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2014两会

问部长“私事”,也是迂回地表达一种希冀:希望他们在制定政策前,能有“平民视角”、换位体验,把自己也视作政策受众。

“你吃转基因食品吗?”农业部长韩长赋答:“我也在吃”;“你家有空气净化器吗?”环保部长周生贤笑而不语;“你用过4G吗?”工信部长苗圩答:“我的手机卡还是3G的,但我经常体验4G,资费的确较高”;“你抽烟吗?”国家烟草专卖局局凌成兴答:“不抽”……连日来,多位部长跟媒体“面对面”时,都被问到牵涉“个人体验”的问题,而他们的“以身说法”,也受到网民强势围观。

两会场合,部长们被问政,是惯常景象。但这次,多位部长被问及的,除了政策动向、施政举措等,还有“私生活”方面的话题。但媒体盯着部长的“私事”问,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颇具针对性——问题切口都跟部长分管领域“沾边”。

公众之所以对部长们“私生活”很关心,目的不在于满足窥伺癖,更多还是想借此了解,部长们对自己辖下的“业务范畴”,究竟有无切身体验。

而事实上,媒体、网民向部长们发问的具体问题,也都是民生关切的议题:比如说,转基因食品、雾霾、4G资费等,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附着其上的有些“症结”,也常是公众的吐槽对象。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由己推人”地去询问部长。

从几位部长的反应看,媒体抛出“问私事”的绣球后,他们多是“稳稳接住”,直面问题、坦然答复。不避讳的姿态,值得肯定。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读懂网民“八卦”中的现实诉求:在拟订某项政策前,部长们应该有基于普通人视角的亲身体验;在政策出台后,他们也该带头遵循、垂范式践行。

都说“非躬耕不知稼穑艰难”,很多民生问题,都需要施政者亲身体验。对于施政效果的探究,同样如此:公务人员不应置身于“特权”围墙背后,而应与民众站在同个屋檐下,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起紧密的责任关联,这样才能“在宇下知屋漏”,知道政策合理与否。

这也是为什么,公众希望官员们能多接地气,跟民众一起挤公交、一块感受房价,希望官员将“亲民秀”从偶尔为之变为常态……对网民来说,问部长“私事”,也是迂回地表达一种希冀:希望他们在制定政策前,能有“平民视角”、换位体验,把自己也视作普通群众的一分子,视作政策受众,以切身感受作为考量政策合理性的一个“参考系”。有些政策规定,若己都“不欲”,就不应施之于百姓。

也只有政策决策者、执行者懂得换位体验,而非纸上谈“政”,政策才会有民意基础,才会接地气,民众才会对“管事者”的履责表现给好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日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说到“改革”这个词,《报告》的改革主线清晰可见。去年末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方向,这次两会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全社会落实改革的誓师。

李总理报告对改革的阐述及动员可谓既高屋建瓴,又颇接地气。如今中央业已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的决心和行动都很坚决。但改革最终是要靠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进,不断展开的,改革能否遍地开花,并结出硕果,中国中层和基层的努力至关重要。

为让改革从文件落实到现实中来,需要创造出以下局面。

第一,中国急需出现一批有担当、敢创新的地方和部门领导者,对突破各种改革阻力、闯出升级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贡献独特建树。各地各部门改革决非照着文件机械执行就能圆满成功,现实总是呼唤创造性的改革推进。回忆当年改革之初,中央的决策有力,地方上的探索实践十分活跃,上下努力的对接创造了赢局。

如今中央的改革推力十分强大,但地方上创造性的活跃度不够。我们几乎听不到有什么新的市县改革“模式”出现,以各地城镇化为例,几乎都还是房地产打头阵。

第二,媒体上常说利益集团是改革的主要阻力,这里的利益集团,被广泛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垄断性国企等。然而我们越来越发现,真正阻碍改革的是利益格局,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这个利益格局中,我们都希望从改革中直接获益,而不愿受到任何损失。

