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各地政府对申遗可谓不遗余力。众所周知,景点进入世遗名录后,票价大涨几成定律。福建土楼、苏州园林、九寨沟、黄山、武当山等,莫不是如此。 此次丹霞申遗成功,景点是否涨价自然就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我国再掀“申遗”热
泰宁丹霞神奇逆转入世遗 福建三足鼎立成世遗大省
   “中国丹霞”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泰宁成为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福建的第3个世界遗产,福建省也是全国少有的有三种世界遗产的省份。泰宁申遗的成功,标志着我省迈入世界遗产大省行列。 >>>详细
数亿资金热捧 "申遗"成地方财政"不能承受之重"?
  此次,丹霞地貌捆绑申遗中的湖南崀山湖南崀山所处新宁县,财政收入在2008年才刚刚突破2亿元,就花费4.5亿巨资“豪赌”申遗成功。而这只是诸多中国式申遗的一个微小缩影。公开数据显示,山西五台山风景区整治搬迁等就花费8亿元;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政府9年花费了8亿……动辄几亿的申遗成本在中国诸多地区早已司空见惯。
"中国丹霞"6地将统一管理 粤景区不排除涨价
   8月2日凌晨“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广东丹霞山同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一起,进入了世界自然资产名录。申遗成功后,“中国丹霞”所涉及的6个申报点,将按照申报时的管理规划,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此外,关于百姓关心的景区门票是否会涨价问题,随着景区保护与建设成本的增加,不排除涨价的可能。 >>>详细
申遗成本怎么算
我国再掀“申遗”热 专家称丹霞十几亿花得值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 >>>详细
丹霞“申遗账本”公布 花费十余亿元拆迁占大头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景区综合治理,主要是拆迁景区里不合理或有碍景观的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搬迁核心区内不适宜发展或有碍发展的村庄,景区内设施和村庄的整治改造等。比如丹霞山“申遗”的总投入是1.2亿元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就用在拆迁上。 >>>详细
“申遗”成本判断需要更多视角
   申遗的成本投入需要注意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投入是否影响财政的合理分配?投入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花费?申遗成功之后公众利益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在申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投入没有影响财政的正常分配,不能让戴着申遗“大帽子”的大工程干扰到社会生活的常态与秩序;也不能因为申遗是大手笔,就“萝卜快了不洗泥”,忽视了一些浪费和腐败的问题;更不能在申遗成功之后就忘了本,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赢利的硬通货,要求公众付出更多的文化消费成本。
申遗还应走得更远
申遗成功=涨价?期待景区民本属性回归
   本来,在申遗成功之后,景区应该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质量,以便更好地回馈公众,回馈社会。可令人遗憾的是,景区在申遗成功后,立马变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假如将成本回收通过一种门票的上涨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对于消费者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景区价格的上涨涉及到公共利益,而不是任何景区的价格都是随着申遗的成功就可以随便上升的,需要经过严格的价格听证程序。
一朝成名 切勿过度开发
   世界遗产并不等同于世界景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保护,而景区则更多预示着开发。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被警告甚至被除名的世界遗产地并不少见。早年中国就有6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其中还包括故宫、天坛、丽江古城、布达拉宫等地,而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塞内加尔的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甚至被列入“濒危”名单。过分追逐商业利益往往让世界遗产地“很受伤”。坐拥“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的湖南省张家界就曾因“超容开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亮“黄牌”警告。而为了“摘黄”,恢复武陵源的自然风貌,张家界当地政府不得不将景区内近34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部拆除,此举花费数亿元人民币,比当时已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出数倍。
“申遗”成功,民众还有更高期待
   这些钱无论是财政拨款也好、银行贷款也罢,说到底都是百姓的钱。这些钱应不应该花,是不是都用在了刀刃上,老百姓有权知道。作为地方政府,任何财政投入的首要出发点都应该是公共利益,并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些钱花得合不合理、值不值,不能只看是否有助于成功“申遗”,而更应该看是否符合民生需求,能否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申遗成功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经济利益之前,“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仍然需要放在首位。
网友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