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6月14日,2014世界杯B组首轮一场比赛在萨尔瓦多的新水源球场展开角逐,荷兰5比1狂胜西班牙。赛后范佩西被评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赛后中国球员孙继海向他颁发了奖杯。

世界杯赛场如火如荼,中国的记者们却很尴尬。当面对“你们国家队参加世界杯吗?不参加,那你来干什么?”这样的反问时,相信不管是谁,都会觉得很尴尬、很心酸。

除了世界杯现场采访的记者,中国的球迷们更心酸。84年,二十届世界杯,中国队仅参加过一次。面对这样的成绩,中国球迷的内心早已足够强大,没有了愤慨,没有了谩骂,更多的,是一种充满心酸的黑色幽默。球迷吐槽:在世界杯历史上,仅有三支国家队战胜过中国队,即使是欧洲诸强——德西荷法英意葡等也不行,因为中国队不给你刷数据的机会!

看了这些新闻、这些吐槽,不知道足球界尤其是国足们会怎么想,笔者心中只蹦出两个字:耻辱!诺大的一个国家,愣是找不出11名“会踢球”的足球运动员,不是耻辱又能是什么?

对于国足来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耻辱已经够多了,是继续麻木下去,还是知耻而后勇,相信只要是真心喜爱足球的人,都会选择后者。问题是,如何“勇”?中国足球想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除了要有一腔热血,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足球的真谛,让足球运动的规律发展。

足球运动除了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更多的是能带给普通人快乐的健康运动。足球想要发展的好,首先要有群众基础,尤其是要让青少年们喜爱这项运动。当我们面对“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连足球篮球都分不大清楚”这样的新闻时,又如何能燃起对中国足球的希望?当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连找块踢球场地都很困难的时候,足球又怎能发展得好?

过于的功利化,也会阻碍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固然需要商业化的运营来获得发展,但足球运动员却不能过于商业化。太过的商业化,只能让一名球员迷失自己,在各种不良习惯、作风的影响下,失去了提高的空间。这对以足球为职业的运动员来说,是大忌;这对想要发展的中国足球来说,也将是阻碍。

中国足球要发展,固然需要各界共同扶持,但最根本的,还是国足能知耻而后勇,足球界能奋发图强。

狂欢的球迷广场2014-06-16 15:52

世界杯是四年一度的球迷盛宴,然而有限的座位、略显高昂的票价让很多球迷无法现场感受世界杯的狂热。为了给广大球迷提供一个可以恣意狂欢的场所,巴西的12座世界杯举办城市都开设了球迷广场。

里约热内卢的球迷广场就设在著名的科帕卡帕纳2号海滩附近,巨型显示屏为球迷提供最新的赛场资讯并进行球赛直播,比赛间隙还有乐队为球迷现场助兴。由于是设在沙滩上,里约球迷广场别有一番风情,碧海蓝天、细软白沙,置身其中,让人随时有舞动的热情。

球迷广场免费开放,每天大约有1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聚集到这里,比赛场次密集时,人流如织。这几天的比赛,球迷广场成为各个国家球迷尽情展示自己对球队热爱、“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舞台。广场里,频繁变换着不同颜色。首日的揭幕战,这里被染成了黄色,无数身着巴西队球衣的球迷几乎占据了整个球迷广场;而次日墨西哥队与喀麦隆队比赛时,球场又变成了墨绿色的海洋,无数从墨西哥赶来的球迷早已经在球迷广场安营扎寨。

直播比赛时,比赛的每一个画面都在牵动着广场球迷的心,屏幕下,满是屏息凝神观看的人群。最惬意的便是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胜利的一刻,那满足的大笑夹杂着喜悦的泪花,欢声雷动。这时,看台上的现场乐队便会心领神会地演奏曲调欢快的动感旋律,并高呼着获胜球队的名字与球迷一起狂欢。此刻,现场所有人都在与世界杯共舞。

【足球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一条纽带。历经十届世界杯洗礼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也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

世界杯来了,一场场比赛,给这个夏天注入无数激情和想象。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卫冕冠军西班牙队竟以1∶5的悬殊比分败给荷兰队。如此低迷的状态,或许和温度有关:他们位于巴西南部的训练基地库里蒂巴,气温只有10摄氏度,而比赛地萨尔瓦多临近赤道,气温超过30摄氏度。南半球迥异的冬季,让人想起一个问题:北京夏至时,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什么季节?

