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引来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10月15日出版的钱江晚报发表评论认为:如果我们拒绝妥协精神,那么争完了二郎腿,明天同样可以为别的什么事情争起来的,我们将一直被类似的争论所绑架。如果不希望反复上演同样的戏码,我们还是把有形或无形的二郎腿放下来吧。

评论指出:“地铁车厢不同于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地铁车厢封闭而狭小,没有弹性。嫌公园里太喧闹,可以不去公园,可以绕道;但很多人不能不坐地铁。”这一观点显然经不起推敲。公园、商场、地铁虽同属公共空间,但其属性并不同,公园本来是供大众休闲的场所,去公园不得高声喧哗是一个起码要求。

虽说杭州地铁营运方倡议“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初衷,也是为了“文明乘坐地铁”。但是,从功能上来讲,地跌终究是一个交通工具。地铁乘客的“二郎腿”要不要放下来,值得商榷。

必须厘清一个问题:二郎腿是不是一种不文明坐姿?对于这一问题,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认为,“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诗人流沙河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了二郎腿的来历。据流沙河介绍,都江堰二郎神像原先是坐姿,跷着二郎腿。上世纪80年代,二郎神像被改塑成立姿,二郎腿也就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流沙河认为,二郎神坐姿雕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可见,二郎腿是治水功臣二郎神的“标配”,从一开始就没谁觉得不文明。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跷二郎腿?舒服是主要原因。跷二郎腿,与其说不雅,不如说是人的某种生理需要。

文明礼仪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是,礼仪也要分场合。比如,平时在自己家里,过分的讲究礼仪,就显得别扭。出门在外,公民固然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尽量不要影响他人。但是,当下某些规定,似有矫枉过正之嫌。以坐地铁为例,全国并无统一要求,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条例五花八门,有规定坐地铁不能喝饮料的,还有规定衣衫不整者不能坐地铁的。这些规定,有的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有的已经远离“以人为本”的初衷。

不就是坐一趟地铁嘛,真的不要人为的设置太多的繁文缛节。如果这个也不能,那个也不准,岂不是“只许规规矩矩,不能乱说乱动”?这哪里是在坐地铁,简直就是受刑嘛。弄得这么紧张,谁还敢坐地铁?

【新共识的形成需要充分的讨论。这种讨论不一定是说服,更多的是妥协。当共有社会价值不断得到强化之后,类似于“地铁不跷二郎腿”的讨论就不会这样激烈了。】

近日,@杭州发布发微博,倡议“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杭州地铁官方转发此微博称,文明乘车,方便你我。对此,有网友赞同“文明礼仪应从小事做起”,也有网友吐槽“管得太宽”“道德绑架”。

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以至于坐地铁能不能跷二郎腿,一些人都能争得面红耳赤。在自律感强的人看来,质疑“地铁不跷二郎腿”的人,就是想要跷二郎腿,就是想在公共空间里给人制造不痛快,必须说服他们。但据我所知,不少批评者,其实就是觉得“不爽”,对侵犯自己的事觉得有必要争一争。要是真坐到了地铁上,也不是非得这么做——地铁里真的很难有空座啊!

那网上的这些争议是不是就没有价值?非也。类似于“跷不跷二郎腿”一类的对于公共生活问题的争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解决社会事务的预演。尽管其实质影响不大,但通过这些讨论,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公共空间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感的获得,是通过对别人态度的感受获取的。所谓不打不相识,如果不是公开的争议和讨论,自律感强的人怎么能想见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把“地铁不跷二郎腿”当成对自己权利的侵犯。

今天,我们必须要习惯一个破碎的共识——随着个人利益和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个性表达更自由随意,个人身体和精神“空间”增多,必然意味着互相之间有更多的碰撞和摩擦。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共识也就逐步被一一打破。就像“地铁不跷二郎腿”,这样过去会互相感觉心照不宣的事,现在就明显有了意见分歧。

