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厉害了!治癌利器背后的女科学家!
www.hyyz888.com 2017-03-02 17:16:32  乔虹 来源:中华女性网    我来说两句

追梦人语

“正因为有了大家这种对科学的探索与奉献精神,我们才在一空二白的状况下突破了一个个关键性技术难题。”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乔虹

《厉害了!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出治癌利器!》——半个多月前,这则报道我国重离子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新闻迅速吸引公众的眼球,为各大网站所纷纷转载。

2月27日,新闻中的主角——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辐射医学研究室团队负责人张红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席上,作为全国五一巾帼奖状获得者代表,她的发言揭开了我国研究重离子治疗癌症基础和临床应用团队的“神秘面纱”:“我们这支团队由15人组成,其中女性科研人员12人,占到了五分之四,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年轻活跃、团结奋进的研究队伍……”

“厉害了!中国女科学家们!”台下,现场的观众不由惊叹地说。

“厉害”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能取得今天这些成果,真的十分不易。回想起来,是姐妹们对学科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每个人抛洒出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路走到现在。”会后,坐在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面前的张红慨叹。

14年前,“百人计划”的召唤让张红放弃了当时美国研究机构的优厚待遇,回到了祖国西部。以3年为期,开始了“重离子治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运用重离子射线或质子治疗肿瘤,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外科治疗、化学治疗、以光子放疗为主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重离子束治疗癌症以杀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被誉为‘治癌利器’。”张红介绍道。

团队建立之初,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设备也非常简单,张红就带着一名女学生,一边着手实验室建设,一边抓紧重离子治癌基础和临床医学的早期研究。

离开美国前,张红告诉在美的丈夫和孩子,3年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她就回去。很快,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过去了……2003年,张红离开美国时,儿子还在读中学。现在她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张红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仍遥遥无期。虽然也常为错过儿子成长中的“节点”而遗憾,但对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了坚守,“祖国研发重离子治癌技术不容易,我不能不负责任地中途离开。目前看来,我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可能要直到退休吧。”张红说。

而让她不舍的,其实还有她身后的团队、姐妹:“大家都在努力把工作完成得更好,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很多……”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智力的考验,也是对体能的考验,无论男女。在重离子治癌医学研究攻关过程中,团队成员、“80后”姑娘谢漪,为了我国西北第一个斑马鱼平台的建立,半夜起来做实验,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都会留在实验室,每天平均休息4个小时;负责重离子治癌安全性研究的刘阳患有慢性胆囊炎,2015年炎症发作,但她为了能赶上加速器运行时的束流实验,获得第一手数据,对自身病情一拖再拖,等试验结束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负责重离子治癌基础研究的年轻女博士狄翠霞,2010年从德国癌症治疗中心毅然来到兰州,加入了研究团队,在实验室申请“西部之光”项目时,她挺着8个月的身孕,和其他同事们一样连轴加班,为申请项目做准备、作报告,接受考核,最终取得项目;“90后”女博士王玉珮去年10月临近婚期,也不放弃项目研究,依然选择去雅典开展学术研究,直到婚礼前三天才回国……

“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试验项目,每一个女同胞身后都有一连串让人感动的故事。正因为有了大家这种对科学的探索与奉献精神,我们才在一空二白的状况下突破了一个个关键性技术难题。”张红感慨地说。

在张红的率领下,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辐射医学研究室团队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重离子治癌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使我国成为继美、日、德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重离子治癌的国家,国际影响和社会效应巨大,为重离子治癌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张红介绍,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目前,她们与医疗机构合作已进行了213例恶性肿瘤患者重离子临床治疗试验,特别是成功治疗了许多脑、肝、肺等重要脏器的恶性肿瘤,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国产的重离子治病医疗器械有望投入临床应用,必将造福我国广大肿瘤患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