这个今天小学生都答得出的常识,曾在1978年高考中难倒了几百万考生。一位后来成为人民日报记者的考生拿到了这宝贵的15分,因为他在那年观看了阿根廷世界杯决赛,肯佩斯穿着长袖,戴着手套,呵着白气在决赛中独中两元,帮助阿根廷收获了首座大力神杯——1978年,不少中国人在第一次感知世界杯的同时,也知道了一个常识: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的确,世界杯是球迷的节日,人们为内马尔等球星横空出世感到兴奋,为一些强队江河日下叹息不已,尽情挥洒着情感。但如同前述的故事,回首过去30多年,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世界杯承载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球赛而已。

1978年走进中国人视野的世界杯,不仅是球迷的福音,更为开启新纪元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漫天飞舞纸条的阿根廷,和平鸽绽放的西班牙,墨西哥舞动“人浪”的激情,意大利之夏的浪漫……封闭已久的中国人,通过世界杯近距离看到外部世界的精彩,感受到多元文明的魅力。

人是最醒目的文化使者。“无冕之王”克鲁伊夫,“烟斗教练”贝阿尔佐特,“球王”马拉多纳,“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盘球大师”齐达内……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仅拉近了球迷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对国人来说,认识生活在别处的人们,感受另一片天空下的文化,不只是通过五光十色的商品,也可以通过赛场上身披五彩战袍的球员、摇旗呐喊的各色球迷,他们的脚法战术、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轨迹,何尝不是极为动人的风景?

从足尖上看世界,国人认识到了与外部世界的差距。最初,比赛实况从香港转录再运回北京,一向以滔滔不绝著称的内地解说员,竟然几分钟都一言不发,因为他连双方球员都认不全。然而,开放的窗口,带来了压力,更带来了动力。

30多年来,中国足球一路走来,从“黑色三分钟”到兵败伊尔比德,从职业化改革到韩日世界杯的希望与失望,改革的进程、市场化的浪潮,同样激荡着足球世界。尽管这一过程泥沙俱下,尽管国人的世界杯心结依然未解,但在时代的绿茵场上,中国足球一次次射向世界之门。

从这个意义上说,足球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一条纽带。如今,即便世界杯没有中国队的身影,赛场内外依旧有数不清的中国元素。以巴西世界杯为例,队员身上的球衣,球场疾驰的皮球,球迷手中的玩偶,凸显出中国制造的广泛影响;球场工地的大型起重机,媒体中心的光伏充电站,运送观众的电力动车组,展现着中国创新的蓬勃朝气……中国队缺席了,但走向世界的中国时刻在场。

哪怕是看球本身,也有着不同的情景:卫星直播早已取代录播回放,网络观赛,微博刷屏,甚至亲赴现场都已是寻常。从足尖上看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变化令人感慨。从1978到2014,历经十届世界杯洗礼的中国人,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站上了世界舞台,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这样的故事和风景,还将延续,并且会更加精彩。

27岁的黄山小伙李泉,为全程观看世界杯,辞去了某公司年薪超十万元的营销经理职位。他说,2002年国足出线让他疯狂爱上足球,但工作后,连踢场球都是一种奢侈。“觉得生活少了什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让自己停下来看看。

这位年轻人的选择,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大加赞赏并为他的魄力羡慕不已;有人则觉得太过疯狂而冷眼旁观。但首先有一点必须说明,李泉为了自己的爱好而舍弃高薪工作的选择确实充满激情,但却不能简单地被模仿。一方面正是因为他之前从事着高薪工作,所以有了一点的经济积累,才敢选择不要工作专职看球;二是他一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着很大的自信,相信可以在世界杯结束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这都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今天想说的是,这个做法的背后,体现出的其实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是另一种积极、健康、正面的“生活样本”。世界杯不过是给了包括新闻中这个小伙子在内的很多人一个重新打量生活的机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觉得生活少了什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让自己停下来看看。”

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少了什么呢?我们停下来又准备看看什么呢?当工作、事业、升职、房子、车子把我们的生活填满,我们过的其实已经不叫生活,而只能叫生存,这样的生存方式里只有匆匆赶路而没有路边的风景,只有时间、精力和体力的消耗,而没有给乐趣、志向、爱好留下太多的余地。

我这么说当然不是怂恿大家像这位年轻人一样辞职回家看世界杯,或者是不顾一切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毕竟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首先需要工作来挣钱,需要劳动来换取报酬才能生存下去。我只是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埋头赶路而总是错过路边的风景,不能为了过于追求职位上的提升,物质上的享受而忘记了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