舆论需要重新解读“利益集团”的概念,呼吁全社会每个成员建立改革的大局观,改革的利益调整不能变成“利益斗争”,否则改革很难平稳进行,集团阻力和个人阻力将层出不穷。

第三,现实领域的改革一定要带动中国社会的精神创新,推动中国人价值体系以及对一些关键问题认识的与时俱进。比如什么是“改善生活”,什么是“人生成功”,以及什么意味着“幸福”,这些观念都应该跟得上改革的前行。

与此相关,中国社会对公权力以及个人权利的认识,以及对民主法治的认识也需随着改革不断成熟,既不保守也不极端。为确保中国改革既快又从容,这些精神层面的进展必不可少。

在中国这样的大社会,领导者对于改革的发动和方向总是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改革的实际推动质量如何,却只能由社会的努力来塑造。如今舆论有一种倾向,认为改革的责任主要是政府的,公众就应当坐等享受成果和红利,其实改革是巨大的社会运动,舆论应共同参与唤醒公众投身改革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社会需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它应能够超越舆论场不断喷涌的牢骚,超越各种多元化导致的纷争而存在,影响大多数人。中国舆论场上目前的流行元素中,悲观的东西显然多了些,而社会上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流行元素的。必须争取改革带动积极因素向舆论场渗透。

《政府工作报告》将化为中国新一年的庞大实践,我们都身在其中,让我们多做动力,谁都别做改革的阻力。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总有一些西方国家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总有一些国外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习惯冷嘲热讽。比如,将中国国防费用的不断增长视为“不和平”,并想当然地认为中国邻国和国际社会为此担忧;关于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报道阴阳怪气、逻辑混乱,甚至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唱衰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存在很大的风险,前景堪忧……

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和媒体而言,中国的国防开支更像是一个“平淡无奇”的议题,但每年却都是西方媒体关注的“两会”热点。而且,问题习惯性地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质疑中国国防支出的透明度,二是与“中国威胁论”捆绑在一起。事实上,这些问题全部都是无中生有。一方面,中国国防开支完全有据可查,每年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预决算报告列得非常清楚。2014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将升至8082.3亿元,比2013年的7201.68亿增长12.2%。中国不仅没有隐瞒国防预算数字,而且从不淡化两位数的增长数字,何来不公开、不透明?另一方面,用中国国防费用的增长注解“中国威胁论”,更是经不起逻辑推敲。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防实力的增强不仅不矛盾,相反和平发展还要以国防实力作为坚强后盾,否则中国面临的就不单单是日本的挑衅了。

因为国际局势并不是完全风平浪静,中国的国防开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适度增加,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日的回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只端着红缨枪的童子军。国外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如果是那样的话,谁来维护国家安全?!怎么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面对如此浅显的道理,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为何视而不见?除了故意混淆视听的因素外,还与他们对中国先入为主的印象分不开——他们不是从事实得出结论,而是带着“中国威胁论”的执拗观点指责中国军费预算增长。无独有偶,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上,他们表现出的是对恐怖主义的“双重标准”,习惯性地与中国的民族问题挂钩;在唱衰中国经济问题上,则是甚嚣尘上的“中国崩溃论”的另一种翻版。

“中国威胁论”、恐怖主义“双重标准”、“中国崩溃论”,在国际舆论场上早已存在,甚至可以说根深蒂固。不可否认,一些遵奉零和博弈的国家,会故意选择这些子虚乌有的问题来充当制衡中国的手段。但对于另外一些国家,尤其是这些国家的民众和媒体来说,他们的偏执狂风格则与文化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英国学者肯·布斯曾在其著作《战略与文化偏执主义》一书中指出,所有国家和社会都会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即常常会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去解读或揣测其他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和观念,从而导致误算和误读。由此不难看出,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把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误读为“中国威胁论”,把暴力恐怖主义淡化为“民族宗教问题”,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误判为“中国经济崩溃论”,犯的正是文化偏执主义的错误。