我们还得看到,新共识的形成需要充分的讨论。这种讨论不一定是说服,更多的是妥协。“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这个没有人反对,但总还是太宽泛了,不能解答现实中人们遇到的现实矛盾,从多小的事做起?做到什么程度?地铁里该不该进食?候机楼给孩子哺乳又算不算冒犯?这些问题在“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这句话中,并不能找到答案。

现代社会,寻找共识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在精神和价值上非常固执。但有了更多在网络上的争论,每个人不仅可以增加对于公共空间的想象,也可以让这种矛盾在无形中得到释放。而当共有社会价值不断得到强化之后,类似于“地铁不跷二郎腿”的讨论就不会这样激烈了。

□周龙

大家都知道,在地铁上吃喝、售卖、乞讨等等行为,既不文明,又妨碍他人,是被明文禁止的。但是在地铁上跷二郎腿,算不算不文明行为,该不该禁止呢?

日前,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民支持这一动议,认为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他人通行又不雅观;但也有不少网民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他们认为,这个倡议是对乘客权利与自由的不当限制。

这后一种说法,好像有点道理,却似是而非。它不但混淆了权利与自由的界限,而且也是对自由的误会和曲解。

公共领域中一般权利,是特指法定权利,即法律赋予人们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做的许可、认定以及保障体系。法律对人们权利的认定,是要基于一定的道德伦理、公序良俗、社会环境等等因素,不可能满足所有行为主体的个人意志。

法律并没有赋予任何人有妨碍他人自由、侵犯他人权利、剥夺他人共享公共资源机会的法外特权。就像在地铁上进食等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与不适一样,在地铁座位上跷二郎腿,很明显会妨碍他人在车厢里的正常穿行,同时也会挤占他人的站立空间,甚至会给乘客造成程度不一的心理不适。因此这样的行为,就是不文明的,完全可以禁止。它绝不是什么正当权利,相反是一种轻度侵权行为。

而说到自由,恐怕必须明白,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是指人们自我支配自身行动,并为之负责的一种社会行为。换言之,无责任即无自由。责任是自由得以正常行使的最基本前提。显然,自由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肆意而为;否则,你的自由就是他人的地狱。严复先生当年翻译密尔《论自由》时,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这一措词本事,就比较准确地界定了“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它是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权利界限的体现。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应以他人的自由边界为进退之限。别人对你亦如此。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样说来,在地铁车厢这样的狭小空间,自由的边界也不得不相应收缩。你有在家中或其他相对宽松、封闭的场合适当跷跷二郎腿的自由,但你有责任确保人们在那些相对狭小、人流较密的公共空间不因你的二郎腿而遭受不适、不便或不爽。

实际上,杭州地铁官网还只是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地铁方面并没有着手制定包含这一内容的强制规定,最多停留在呼吁阶段。而在其他国家,这样的要求却早已成为明文规范,比如首尔地铁就明确禁止乘客跷二郎腿,而纽约地铁的规定则更严格,它甚至“禁止乘客叉开腿多占有限公共空间”。

所以,我倒是想建议有关方面,尽快修订相关规范,把乘客在地铁车厢里不能跷二郎腿这样的内容加进去,与在地铁上吃喝、售卖、乞讨等行为一道,加以明确禁止。在确保大多数乘客权益的同时,让那些“不拘小节”只图自己安逸的乘客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引来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但也有网友提出: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通行又不雅观。

“坐地铁的姿势”是否应该管?地铁车厢是公共空间,“坐地铁的姿势”会影响到他人——在公共空间里,所有人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二郎腿”这种坐姿,在地铁车厢里究竟是应该得到保护呢,还是被限制?广场舞音量大小还没有争明白,又为“二郎腿”争开了。这样争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地铁车厢不同于商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地铁车厢封闭而狭小,没有弹性。嫌公园里太喧闹,可以不去公园,可以绕道;但很多人不能不坐地铁。当然,去公园、商场,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必需性,但是至少,坐地铁的必要性、必需性,强于去公园、商场。在地铁车厢里,你把二郎腿一跷,鞋子就容易蹭到站立乘客的裤腿上——“二郎腿”的舒适感,是用别人的不适感换来的。总不能说,我的鞋子蹭脏了你的裤子你也得忍受,你不忍着就是侵犯了我追求舒适的权利?