即便世俗点说,给自己一个世界杯式的借口和理由,让自己“停下来看看”,也是为了调剂身心,给人生充电,然后以更好的姿态,更饱满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生活和事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人生也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暂时停下脚步,给生命以休憩的机会,正是为了人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6点,2014巴西世界杯D组首轮, 英格兰1-2不敌意大利,马尔基西奥世界波,鲁尼助斯图里奇扳平,巴洛特利头球绝杀。(中国网6月15日)

世界杯从来不缺少看点,能够进入世界杯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在八个小组中,D组被称为死亡之组,这组当中有三只球队分别夺得过7座世界杯,他们分别是:意大利、乌拉圭、英格兰,还有一个是本组唯一一个在世界杯舞台上击败过中国队的哥斯达黎加。今天凌晨6点,D组第一轮的强强对话是意大利对阵英格兰。

赛前很多足球名宿和媒体都对比赛结果进行了预判,英格兰队长杰拉德甚至放出话来,认为三狮军团能够击败意大利,但意大利主帅普兰德利则在大攒人品,放出了队长布冯因伤缺席的消息,无疑也给比赛增添了不确定性。开局后,意大利优势明显,双方一度战平,最终意大利凭借巴洛特利的头球绝杀了英格兰。这场比赛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除了双方都是豪门球队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类似的遭遇,英格兰虽然每次都是夺冠大热门,但是几乎每次都掉链子,战绩不佳,甚至被起外号“欧洲中国队”。意大利虽然06年世界杯夺冠,但是10年南非世界杯小组未出线,排名倒数第一回家了。此次世界杯双方都憋了一股劲,都想要为自己正名。

意大利和英格兰,是一场“没落贵族”之间的对垒,一个热衷于技术流打法的革命,一个追求控球模式的技战术古法,央视足球评论员申方剑妙语连珠夸赞英格兰有着摇滚足球的精髓,而意大利的巴洛特利则拥有了隐形的翅膀。很多年前,英格兰名将莱因克尔说过:足球,就是十一个人对十一个人,但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运动,但今天看了比赛之后,最后一句以改成:最后总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赢得一种运动。纵观整场比赛,意大利赢得似乎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而英格兰也似乎不太甘心。

这正是意大利的过人之处:它从来不会显得多么的强势和不可战胜,给了你希望却又带给你绝望。意大利是蓝色的,是地中海的蓝,此时的意大利不再是02年的那个男模队,反而多了些“又硬硬”——巴洛特利,但是精髓没有变。意大利还是那个意大利,英格兰却不再是那个英格兰了,在霍奇森的带领下,现在的三狮军团刮着一股青春风暴,但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

名嘴黄健翔也对他俩进行了吐槽:意大利想赢谁都费劲,谁想赢他也费劲,是豪门中最缺少霸气的,像是高富帅微服素颜街头大排档撸串的做派,可是你刚要看低他,却发现他转身去巷子里坐进一部豪超跑走了,出身好,懒得那么紧张正经。英格兰是典型的世家子弟大户少爷,祖上显赫富贵,自己也名声在外,可总做不成光宗耀祖的大事,全靠吃老本和名牌穿戴唬人,真过事就露陷。今天这俩对垒,其实就是不同风格的富N代的对话,一个爱扮屌丝,一个深怕别人把自己当成屌丝。仔细想来确有几分贴切。

英超是最激烈的联赛,号称世界第一联赛,英格兰的队员也大多来自英超,意甲的没落的有目共睹,甚至将要沦为第五联赛,但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家队的战绩。没有对手的比赛永远不是精彩的比赛,虽然英格兰输了,但是霍奇森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足球并不是简单的一项体育运动,在足球这个世界语言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比赛,每个国家都在向我们展示自己独有的足球文化,也在表达自己的足球哲学。

从这场比赛里,英格兰人在改革中也不忘保守先辈们的叛逆、摇滚,从而使比赛多了几分独特的魅力,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大连,51岁的老球员李明强在观看西荷大战时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苏州,昨天清晨一名年轻男子猝死,他的电脑开着,正好放着智利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过度疲劳、60岁以上、少年儿童这七类人,建议不要熬夜看球。(6月15日 《扬子晚报》)

啤酒、烧烤、零食、球衣……2014年的夏天世界杯点燃了全世界的激情。而由于中国和巴西的时差问题,熬夜看球成了多数中国球迷这个夏天的生活节奏。足球的魅力是无穷的,世界杯也是全世界球迷的盛会,但在这幸福的时光里,还需谨慎熬夜看球,别为了一时的兴起熬坏了身体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就得不偿失了。