去年11月份,由全球多位政治家、战略家和企业家组成的21世纪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以“读懂中国”为主题的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题演讲中不仅再次向世界介绍了“变革世界中的中国”,而且强调“读懂中国、理解中国,就要走进中国”。现在有许多对中国的误读和误判,正是源于根本就没有走进中国,犯下了文化偏执主义的错误。只有多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并多以中国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读和误判发生,才能够真正读懂中国、理解中国。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透示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字眼如此之多还是出乎意料,这不仅表达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也显示出政府对深化改革已经铺设好了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硬任务”已被提到了各项工作的最前沿。

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李克强强调“将继续简政放权,加快政府执能的转变,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00余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采取简政放权的方式,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才能彻底激发市场的活力,让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加强顶层设计,更能突出政府的监管和引领作用,让经济发展更平稳、安全、有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李克强强调“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城镇化首先应“以人为本”,打造环境优美、出行便利、购物教育医疗等比较健全的人居工程,是城镇化的总目标,并以此作为稳增长的潜力、调结构的支撑、促进改革的方向,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

在“三农”改革中,李克强强调“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在医疗改革中“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在食品安全改革中“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环境治理改革中“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种动真格、显魄力的改革,让人精神振奋、大快人心。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还读出了民意。李克强强调“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起”,这充明说明全面深化改革顺民意合民心,改革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相信,2014年随着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将稳中有进。

改革没有回头路2014-03-06 08:4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77次出现“改革”字眼,吹响改革号角;“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表达改革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宣示改革勇气。

2013年,改革成为关键词,改革向各个维度探进,公众看到了改革的线路图和成绩单。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分批下放和取消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进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等等。

废止劳教制度,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裁判文书上网、案件旁听等多种举措,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培育、扶持、鼓励社会组织成长,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农民向居民转变;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为医保制度打“补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出台系列措施,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等等。从经济到市场,从行政到社会,全方位的改革,给社会带来改革红利,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没有回头路。一方面,许多领域的改革并没完成,需要继续推进来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个宏阔而深远的改革议题,涉及经济、行政、社会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一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如贫富差距、区域发展、城乡差距、收入分配、社会公正、资源分配、三农问题等等,都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予以完善。

步入“深水区”,必然有险滩;啃下“硬骨头”,需要有胆识。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阻力越大,越需要改革者的勇气;利益越复杂,越需要改革者的智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充分体现了改革者的胆识。不久前,中央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凝心聚力,攻艰克难。勇于担当,背水一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蓝图终将变为美好现实。

  CFP供图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看得见的事,是新一届政府与众不同的执政风格。这一风格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得到彰显。像“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提法,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甚至还有点“潮”。

在诸多有意思的提法之中,“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最令笔者印象深刻,小小一个比喻,就把中国金融体系现存诟病、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的要义涵盖其中,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就笔者的理解,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的核心就在于“活水”二字,活水是什么样,中国金融改革就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活水”应该包含三个特征:

一是有进有出。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需要新鲜来源和旧有成分不断激荡、相互融合的动态水体,有流入,有流出,水流才能永葆新鲜。对于金融体系而言,新势力的进入会带来全盘激活的鲶鱼效应,2013年互联网企业对金融领域的挤入就让我们看到了初来者的活力,而通过鼓励互联网力量和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军金融行业,这种活力还可以继续增强。与此同时,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渠道,允许刚性兑付的打破,金融体系才能在进出有序的状态中提升资金融通效率。

二是潺潺流动。所谓“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满园春色,那么尘土即是实体经济,流水则是金融体系。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动力蕴藏在流水之中,而不是死水里。因此,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最根本的举措在于让金融资本流动起来,而不是堆积于金融体系内部,形成高危的堰塞湖。一方面,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综合化和金融现代化降低资金融通的门槛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打破刚性兑付、优化风险分摊,让淤积在金融体系内的过多风险得以稳健释放。

三是清澈透明。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体才不会由于泥沙堆积、浮萍满池而变得混沌和污浊。让金融之水变得透明,一方面需要消除金融行业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专业不对称,让貌似高大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变得亲民起来,鼓励金融知识普及的各种努力,避免金融体系借助专业优势摄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需要让金融市场运行的制度设计更加公开透明,将金融行为置于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和专业欺诈的可能发生。

程实 (经济学博士)