地铁车厢能不能跷二郎腿,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地铁停站时间很短,下车乘客都有争分夺秒的心理,急迫中很容易碰到“二郎腿”。这时,“二郎腿”还舒适吗?在“二郎腿”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乘客发生矛盾时,舒适感就荡然无存了。

地铁里的二郎腿,与广场舞的大音量、餐馆里高声说话一样,是同一种行为:在公共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考虑他人的权利。

在公共生活中,一种权利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尊重,获得存在的合理性,前提是尊重其他权利,而不是试图把其他权利排斥、排挤出去,自己占尽便宜——这是做不到的,只会引起互相排斥,结果是谁也不能好好享用公共空间。就像在餐馆吃饭,每一桌客人都高声说话,结果是互相干扰,谁都无法好好交谈。如果大家选择相反的行为:约束自己,把说话声降下来,那么整个空间就会安静下来,大家互不干扰,结果是每个人的说话权就得到实现。

所谓“约束自己”,其实就是妥协和让步,在让步中获得自己的权利。但是,“妥协”听起来很没种。老实是无能,妥协是懦弱。“霸气”才体面,才被人羡慕,连面条这样的软质物品,都要取名“面霸”。所谓“霸”,我全占;你尽失就是我全赢,你全输。否定妥协和让步,一味强调“争”,强调“进取”,是传统价值观的一大缺失。很多经商者都崇尚这句话: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赚钱,这句话体现了现代商业精神:妥协与合作。商业精神之长,可以补传统价值观之短。

如果我们拒绝妥协精神,那么争完了二郎腿,明天同样可以为别的什么事情争起来的,我们将一直被类似的争论所绑架。如果不希望反复上演同样的戏码,我们还是把有形或无形的二郎腿放下来吧。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我在地铁里面怎么坐都要管,那我走路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标准啊?

这是“行政越界”、“权利任性”吗?

客观而言,“跷二郎腿”行为本身,既不是什么丢脸违法的事,也非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沉疴陋习,和地铁上进饮、进食、乞讨等不文明行为是有区别的,不属于“扰乱了乘车环境、交通秩序”而应该被取缔被禁止的行为。

但是,这是一个倡议,不是规范。我们仔细想,这个倡议有没有道理?在狭小的地铁空间中,车厢宽度本就只有2.88米,根据工作人员的实地测量,除了两边的两排座位,中间的走道最多可以容纳两至三人站立,如果两边的乘客统统跷起二郎腿的话,那么中间剩余的空间就只够容纳一个乘客,这无疑变相挤占了本就紧张的地铁乘车空间与资源,变相侵犯,甚至剥夺了他人的乘车权益。也就是说,尽管跷二郎腿本身并没有错,只不过放诸到地铁这个特定的交通环境中,就存在值得探讨与商榷的必要了,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所以相关部门出台“二郎腿禁跷令”既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公众没必要大惊小怪。

其实,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类似的地铁禁令都并不鲜见,远到纽约首尔,近到陕西西安,早已将“跷二郎腿”列为地铁不文明行为,明文禁止乘客跷二郎腿挤占公共空间。

总之,尽管“二郎腿禁跷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乘客的自由,但无异于对公共权益的一种呵护,也是对广大市民的一次教育与提醒,“二郎腿禁跷令”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无可斥责,公众万不可为世俗的偏见所左右,患上了先入为主的习惯性质疑症。多多体谅与理解,将“拒绝二郎腿”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乘车共识,才是应该抱以的正确态度。