或许有人会吐槽笔者是伪球迷。天天熬夜看直播,这才是一个球迷应该有的表现。伪球迷也好,真球迷也罢,这么多年来,有人为了看球丢了工作,丢了老婆,家庭破裂,甚至失去生命,这些都是有根据的事实。

在英格兰对战意大利的小组赛中,英格兰进球后体能师太兴奋,激情庆祝不料扭伤,被担架抬出了场。在英语四级考试的考场,许多学生熬夜看世界杯后前来“裸考”,甚至有人直接睡过了头,错过了考试。而在中国内地已有两人看世界杯时猝死。这些“意外”并不是世界杯应该带给球迷的,这也不是足球魅力的体现。

足球包含的东西太多,有战术、有技巧、有运气、有球员。每个热爱足球或喜欢足球的人都在足球身上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许是英雄主义、也许是国家荣誉感、也许是对技术的痴迷、也许是对每场比赛不可预料的结果的好奇,也许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偶像如何英姿飒爽等等,这或许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足球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而并不是一些所谓的球迷所说的熬夜看球。

其实,作为看球者而言,首要的还是放平心态,无论自己支持的球队输赢如何,既然选择了支持,就要相信他们,相信自己。比赛结果终有输赢,比赛过程却必定是跌宕起伏的,我们看球也是为了感同身受那份体育精神,感受足球所传递出的那一份正能量。

万众瞩目的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巴西开幕。世界很多国家仿佛被卷入一个超级派对,中国足球队被排除在赛事之外,但中国社会也加入了这一全球性狂欢。不少中国球迷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感觉让中国人感到舒适和温馨。

很难说是国人“不自信”,还是我们“开放”,中国社会对赶国际“大时髦”总是乐此不疲。中国足球这些年的挫折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曲折的体育及文化经历,但我们对世界杯的热情依然那么强烈和阳光,中国观众对世界杯的集体贡献大概已居全球前列。

中国足球队至今这么没出息,与中国在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形成鲜明反差。人们分析的几乎所有原因,都有其他国家球队的成功和中国其他项目在相同条件下的进步可做反例。中国足球的差劲,我们在这当中表现出的笨拙,很难量化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一一克服,我们不得不接受,这几乎就是“老天爷”强行塞给中国人的一个缺憾。

足球的失败给了中国社会一个强烈的隐喻: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即使付出相当的努力,在很长时间里就是做不好。我们得接受自己能力一些莫名其妙的局限,我们能把一些事情做得很棒,但不是全部。

对中国足球我们骂也骂了,该伤心也伤心了,但到头来发现,我们对世界杯以及对足球的喜爱依然如故。我们学会了纵情喜爱中国足球几乎“攀不上”的世界杯,我们具备了享受为美的事物做热情观众、并且分享他人卓越表现的能力和胸怀。为了与我们毫不相干的球队而熬夜,这也挺好。

世界杯是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一面镜子,它也为一些小国、小民族向人类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体育中蕴藏了许多人类发展的正能量,世界杯为释放它们走得很远,已与奥运会难分伯仲。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板结化,幸亏有世界杯这样激情四射的东西隔一段时间就冲击我们一次。很多人会为看球熬夜,放纵自己一点,大家彼此影响、鼓励,共同把本应忙碌的一个月打扮得就像是一段长假。为了谋生和进取,我们总是谨小慎微,然而世界杯期间,我们似乎可以在上班时间堂而皇之地打几个呵欠。

不管世界杯的本意是什么,但今天它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世界杯,它给我们带来快乐,给半夜三更也注入白天般的活力。我们可以与不认识的人坐在酒吧或者街边串吧凑成一伙,感受边吃边喝边看直播的热闹。中国是个过于规矩的社会,世界杯在教我们不用总是活得那么累。

当然,如果世界杯上能再度出现中国队的身影,那将是再好不过了。我们不太清楚那跟国家的光荣有多大关系,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那将是中国老百姓更大的快乐。

巴西人生性热情、感性、乐观、随性,他们性格直率,情绪外露,爱憎分明,不会在外人面前收敛自己,更不会搞什么“内外有别”。世界杯比赛期间,巴西人会热情捧场,也会为赛况、比分而激动,但该抱怨的,比赛完了还是会接着抱怨。

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巴西人那样热爱足球: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踢——草地或硬地,贫民窟或富人区,路边或沙滩上;也可以在任何时间踢——早上、中午、晚上,甚至半夜;更可以随便踢些什么——瘪了的皮球,塞满破布和碎纸的口袋,甚至一只橙子。他们可以穿着整齐的装备踢,也可以光着膀子、赤着脚丫踢。有人说,巴西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足球的脉动。