  CFP供图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人大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并完善法律体系,过去是要解决有没有法的问题,今后要把重点放在解决法律管不管用的问题。

“法律要管用”,这原本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如果法律不管用,立法工作就没有意义,甚至立法越多就越浪费资源;如果法律不管用,执法者就会随意行使权力;如果法律不管用,人们就不会信仰法治。一句话,如果法律不管用,法治就是一句空话。然而,在我们的现实中,恰恰就出现了法律不管用的现象。

谈法治,若法律不管用,建设法治国家往往成为尴尬的话题。如何使法律管用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在现实中法律为什么没有想象的那么管用。其实,答案非常清楚。法律用语抽象、操作性不强,执法时又比较随意、选择性执法,裁判时不经过严密地推理,往往生硬地使用“判决如下”的字眼。试想,在这种情形下,谁会把法律当回事呢?法律怎么会管用呢?加之,由于法律本身固有的滞后性的缺陷,那么,在很多改革者的眼中,法律不仅不管用,而且还拖了改革的后腿,就再自然不过了。

至此,人们不免会再次追问,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现象的呢?说到底就是因为法律对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这些权力行使者本身缺乏足够的、有效的制约,法律没管住他们。在他们眼中,法律只是他们管社会、治别人而获得权力正当性的如意棒,想用时就耍耍。一句话,法律还只是权力的工具,没有成为权力的笼子。

要让法律管用,说到底,首先需要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训诫权力的笼子。有了这样的观念,“法律管用”才会有扎实、可能的根基。

如果法律能够管住立法者,他们就会把立法看成人民委托的重要使命,就会对立法字斟句酌,就不会把立法看成是他们坐在办公楼中做与自己无关,甚至是退居二线所做的事。如果法律能够管住执法者,他们就会把执法的权力看成义务、职责,就不会选择性执法,不会不作为。如果法律管住法官,他们在裁判时就会认真严密地说理,就不会把自己看成一个“官”。如果法律能管住司法干预者,就不会有那么多“冤假错”。一句话,法律如果管住了权力,就在根本上解决了“法律管用”的问题。

“法律管用”的问题,说到底是“法律管谁”的问题。在 “打老虎”成了时髦话题的今天,我们应当反思,不解决法律管谁的问题,一个好人也会变成“苍蝇或老虎”。

夏正林(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全面”改革意味着改革不能局限于某个或某些领域,不能自缚手脚、画地为牢;“深化”改革意味着改革不能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而必须深入核心、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改革已经没有禁区,也没有退路。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天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突出了改革的主题。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革的内涵贯穿始终,“改革”在报告中出现了77次,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热词”。梳理、研读报告关于改革的论述,不禁感受到改革主题重若千钧的分量。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三十多年改革基础上的再出发。再出发与初出发的环境已大不相同,因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改得差不多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再前进一步可能遇到的困难,比以往前进十步遇到的困难还要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要比以往多得多。这个时候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就是说第一要有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勇气,第二要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智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推进改革,特别强调了大无畏的勇气、坚定的决心对推进改革的关键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政府工作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为“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之首,郑重宣示“改革是最大红利”,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30多年的改革,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最大的动力,提供了最丰厚的红利,下一步社会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分享最大红利。动力和红利都来源于改革,但改革的逻辑已有明显不同。前30年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下一步改革,需要从经济体制领域扩大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全面领域,包括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打破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等“自我革命”式的改革,都再无拖延和回旋的余地。实际上,前30年改革已有从经济体制领域扩大到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就既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也是农村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些成功经验,对全面深化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克强总理在首个《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论及改革,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也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全面”改革意味着改革不能局限于某个或某些领域,不能自缚手脚、画地为牢;“深化”改革意味着改革不能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而必须深入核心、迎难而上;“全面”而且“深化”的改革,意味着改革已经没有禁区,也没有退路。改革再出发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做了改革的“过河卒子”,唯有高唱强劲悲壮的战歌拼命向前,任何形式的停止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李克强总理上任后的首个《政府工作报告》昨日全文公布。尽管人们希望《政府工作报告》多谈具体的改革举措,少谈数字,但会内会外、国内国外,对《政府工作报告》最在意的仍然是中国经济年度增长数字。不管人们私下对GDP的成见有多深,可在决定经济政策之前,与中国经济互融互补的各国决策者和全球市场人士,必须紧盯这一数字管窥和研判中国经济的年度走势。

