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从南京一路骗到了福州 赚得盆满钵满
汪直其实也有那么一点优点
当然,汪直虽然骄横,但是如果官员凑巧讨得他欢心,靠着他升官发财也是有可能的。
例如,《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汪直每到各府县,当地官员都出城几里跪着迎接,挖空心思地招待他。一旦汪直对这些官员不满意,就会问人家:“知道你头上纱帽是谁家的?”话语间隐藏的潜台词显而易见。
有一回,汪直得到一个搞笑的答案,被问的县令居然回答:“某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面对这个看似大不敬的回答,汪直大笑,并没有责怪那名县令。
关于汪直的优点,在《明史》的《杨继宗传》中,也提到过。杨继宗是成化年间“天下四大清官”之一,他在担任浙江嘉兴知府时,削减百姓赋税,为官清廉,很得民心。有个太监路过嘉兴时,杨继宗送给他菱藕和历书,太监却非要金银财宝不可。杨继宗于是发公函取出库金交给太监,但要求来人签名盖章再领钱。太监自然落荒而逃。后来,杨继宗进京拜见皇上,汪直派人去表示想和他见面,他却拒绝了。汪直当时是皇帝的大红人,别人都是想着法子送东西巴结,杨继宗却连见一面都不肯。对杨继宗这样的人,汪直也很钦佩。后来,朱见深问汪直:“进京来拜见的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老老实实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有了心腹太监的这话,朱见深更加笃信杨继宗的清廉了。
杨继宗后来升为浙江按察使,上任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有人向皇帝说他的坏话。朱见深反问:“你说的是不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杨继宗因为汪直的信任,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而其他的官员,只要讨得汪直欢心,“遂得晋升工部户部兵部侍郎,时有谚云:‘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6-05-11厦门打造“文明行为示范街” 营造公共文明氛围
- 2016-05-10惠安“六举措”推进201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05-10惠安抓47个项目促文明城市达标提升
- 2016-05-10鲤城区“四个一”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 2016-05-10城厢区学校“快、准、细、稳”开展季节性安全文明工作
- 2016-05-09青年应强化自身“文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