正因如此,当“足球王国”时隔64年后,再次赢得世界杯主办权时,人们欢欣鼓舞,希望看到一届与众不同的世界杯:在这片国土上,每个人都为足球而雀跃起舞,在世界杯举办的每一天里,这里的氛围,都应像一个“超级狂欢节”。

然而世界杯开赛在即,人们却看见许多和“足球王国”基调极不和谐的景象:直到最后一刻才草草完工的球场,实在赶不上趟儿、不得不拿帐篷顶替的新闻中心,跌破五成的世界杯主办民调支持率,甚至,圣保罗的地铁,里约热内卢的机场,也像约好了一般,专挑世界杯开幕前夕搞大瘫痪、大罢工,给市民和外国球迷们添堵。

但折腾归折腾,踏上巴西国土的球迷们,却仍能立即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世界杯热浪,和巴西人毫不掩饰的对足球、对世界杯的热情。

这看似对立的两面,究竟哪一面是巴西人的真面目?

两面都是。

和其他许多拉美国家的人民一样,巴西人生性热情、感性、乐观、随性,他们性格直率,情绪外露,爱憎分明,不会在外人面前收敛自己,更不会搞什么“内外有别”。所以世界杯期间,游客和球迷们照样可以在巴西看到各种社会矛盾,看到贫民窟和街头犯罪,看到巴西人对现状的不满,以及种种和足球无关的需要、诉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乐见一届搞砸了的、在自家举办的世界杯。正如许多球迷面对外国媒体镜头所坦言的,他们热爱足球丝毫不假,但同样不希望政府为了办好一届世界杯,让他们的生活受到太多影响,不希望因为要修球场、办比赛,就不得不拿教育、医疗投入开刀,更不希望政府为“把钢用在刀刃上”,在压缩世界杯开支时保场馆而牺牲道路、交通、绿化等配套设施,因为曲终人散后,后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更用得着。世界杯比赛期间,巴西人会热情捧场,也会为赛况、比分而激动,但该抱怨的,比赛完了还是会接着抱怨。

热情随性的民族会带来一届充满感情和色彩的世界杯,让人感到血脉贲张,激动不已。但与之相应的,则是组织和计划的无序和拖沓,预算超标、工程延期,乃至场馆布局的不合理随处可见,可以想见,漫长的赛期内,还会有一些让人哭不得笑不得的花絮,夹杂在精彩的比赛中,成为不和谐音。正如FIFA老主席阿维兰热所言,失误也是足球比赛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接受了巴西世界杯的精彩,那么就只能设法适应、乃至享受与之相伴的一些小小不便。

至于机场、地铁的“扎堆停摆”,当然不是什么偶然或意外,而是刻意为之的“碰瓷”,一如圣保罗地铁工会领袖普拉泽雷斯所言,他们必须把握家门口主办世界杯这一难逢的时机,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因为惟有这样的特殊时刻,他们的诉求才能被政府和资方认真听取。从某种意义上,这同样是重视世界杯的一种特殊表现,很显然,各方都清楚,一届家门口圆满的世界杯,对巴西人意味着什么,等开场哨响,一切或许都会不同。

对于巴西人而言,64年一轮回的家门口世界杯弥足珍贵;对于各国球迷而言,许多人也许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可以欣赏到在世界第一足球强国举行的世界杯,大家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这难得的一切:无论是巴西的世界杯,或世界杯的巴西,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陶短房(学者)

6月13日凌晨,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在圣保罗的科林蒂安竞技场打响,巴西3比1逆转击败克罗地亚。第11分钟,马塞洛乌龙球助克罗地亚领先。第29分钟,内马尔远射扳平比分。第71分钟,内马尔点球梅开二度。第91分钟,奥斯卡锁定胜局。

当然,巴西与克罗地亚的比赛如期打响,并且是揭幕战,揭幕战到底揭开了什么?揭开了巴西队的软肋,也撕破了巴西队的脸面。

一开场,巴西就比分落后,这对巴西是不利的,对巴西整个球队的士气的提振也是不利的,可不,在一开场几分钟时克罗地亚就进了球,让巴西球员把球自己给挡在了自家大门,多少也让巴西的颜面扫地,被外界或者球迷看好的巴西队,而且大家在预测中,都是说巴西第一个打入进球,可不就有人开刷了,谁说第一个进球不是巴西的,就是巴西踢进了球,可不是踢进自家大门,而是踢进了别人的大门,创造了乌龙球。