不出所料,今年经济增幅继续维持7.5%的预期。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7.5%被市场人士普遍理解为“增长底线”,去年实际增长7.7%更让人相信“增长底线”的确存在。今年的7.5%在人们不经意间拖了“左右”这一尾巴。所谓“7.5%左右”指既可以高于7.5%,也可以低于7.5%。结合“十二五”前两年的调控实践和调控实效,大体上看,今年经济增幅包括“十二五”后两年的经济增幅,只要能大体确保在7%到8%的区间内浮动,其相对应的中国经济运行就是大体健康的。

去年初夏起,李克强在多个场合提出过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论”,被舆论视为“克强经济学”经济调控的新思维之一。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框架加以明确。在相对抽象的“合理区间”内植入“7.5%左右”的新提法,所谓“合理区间论”就成了具体的宏观调控的方法论。通俗讲,只要季度经济实际增幅在7.5%以上,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该适当牺牲数量换质量,以较大甚至更大力度来力促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反之,倘若季度经济实际增幅触及乃至跌破7%的底线,稳增长和保就业就得走向前台,而结构调整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则当暂时为前者让路。

同理,今年物价调控也将以“合理区间论”作为调控方法论。当CPI季度增速过快时,多项资源价改力度就会有所减小,节奏也可适当放缓,反之亦然。之所以把“合理区间论”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宏观调控的创新方式,在于去年全年所呈现的季度经济波动,已为检验极具灵活实用性的“合理区间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证舞台。今年的进一步尝试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季度运行曲线更加顺滑,具有更大弹性调控空间。

相对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尝试,至少在当下,市场和业界人士对中国经济今年的稳健增长似乎没有《政府工作报告》那般笃定和坦然。其一,今年元月经济数据不够光鲜,2月份经济数据虽有待公布,但欠好看的结论已可提前作出。此外,今年前两个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采购指数也不乐观。其二,从马年新春始,抢在中国“两会”行将召开前,诸多西方财经和政经媒体,部分美欧投行和经济预测机构,抓住两大经理人采购指数和信贷增长指标纷纷下行大做文章,联手掀起了多个波次的“唱衰中国论”,其持续时间之长和力度之大为新世纪以来所罕见。如是内外因素叠加,对今年经济运行态势抱有疑虑和担忧者并非个别。

实际上,主观疑虑和担忧可借助客观分析加以排解。海外一些分析人士每逢中国办大事(譬如开“两会”)就唱衰中国,不说也罢,国内前两个月经济活跃度走低,主要是春节因素而非衰退因素。蛇年大年三十是元月底,从元月中旬起,大量民营企业已开始放假,经济活动节奏大幅放缓。马年春节假期放到2月6日,但多数民企过完元宵(14日)才正式开工,而2月份却只有28天。如此一来,今年春节实际耽误生产长达两个月。明白了这个道理,如采购指数、信贷需求下降、用电量下滑等所谓“衰退”证据,不值得我们过于担心。

今年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有三,一是城镇化,二是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一系列开放市场举措释放改革红利。由于中国经济基础盘面已经超大,按去年GDP总量及7.5%的增幅测算,今年中国经济新增总量将超过1万亿美元,它相当于中国每2.8个月制造一个新加坡,每9个月制造一个印尼,21个月制造一个俄罗斯,25个月制造一个英国。由是,真正值得我们计较的不是经济增幅是7.0%还是7.5%,而是调结构、促转型的力度和进度。

鲁宁(上海  学者)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昨天在全国人大开幕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雾霾情况跟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好转,京津冀地区去年PM2.5平均值为600多,今年500多,这样的变化老百姓可能感受不到。