昨天,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内容。一时间,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但也有网友提出:公共场合二郎腿既影响通行又不雅观。(10月14日《钱江晚报》)

杭州地铁官方网站发出“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内容,被网友吐槽“管得太宽”,显然是曲解了地铁管理者的意思。从词义上来分析,倡议只不过就是“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件事”,并非如通知、通告、禁令等带有强制性质的文本。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对乘客地铁车厢内跷二郎腿的行为进行一下号召和呼吁,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存在“伸手过长”的问题。

事实上,乘客在地铁车厢内跷二郎腿,绝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本身并无恶意影响他人的想法。而且,跷二郎腿也不一定就是不文明行为,只要没有妨碍到其他人员,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勿需将其上升到道德素质的高度进行讨论和阐释。如果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进行禁止,存在极大的难度,且有越俎代庖的嫌疑。相信杭州地铁方面也是非常清楚的,网友不应该习惯性地质疑。

当然,在这场“口水战”中,地铁管理者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需多花点心思,把倡议的语言和措词做得更加人性化一些。倡议内容里的“拒绝”二字,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如果换成了“文明乘坐地铁,请不要跷二郎腿”“地铁里跷二郎腿,伤害健康惹人嫌”等等类似宣传标语的提醒,效果自然不同一般。这跟乘客之间的善意提醒是一个道理,要在用语和口气上要注意把握分寸,语言难听、语气生硬,则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昨天,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内容。一时间,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不少网友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但也有网友提出:公共场合二郎腿既影响通行又不雅观。(10月14日《钱江晚报》)

“不跷二郎腿”只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倡议,我们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并不能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地铁上真碰到跷二郎腿的,谁也不会拿一个网络倡议去给他上纲上线。但笔者认为,正因为这还只是一个倡议,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咱们才有必要把其中的道理说明白,搞清楚地铁公司发这么一个倡议到底合适不合适。

众所周知,在封闭的地铁空间里,跷二郎腿容易侵犯他人权利,而且有跷二郎腿习惯的毕竟是少数人,因此“不跷二郎腿”的倡议似乎拥有道德上的正当性——要求少数人让渡一部分自由,可以实现车厢乘客整体权利最大化。但我们还要看到,地铁车厢的人流状况变化毕竟是动态的,在乘客人数少的时间段,翘二郎腿,能让个体更身体舒适、情绪放松,同时并没有侵害他人权利。在这种条件下,让部分人跷二郎腿反而能实现整体权利的最大化。

由此看来,倡议“不跷二郎腿”少了些异质思维。所谓异质思维,是指尊重不同个体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思维方式。虽然大部分时候,地铁内较为拥挤,不适合跷二郎腿,但总有一些时刻,是地铁内较为宽松,适合跷二郎腿的,这时不允许少数人跷二郎腿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人们往往会根据车厢内实际情况来决定“跷或不跷”,在拥挤的车厢内跷二郎腿的人自己也多有不便。也就是说,凭借个体理性,人们自然会合理选择乘坐地铁的姿势,谁也不必像教导小学生一样规定“乘坐地铁的正确姿势”。

当然,也有人举例称,不少国外城市的地铁也是禁止二郎腿的,比如首尔是不允许乘客跷二郎腿的,纽约还出台规定,禁止乘客叉开腿多占有限公共空间。但我们要看到,有更多城市是不禁止二郎腿的,杭州地铁的《乘客守则》、《杭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里面,也没有对二郎腿做出相关说明。可见,地铁公司关注二郎腿,是操多了心。

公共规则与个体自由之间往往是冲突的,但对于实现整体权利,公共规则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制定公共规则的智慧在于,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又要给予个体最少的限制。从当前社会实践来看,我们的公共规则不少,但效果却不好,这主要是由于某些公共规则没有得到足够认同与遵守。因此,制定规则一定要有异质思维,尊重公民敏感的权利意识,比如在地铁里,就应把“跷或不跷”的权利始终留给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