这是对巴西的强大压力,巴西开场的慢腾腾也是巴西失球的罪魁祸首,巴西球队要赢球,不能一开场就这样打,而应该急,急就是先夺得主动权,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什么都好办。可一开场的主动权并不在巴西队手里,而是在克罗地亚手中,这样只能让巴西队被动挨打,没有了主动权。

所有的这些,对巴西的打击是重大的,也让巴西的绝对主力内马尔也似乎心急如焚,心烦气燥,结果很不应该地给对手一个大动作,这样其也得了一张黄牌,这张黄牌也是不应该,更是不该得。

这更加剧了巴西的悲剧,巴西队似乎已经进入到了死胡同,更是从刚开始大家预测的天堂到了地狱,没有了颜面,揭幕战似乎撕开了巴西的脸面。

那么又是谁把巴西的颜面重新捡拾了回来,找回巴西队的颜面,并非是内马尔一个人的力量,而是球队的力量,是球队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和慢,因此在各种失误面前不能再失误了,失了球的失误,黄牌的失误,如果继续,只能让巴西非但没有脸面,没有庆功酒,只有的是一片骂声。

上半场的落后,让巴西清醒了,巴西从慢腾腾到了快马加鞭,并且也没有了那些急躁,没有了那些无序。首先是内马尔醒了,内马尔醒来后,整个球队醒了,内马尔的一个进球,也为整个球队赢得了信心和力量,提振了整个球队的信心和士兵,巴西队找回了颜面,这时候越打越勇,越打越有力量,保持了上半场的不败局面,保持了1:1的比赛平分。下半场,先是获得一个点球的机会,点球罚中,2:1,就在比赛快要结束时,巴西又获得一个机会,紧要关头又进一球,比赛锁定了3:1的胜局。这就是比赛,这才是巴西队的颜面,巴西队在关键时刻来了一个绝地反弹,杀了一个回马枪,这才是足球,应该是巴西足球。

其实是巴西人自己捡回来了颜面,才没有在揭幕战比分落后输人。

【世界杯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总归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它包含现实世界的一切政治经济学。多元化价值,也是世界杯吸引不同阶层、不同诉求者的原因所在。】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即将在巴西开幕。国人又迎来了4年一度的狂欢季。

从狭义角度讲,世界杯与我们的联系并不算密切:中国足球队只在2002年进入世界杯正赛,其余的都是在世界杯外围赛阶段即铩羽而归,为我们留下了无数遗憾。但是,黑色记忆从来不影响国人对世界杯的热情。每到世界杯,从舆论场到市场,都会自觉动员,向世界杯集中。可以说,在广义角度,国人与世界杯无比接近。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与世界杯一起狂欢?

足球是集竞技性、战术性、团队合作与天赋为一体的体育项目,现代足球作为强势文化的输出产品具有强大的渗透传播能量,足球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链条,足球具有不可预知性,世界杯是集中呈现足球乃至体育魅力的最大平台,这应是其吸引我们的初始原因。

当然,世界杯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总归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它包含现实世界的一切政治经济学。视野宽泛的人,会关心东道主是否借世界杯重振经济,足球外交附加的政治意义将如何展现,全球资本市场是否会陷入“世界杯魔咒”;热爱足球的人,会关心赛会的组织形式、球队技战术演练;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会比较中国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职业足球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们,会制订下一个4年的战略规划,挖掘球员市场,等等。多元化价值,也是世界杯吸引不同阶层、不同诉求者的原因所在。

但还有其他原因。足球产业成功的商业运营,吸引了最多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参与,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狂欢的议程设置。无论真球迷还是伪球迷,无论世界杯是否与个人的兴趣相关,无论你热爱还是厌恶,触目所及都是这个主题,这也就渐渐成为促进沟通的最佳话题。在新媒体时代生活的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化沟通,往往极大程度依赖媒体聚焦的话题。而在世界杯期间,你至少不必为“搭讪由头”犯愁。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幸福。

正如武侠小说成为“成人童话”一样,足球世界也有着童话世界般的爱恨情仇。在低门槛、超简单的剧情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之间的荣誉之争,看到个体英雄的奋斗或挣扎、光荣或耻辱。赛场内外,都可能出现剧场才会有的各种纯粹的快乐或疯狂、荣耀或沮丧。生活于庸常现实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喜欢的球队、球员,甚至看身边的球迷,而获得一种极具代入感、趣味感的体验。

或许这就是世界杯最好的赠与:给超越种族、国界、性别的所有人,在一个长长的“时间窗口”,提供这样一个“快乐大片”。对很多人来说,它还是免费的。

世界杯马上要到了。假如有人突发奇想,给国际足联提个建议:干脆别踢了,太劳民伤财,把每个国家球队的综合实力统计一下,谁钱多,谁背景深能量大,就把大力神杯发给他,这多省事!

