略读。

经济发展账

五大看点

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将加码

报告解读:今年财政部门将统筹整合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安排行业扶持资金11.8亿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拓展旅游会展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和热点。

龙头企业:有望获产业基金扶持

报告解读:今年将重点推进联电、天马微电子二期、电气硝子等重点企业建设,加快产业链条整合延伸。设立初期规模10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和龙头项目。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通过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缓解企业融资难。

信息消费:将成创新驱动重点

报告解读:信息消费产业有望成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今年将安排15.7亿元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推进清华海峡研究院、两岸信息消费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完善“三网融合”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

产业集群化:人才与载体更丰富

报告解读:安排21.7亿元重点推进火炬同安翔安产业基地、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软件园三期、保税港区等建设,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除了实体产业平台,在人才集聚平台方面,将落实“双百计划”、“海纳百川”人才政策,着力构筑海西人才高地。

自贸园区:适时出台完善配套政策

报告解读:今年将围绕自贸区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建设,适时出台和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安排15.2亿元,支持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建立大通关一体化信息平台,培育保税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深化两岸产业对接和融合,完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