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蛟龙”号俨然已成为我国海洋装备的代言人,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海洋高科技能力作为各国实施海洋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原标题:蔚蓝海洋的科学召唤 — 海洋科技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陈 瑜 “蛟龙”号俨然已成为我国海洋装备的代言人,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 6月下旬,它将前往西北太平洋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进行为期40天的探测;11月下旬,还将前往西南印度洋,对我国另一个海底勘探合同区进行为期120天的海底热液勘探。 谈及以“蛟龙”号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技术海洋装备,业内多位专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要有“门当户对”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之匹配。 从点到线的技术跨越 “我们当初不知道什么叫深海,什么叫深海装备,不光领导不知道,技术人员也不知道,所有的都是空白。”接受采访时,中科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张艾群的思绪回到了30年前。 没有网络,也查不到资料,凭着少有的几张照片,大家发挥想象去做研究,这是1984年张艾群事业起步时的情形。当时他在蒋新松院士领导下,研究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 1985年,“海人一号”完成了200米水深的南海试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我国海洋潜水器事业大幕由此拉开了。 1986年3月,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启动,此后不久,“水下机器人”成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重点项目,奏响了我国海洋装备研发的序曲。 2001年,张艾群参加了863计划重大项目论证组,论证组提出了一个足以让人心跳的数字——7000米,这是我国第一台载人深潜器的设计目标。 2001年年底,各方专家编写完成了论证报告;半年后,科技部批准立项,一场深海技术领域的攻坚战打响了。从立项申请到海上试验,整整十年。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主题专家组召集人、上海交通大学任平研究员这样评价“蛟龙”号的研制:过程历经坎坷,虽然实现的是自主设计、自主集成,但通过它带动了国内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包括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材料和加工技术、控制技术、动力和能源技术、作业技术、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等,还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队伍。 在张艾群眼中,“蛟龙”号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如此。 从“九五”起,我国开始设立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开始加快大型海洋装备的研发进程,如今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已列入863计划“十二五”重大项目,“十二五”末我国将形成4500米以浅的深海作业能力。 “到现在为止,在国家支持下,尤其在863计划支持下,国内有上百家单位、上千人从事海洋技术方面的工作,它的成果不是简单的一个点,而是变成了一条线。”任平评价。 “3000米以上的大深度潜水器技术,代表的是一种深海科学研究实力。”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综合与气候变化处处长沈建忠特别强调,这类不可能形成市场的技术必须得有,“你没有,就受制于人”。 |
- 2014-06-06首次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议召开 中方提5建议
- 2014-06-05北京凯琳美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隐形暗接美睫引领者
- 2014-06-05射击世界杯中国将突破重围 好视力科技随队出征
- 2014-06-04习近平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