真有这样的人,将会受到全世界球迷的鄙视。

因为足球竞技的魅力正在于“费厄泼赖”的精神。在公平竞赛中,哪怕一支弱小的球队,只要努力拼搏,也有可能逆袭干掉一支劲旅。倘若失掉了公平的保障,任由假球黑哨肆虐,哪怕你有再著名的球星,再强大的战斗意志,再精心的排兵布阵,再完美的临场发挥,也一样会折戟沉沙。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许多寒门子弟,因为贫穷,他们从小没有条件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没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更没有能力到贵族学校或者国外去进修英语,他们只有读死书、死读书,他们因此被讥笑为“高分低能”。他们中的多数人,要在“最公平”的高考中,考更高的分数,才能拿到同一所大学的入场券。等他们好容易大学毕业,才发现“拼爹”的人生还要继续。

面对无情的现实,回顾自己悲催的奋斗史,有些同学忍不住发几声牢骚,喊几句“上升通道狭窄”、“阶层固化”这样的名词。这其实只是简单的发泄,就像是病人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或者人在爬坡时的气喘吁吁,实属自然而然的动作。倘若说一个人只有痛苦或者爬坡的义务,而没有呻吟或者气喘的权利,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信服的。

然而,有人觉得这呻吟和气喘太刺耳了,让人太不愉快了,于是便以导师的面目来传达人生智慧:怨这怨那不如拼自己,同学你混得不好,到底是起跑线的原因,还是拿这个做借口,为自己不够努力开脱呢?

的确,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可是怎样努力才算“够”呢?非得像传说中那样“头悬梁锥刺骨”吗?并且即使“头悬梁锥刺股”了,即使像马云那样努力,就能一个个都成为马云吗?

让我们承认这个常识吧:懒惰诚然导致贫穷,但贫穷绝不只是因为懒惰;不够努力诚然导致失败,但失败绝不只是因为不够努力。

有人“不拼自己”就能成功,有人只有“拼自己”才能成功,这样的社会是正常的,因为总有人生而富贵,总有人生而贫穷,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然而当“不拼自己”成功的几率一直上升,升到让人无法仰视,“拼自己”成功的几率一直下降,降到让人艰于呼吸,这就是很可虑的事情了。

当一个人“拼自己”而并未成功,当他努力拼搏却未获得和他的努力对等的回报,他实在有理由发泄几句不满,并且也应该发泄几句不满,不满的声音多了,总能带来一些反思,一些改革,一些进步。

赵勇锋(河南 教师)

本周,世界杯足球赛时隔64年再度在巴西举办。决战、厮杀等战争词汇一如既往地被媒体用以营造比赛气氛,但国家间的对抗少了些剑拔弩张,更像官方主题曲的歌名:We Are One(我们是一家)。

1950年的巴西世界杯是二战后的首次足坛盛事。摆脱了法西斯阴影,这届杯赛往后,国际比赛承载和宣泄了各国民族主义情绪,足球运动趁势蓬勃发展。乌拉圭著名作家加莱亚诺将足球比作“精心编织的战争”:11名队员就是国家的利剑,体育场像一座尖塔耸立、旗帜飘扬的城堡,场地中央,一条白线分割开双方的领地,每一次敌我对峙,代代相传的古老仇恨和友爱都在这里斗争。足球紧张刺激的集体对抗、群雄割据的国家竞争、难以预料的竞赛结果,使之有着战争般的魔力,激发出人类本能中对所属群体的归属、忠诚与狂热,以及对敌方的憎恶、仇恨乃至攻击。

对于怀揣野心的政治家而言,这意味着权威、权力与资源。用政治绑架足球的始作俑者是墨索里尼。1934年世界杯赛,东道主意大利的国家纲领是法西斯国家至上,执行国家决定是每个人的天职。国家队就是球场上的战士,对闯入决赛的意大利队,墨索里尼下了军令状:“胜利就重奖,失败就去死。”他还私自任命艾克林德为决赛主裁,执法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的比赛。这名瑞典裁判得到“钦点”,源于他在半决赛中的“出色”表现:多次放过意大利队员本该判罚点球的犯规,而瓜伊塔打入的制胜球,应归结于他对意大利前锋公然冲撞对方门将的视而不见。如预想般,意大利队最终问鼎雷米特杯,墨索里尼收获了空前的人气。

