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领取“世遗”证书 开发与保护能否双赢
原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曾在考察福建土楼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我们以前也犯过错,认为在土楼周围应该铺上地毯草和载上风景树,但后来还是让当地农民种地瓜、种玉米,这受到了世遗专家的赞赏,”南靖县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原来世遗专家看中的是原生态的东西,任何‘现代化’的改动都是对原有文化的损害。”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是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居民也有权利实现“现代化”,而不应该成为供世界游客观赏的“原生态标本”。
记者注意到,在历史形成的土楼居民“聚族而居”的同时,周边交通极其不发达也随之产生。田螺坑土楼群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这是闽西南山区土楼群中最壮观的一处绝景,被日本学者描述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
然而,当地的一位黄姓村民这样告诉记者:“直到2008年之前,我们村还有不少人都没有去过县城,要翻越一座座山岭实在是很辛苦的事。”
实际上,片面强调原生态,也剥夺了当地村民的发展权,而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改变民生被当地政府视为应尽之责。原本从南靖县城到土楼群要两个小时,而如今只要40分钟。
“在申遗成功之后,我们全县统一的思想就是要发展旅游经济,只有这样土楼村民才能从中受益,”南靖县委书记陈忠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会定期在土楼门票收入方面给村民一定的红利分成。村民也从发展住宿、导游、餐饮、土特产中受益。”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6-05-11厦门打造“文明行为示范街” 营造公共文明氛围
- 2016-05-10惠安“六举措”推进201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05-10惠安抓47个项目促文明城市达标提升
- 2016-05-10鲤城区“四个一”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 2016-05-10城厢区学校“快、准、细、稳”开展季节性安全文明工作
- 2016-05-09青年应强化自身“文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