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点,我巡查时看到李萍(化名)拿纸巾盖在自己脸上。”“2点半的时候她还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着。”上午9点半,当记者来到重庆女子监狱一监区会议室时,值班的女民警正向监区长罗正群汇报前一夜的巡查情况。
监狱工作无小事。罗正群说,女子服刑人员的心理比较脆弱,加上监狱里空间封闭,气氛相对压抑,哪怕发生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导致争吵、自残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会后,罗正群来到劳动技能培训室,把正在学习缝纫技术的李萍喊到身边,询问事情原委。原来,李萍入狱2个月后,丈夫提出离婚,她一时难以接受。“你还有13年刑期,外面的事情肯定管不了那么多了,唯一能自己控制的就是认真改造,争取记功减刑。”罗正群贴心的劝说,让李萍的眼眶湿润了。
像这样的劝诫开导工作,罗正群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要做。“有时回到家里反而不想再说话,导致家人不理解。”刚工作3年的民警魏莎莎说,“但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一点不能马虎懈怠。”
“责任”,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字眼。虽然监狱工作说起来无非就是看管好服刑人员,组织开展劳改、学习等,但只有民警们才能真切体会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对一监区的37名狱警来说,500多名服刑人员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或者差错,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为了稳定住服刑人员易变的情绪,女子监狱要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唱红歌、手工品制作、广播体操、诗朗诵、节庆汇演等,来丰富狱内生活。不少民警还被培养为心理咨询师,更加专业地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矫治。
责任感之外,足够的耐心也是民警们的必备素质。服刑人员入狱前沾染了很多不良社会风气,把他们教育成懂规矩的人并不容易,“有时要过好几年才能看到改造效果”。为此,她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值下来一个班,身心俱疲!”刚值完夜班的女民警裴雪利红着眼睛说。她所值的“下半夜班”要从凌晨2点30分上到早晨8点,其间每小时巡查一趟。巡查时,狱警们虽要身背担警装备,但面对人数远多于她们的服刑人员,潜在的危险仍然难以避免。
不能随身携带手机和亲友联系,平均每月有12天在监狱里过夜,三周下来才能休一个完整的周末……坚守岗位的民警们算不上称职的妻子、母亲和女儿。每次孩子学校开家长会,裴雪利都不能到场,“经常受到班主任的批评”;老家在四川的罗正群一年最多能有两三天回家探望双亲;还有那些年轻民警们,“平时连条短信都不能发,谈恋爱都是问题”。“但是看到服刑人员能安心改造,奠定重新步入社会的基础,我们的心里就很欣慰。”罗正群说。
- 2011-11-03丁云:让童诗为孩子插上一双诗意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