周生贤部长的上述谈话,被网站以“京津冀雾霾已好转,百姓还没感受到”为题挂在显著位置。有网友对此吐槽,认为雾霾既已“好转”,老百姓就能感受得到,老百姓如果没有感受到好转,那就是没有好转,不能以百姓“没感受到”否认大气污染的现状,更不能以此给政府部门“曲线表功”。

周生贤提供的PM2.5变化的数据是权威的,但网友的吐槽也有一定的道理。政府工作有一种“清道夫效应”——政府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就像清洁工把马路打扫得很干净,但人们往往没有具体的感受,甚至对此视而不见;反之,政府部门的工作即便只有些许不足,就像马路上只有很少的垃圾,人们也能看得非常清楚,并批评清洁工清扫不力。治霾也是如此,尽管环保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PM2.5值降低并不明显,百姓就会更多地看到政府工作的不足,而对治霾成效缺乏基本的感觉。

环保部门认为雾霾情况“已好转”,公众却普遍没有感觉,治霾成效和公众感受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前两年也曾出现过。当时PM2.5没有纳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这边百姓在雾霾天气下啧有烦言,那边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却显示为“良”或“优”。2011年,周生贤部长直斥“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而监测数据自说自话”的怪现状,要求环保监测部门避免出现监测数据与百姓感受“两张皮”。后来,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监测数据才与百姓感受大致吻合。

现在,治霾成效与百姓感受也出现了一些背离,这种情况也要尽量避免,否则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公信力都将受到伤害。要让百姓真实感受到治霾的效果,最关键是要在短期内大幅减少PM2.5含量,降低PM2.5数据,但客观地说,这个目标很难实现。PM2.5含量大幅减少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治霾工作力度,做出比以往更大、更艰苦的努力,并让百姓亲眼看到这些努力,看到政府部门每天都在大街上辛勤“清扫”;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公众监督政府工作、参与治理雾霾的权利,让公众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治霾各项工作中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切实感受和见证空气质量的逐步好转,感受和见证PM2.5数值的实际变化。

对政府部门的每项工作,百姓是否满意都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环保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如果认为治霾已有成效,并认为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如果百姓没有感受到,因而对治霾并不满意,那么治霾工作只能算是“不及格”。这对政府部门有时的确不公平,承受了巨大压力的环保部门更可能倍感“冤屈”,但是,通过这种看似“不公平”的责任链条,如果能够倒逼政府部门加紧治霾,尽早让百姓感受到空气质量好转,则这种“不公平”又是十分公平的。

尹大力(北京 教师)

如果说会前的默哀,是对全民反恐的提案议案,那么总理的脱稿讲话,则是对提案议案的回答,是通过社会治理创新铲除暴恐行为土壤的庄严承诺。

继政协大会上为“3·01”昆明事件遇难者默哀之后,人大开幕式上代表们再次为遇难者垂首默哀。随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之时,李克强总理也脱稿发言,谴责“渎亵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

无论是打破常规的会前默哀,还是出其不意的脱稿讲话,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会场上,每次对暴恐行为的表态,折射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宣示对暴力恐怖毫不妥协的态度。虽然只是简单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话语,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本身,传递出温度、表达出尊重、彰显了情怀、凝聚了力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段脱稿讲话,是李克强在谈到“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时进行的申发。在谈及这个问题时,除了提到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外,“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和“加强应急管理”等,也是重要内容。如果说会前的默哀,是对全民反恐的“提案议案”,那么总理的脱稿讲话,则是对“提案议案”的回答,是通过社会治理创新铲除暴恐行为土壤的庄严承诺。

暴恐事件的发生应该谴责,但也要看到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可能存在的漏洞,要看到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无助。而暴恐事件引来的广泛关注,正可成为推进“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在公共安全上,更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群防群治的治安管理形式,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惨痛记忆也可以成为一个案例,以此告诫公众在面对忽然到来的袭击时,如何自保救人,尽量减少损失。相信,各方携手努力,如果再次遇到类似事件,也可相对从容一些。

要尽可能减少暴恐行为的发生,归根到底仍要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应急能力,让政府、公民和社会机构都学会突发事件的处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昆明暴恐事件提出的问题,必然要在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回答。