因二战而中断的世界杯赛,在12年后重新开始。战后极端民族主义滥觞,使得比赛结果不仅关乎球队的荣誉,更关乎国家的复仇与尊严。如战后的欧洲各国对于德国仍是满腔怨恨,世界杯对他们而言,意义之一就是向西德寻仇。

以荷兰为例,1974年世界杯赛荷兰队凭借“全攻全守”战术盛极一时,与西德队在决赛中相遇。荷兰队同仇敌忾,试图击败西德、报仇雪耻,但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失利。14年后,荷兰队终在欧洲杯赛上以2比0击败西德队夺冠,上街欢庆的荷兰人比1945年真正的战争结束时还多。经历了两场激战的荷兰教练米歇尔斯,在一箭之仇终得报后说出了那句闻名世界的话:足球就是战争。

强烈的地缘政治意味,使世界杯成了国家间针锋相对的虚拟战场,以及宣泄族群情绪和历史宿怨的合法区域。一方面,这种原始激情的驱动和辐射使国际足球赛事更加紧张激烈,赋予了足球史诗般的冲突美感和象征效应,从而使足球的影响力急速攀升,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另一方面,二战的悲剧使得不少国家对民族主义的表达讳莫如深,但一味压制民众心中客观存在的情绪并非良策,足球比赛为此提供了发泄的出口。即便比赛仍会激起球场内外的暴力,但它已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抑制了人们更加野蛮的冲动。

如今,独裁统治、极端主义、地区战争带来的历史阴影和地缘怨恨悄然隐退,有战争记忆的足球人也在淡出历史舞台。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席卷使得越来越多曾相互敌视国家的球员为同一俱乐部效力,而他们在俱乐部共处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了各自效力国家队的时间。比如,作为南美世仇巴西和阿根廷各自的球队领袖,内马尔和梅西是巴塞罗那俱乐部关系甚佳的队友,巴西和阿根廷两队近年的对抗,那种刺刀见红的火药味也在逐年散去。

商业化而非民族主义,成为当代足球的首要动力。方兴未艾的俱乐部赛事在影响力上渐渐超过了国际赛事,并不断削弱着后者的激烈程度。虽然当初具有浓烈地缘政治意味的对抗在国际足球舞台上将愈加稀少,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这种超越国界的融合,或许才是国际和平与合作的福音。

随着世界杯开幕的日子即将到来,各支球队也进行着最后的备战。在世界杯赛前最后一场热身赛中,夺冠热门德国队展示出了恐怖的实力,他们以6:1大胜亚美尼亚队,同时巴西队、俄罗斯队、葡萄牙等球队也以胜利结束了最后一场热身。(6月7日,新华网)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来了,世界杯来了,世界足球来了,美女来了,营销来了,啤酒节来了,各种预测也来了,中国的大熊猫也出场了。世界杯的话题多了去了,能沾其光的各种事物都“百花齐放”了。其实,这也是好事,我们可以说是这世界杯经济,或者说这是世界杯效应。身处赛季,谁能抓住了世界杯,谁就抓住了世界。

但是,不管怎么说,足球场上的世界杯好看,正需要球员脚下功夫硬朗,并且球队实力须得雄厚,这样才会有看头。赛事有精彩,我们才能更有激情。

因此,要让世界杯有激情,笔者认为,应该提前热热身。热身赛的好看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杯的精彩程度。世界杯揭幕战是由巴西和克罗地亚比赛,巴西的热身赛因此至关重要,虽然作为夺冠热门的他们在最后一场热身赛中以1:0小胜塞尔维亚队,但他们还是对接下来的赛事信心百倍:“我们都非常盼望世界杯的到来,为了踢好揭幕战,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更让人产生激情的还有德国与亚美尼亚队的热身,德国队6球狂胜,赛事也精彩无限。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德国队结束了为巴西世界杯的热身,球员们正怀揣一份好心情飞赴巴西,准备战斗。

世界杯热身赛虽没有世界杯那么好看,那么正式,但那是赛季里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好消息与坏消息同时传来。坏消息是一些球员在热身赛中的受了伤,这也不足为怪。伤员不是损兵折将,正预示着球队为打好世界杯,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伤员的“牺牲”,为的是球队的胜利;好消息则是那些强大的球队都有了建树,在热身赛就已经打出了气势和威风,这也为球迷们对本届世界杯充满期待。

世界杯热身赛,热了谁的身?激情无限的世界杯来了,球员就位了,全世界的目光都“到齐”了。观看世界杯,享受无限精彩和激情,将成为这个夏天的主题。

 

上一页 1 ...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