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的乡愁被更多人看见
2023-03-22 10:51: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练为泉 |
分享到:
|
通过“行走乡村”活动,三明市相继推出乡村散文集《新阳记》《管前传》《八字桥》,积极探索作家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让更多人的乡愁被更多人看见 东南网3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罗联浔)近日,三明市“行走乡村”散文集《八字桥》出版发行的消息不胫而走,尤溪县八字桥乡群众的朋友圈都在刷屏这件事。 《八字桥》散文集共32万字,收录散文51篇,从人文历史、物产风光、民俗民风、家园新貌等方面,详细记录了各村、各姓氏的变迁,全面展示了八字桥的山乡巨变。 从2015年12月组织“行走新阳”开始,三明市文联先后组织30多名作家参与“行走乡村”活动,前后历时7年多,“行走”过53个建制村,召开座谈会60余场,采访600多人。《八字桥》的出版,标志着尤溪县的新阳、管前和八字桥三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族谱”。 有钱买不到的“传家宝” “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传家宝’啊!”87岁的郑文棠说,从古至今,始终找不到一本详细记载管前历史、人文的书,“现在不管过多少代,后人都会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是干什么的了”。 老郑退休前在三明市直机关工作,一直关注家乡尤溪管前的发展变化。2017年初冬,他收到《新阳记》后,激动不已。此后,他不顾耄耋之年,为“行走管前”积极奔走。 在三明市文联的推动下,2018年12月底,“行走新阳”的詹昌政、朱兴松、杨开长等作家,又到管前镇绿柳村“行走”。当他们来到村里,20多位老人、各姓氏代表早已等候多时。 座谈会上,老人们纷纷表示“行走”总算来了,因为很多会讲故事、会手艺的老人已经去世,如果再不来就更难记录了。 “塘底下的故事,以前都是口口相传,每次儿子问,我都讲不清楚。现在可以对着书,把它们完完整整讲出来。”吴大能望着门前波光粼粼的柳塘水库,思绪万千。自从2007年到三明经商后,他就很少回家。 因为柳塘水库建设,他刚出生不久就和父母搬离柳塘村。1984年,他们又和邻居一起搬回去。不同的是,房子从过去的洋面搬到了岸边。这些往事虽然模糊,却已在吴大能心里留下烙印。 柳塘水库,1977年9月动工建设,1978年12月完成拦洪关,1979年6月蓄水,水库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总库容4400万立方米。统计记载,水库共淹没土地1845亩、拆迁房屋7.56万平方米、迁移人口2067人,涉及管前、八字桥的多个村庄。和吴大能类似,许多人近半个世纪前的生活印记和记忆,都埋藏在烟波浩渺的水库里。 在“传家宝”的共识下,作家们抓紧“行走”,村民们各尽所能给予支持。郑文棠更是一个村一个村陪着“行走”。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组织作家行走乡村,就是为人们写下乡愁。”三明市文联主席纪任才说,不论是老屋老井、古道古桥,还是方言、风俗、手艺等,在历史长流中总是很容易遗失,以文学的手法给予保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既创作作品,也锻炼作家 “故乡啊 沿着哪一条路 能回到我的 童年” 这是《新阳记》的扉页诗,既体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想念,也体现了这本书的写作特点——游子写家乡。 如果说“行走新阳”只是“游子”新阳籍作家的一种艺术冲动、一种自发行为,那么后来的《管前传》《八字桥》则上升为一种文化自觉。 在三明市文联的组织下,作家们“行走乡村”是纯公益的。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早出晚归,深入乡村采风,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作品。持续7年多的“行走乡村”活动,既创作出了一批作品,也锻炼了一批作家。 尤溪县总医院护士小于,出生在管前镇皇山村鼓楼岬,看了《烟雨鼓楼岬》后深受感动,特意找到作家萧爱兰,为她送去一束鲜花。 “我一直认为,像我这样的写作者,写文章不过是属于自我的事。”萧爱兰说。但在收到鲜花的一瞬间,她真切地觉得,写作并不只属于自己,“而且,不单单属于自己的写作,是多么宽广和美丽”。 在这之后,萧爱兰走出书房、挣脱小我,从过去的个人写作转向宽广的社会写作。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行走乡村”中,每到一地都认真采风、查阅资料、深入思考,为走过的每个村庄创作精品。其中,她为绿柳村写作的《斑鸠声里》,在《散文选刊》发表。 7年来,作家们以“行走”的方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参与者从“行走新阳”的最初8人,发展到全市30多名作家。 “这种文化自觉,是源于作家的使命意识,是基于认知和观念之上的价值追求。”行走团队主笔之一蔡建境说,大家不求回报,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过去、写过去,使“行走”成为一场审美活动。 乡村是创作的大舞台 如何以文学的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这是作家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之问。 组织者认为,通过“行走乡村”,激发作家的文化自觉。同时,这种展示山乡巨变、记录乡愁的文学作品,很容易引发游子思乡,有助于开发乡贤资源,让更多人才回到乡村、振兴乡村。 “大家都说有空要多回去看看,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在福州经商的八字桥乡后曲村人郑清备说,自己一拿到《八字桥》,第一时间进行了分享,商会的朋友圈反响热烈。 此前,郑清备就常在朋友中为家乡做宣传。近年来,他通过以商引商的方式,为家乡引进了餐饮、广告传媒、民宿旅游等企业,总投资近千万元。在商会的推动下,他们不仅为家乡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也为学校、公共设施建设捐款捐物,还创立了教育基金。 “三明‘行走乡村’的做法,是落实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一个有力探索。”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林秀美说,散文集的深受欢迎,充分证明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这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有利于文学精品创作。 认准了“乡村是创作的大舞台”,三明市“行走乡村”活动越走越宽。据了解,以尤溪流域5个乡镇为主体的《尤溪长流》、以大田县讲“后路话”的5个乡镇为主体的《后路》等乡村散文集正在推动和创作中,更多人的乡愁将被更多人看见。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