“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这是总理对履职第一年工作的概括。昆明暴恐事件,也是预料之外的困难。相信,以改革的眼光加以审视,从问题的角度加以考量,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就一定能共同建设一个“平安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新说法代表着革故鼎新的意愿,代表着锐意进取的决心。下一步,有待于这些新说法一步步落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新意的真正价值所在。

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其中,出现了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说法,涵盖了改革议程、民生议程、国家治理议程。这些新说法,既勾勒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政府工作的清晰路径,也体现了对民生议题的及时回应。

全面深化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年多以来,通过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监管模式的先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政府简政放权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权力的惯性仍然可能变相或隐形存活,让“ 法无规定不可为”变成空话。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明确划清权力边界。权力清单制度,就可起到对权力滥用的制约作用。

同样是改革议程,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出了黑名单制度。在权力退出可以退出的领域后,市场失序是否会加剧?政府加强事中、事先监管能力能否抑制市场风险的抬升,是一个重要问题。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是打通全社会共治商业环境的通道的必要前提。就此而言,建立黑名单制度与行政职能转变是一体两面。

创新既是改革的路径,也是改革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去年以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展示了市场创新的力量,对其是遏制还是鼓励?“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清楚地表明了政府立场,这实际上也是对全社会创新的鼓励。

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舌尖上的安全”,并使用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字眼,三个“最”,表明了政府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担当和决心。

环境治理问题,近年来迅速上升到了民生热点的首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对治理雾霾等问题作了正面回应,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实际上是将环境治理问题上升到了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可以期待,在战斗宣言的背后,环境治理、区域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层面的改革将随即出发。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其他许多新说法。比如“保障经济不滑出合理区间”“精准扶贫”、用“中国式办法”推动医改、提倡“全民阅读”推动文化发展等等。新说法代表着革故鼎新的意愿,代表着锐意进取的决心。下一步,有待于这些新说法一步步落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新意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们正处于“文化逆差”的尴尬,文化是软实力,我国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何不能更好地输出,这值得思考。

《来自星星的你》为何爆红,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该剧所引发的热议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在两会引起了大家热议。

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讲述了人艺的一些发展和困境之后,王岐山说,有时候我也有一段没一段看看韩剧,看半天我发现我明白了,韩剧走在咱们前头。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王岐山爱看书,也爱向同僚荐书,比如推荐过《公正》《大清相国》和《旧制度与大革命》。王岐山也是美剧爱好者,曾向纪检干部提到美国政治剧《纸牌屋》,“非常重视剧中‘党鞭’这一角色”。追美剧,看韩剧,说王岐山为“时尚达人”并不为过。

王岐山提到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近期爆红。一定程度上,这是韩国文化的一次成功营销,是韩国软实力的生动体现。

别把王岐山看韩剧仅仅当成两会花絮,或者饭后谈资,他所强调的这点——“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不仅值得文娱人士思虑,也值得所有人品读。由此我们可联系到曾经热播的韩剧《大长今》,中国观众追看该剧,难道仅是其中的励志精神或纯洁爱情?当然不是!而是该剧表现出了传统文化,无论是仁义礼智信的孔孟之道,还是对厨艺和医术的传承与放大,都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并心甘情愿地接受。韩剧火,因为他们的制作团队有先进的制作理念,有敏锐的市场观念,更在于他们注重伦理道德,善于将剧情与韩国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他们输出的是文化产品,更是伦理道德,这是最高明之处。

韩国向我们输出了《来自星星的你》《大长今》等韩剧,我们又向韩国输出了什么样的电视剧?有识之士曾感叹,“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敌好莱坞”,其背景是,我们正处于“文化逆差”的尴尬,图书进出口贸易比约为10∶1,对外演出长期处于廉价交易状态。文化是软实力,我国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为何不能更好地输出,这值得思考。

有人说,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多半是“送”出去的,而不是“卖”出去的。诚哉斯言!有精品,何愁不入外国的法眼;当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并能契合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必能大受欢迎。

深化改革看两会

有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的牵挂眷顾,才会有力行改革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这种刚柔并济、冷暖相生,勾画的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理逻辑

人们常说,文字里有感情,文字里有态度,文字里有风雷。马克思对此有精辟的总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质朴通俗,不拔调子;直接精炼,不绕弯子。相比于有人统计的“改革”出现频率,相比于有人梳理的“一条红线、九大任务”,报告中反复出现的两种句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令广大网友感慨“很有爱”、“很给力”。

一种是祈使句。“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种是强调句。“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这两种句式,相互交融、彼此激荡,贯穿整个报告,使政府工作报告有温度也有力度,有千钧之重也有恤民之深。如果说,祈使句的深情,体现的是执政理念,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情政治”最真挚、最温暖的一面;那么强调句的狠话,则折射出执政风格,体现出中央政府的言出必行、雷厉风行。有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的牵挂眷顾,才会有力行改革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这种刚柔并济、冷暖相生,勾画的正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理逻辑。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从严律己的政治担当。“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推进改革,先向自己开刀,强调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改进作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推动发展,强调“问题意识”,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直面问题,反求诸己,迎难而上……这才是人民政府取信于民的真诚态度,这才是人民政党天下归心的奥妙所在。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多,结果比预想好”从何而来。正是因为勇于自我革命,把简政放权当做开门第一件大事,为市场松绑、为企业添力,去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近30%,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正是因为“约法三章”,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去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1/3,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才有了作风的不断改变,民生的持续改善。正是因为强调法治政府,对私权“法无禁止即自由”,对公权“法无授权不可为”,规则之治稳定了公众预期,激发着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以民生民瘼为旨归,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能更深切地感受这民生的温度、改革的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部署未来一年,是政府一年一次的施政总结。今年的报告,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山之作”,相当于施政理念的首次公开表达。报告措辞凝练,快准狠,透露着稳控全局、必有作为的气势。给出“背水一战”这样的话,已然是新一届政府许下承诺,任期内必要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回顾过去一年,改革突破在很多领域体现。经济层面,以上海自贸区设立为标志,金融领域率先破局,一系列解除市场束缚的方案持续出台。行政层面,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放开贷款利率,确立前端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型,政府管制大面积退出,向市场、向社会充分放权。社会层面,农村、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先后实现并轨,城乡二元对立首次打破。这些改革,不少是延迟许多年的未竟事业,是真正的“硬骨头”,曾经像是历史性难题,如今一朝啃掉。可见,改革突破离不开魄力。

展望未来一年,“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这三个“从”,描述了三个改革突破方向。诸如权力清单制、利率市场化、清除各种市场关卡等等,这些改革部署,几乎以断语的形式写进报告,所描述的不是什么量上的努力,不是温吞水的渐进,而是一竿子到底的事项。这就是说,改革的突破性,已经成为要直接追求的目标。

政府一年一个报告,就是向人民一年交一次答卷。从时间感来讲,这届政府将以一年为单位给改革计时。全面深化改革总部署,将以一年断代的方式,呈现进展。一旦进入政府具体施政层面,改革开始落实,就不再是讲理念、原则,而是讲办法、讲对策,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面对。但问题千头万绪,泥沙俱下,任务自然艰巨。一届政府终有任期,时间限制之下,要兑现给出的承诺,实现这一届政府的改革使命,必然凡事都要直奔主题而去,每一个动作都要执牛鼻子。在这个意义上,改革的突破性,近乎要当作日常事务,要成为“家常便饭”。所以,报告说:要“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

改革提速,更多延缓已久的难题不排除一朝解决的可能性。社会人心只可一鼓作气,改革提速就只能勇往直前。改革态势一旦起来,整个社会的心理预期也跟着提速,人们心中的改革时间表都将提前。靠时间自行消化问题,利益阻碍面前寻求妥协方案,等等,都将成为人们普遍无法接受的态度。曾经推诿的各种手段将不再适用,技术不成熟、时机不成熟、利益阻碍大云云,都不再成其为理由。开弓没有回头箭,某种意义上,改革态势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倒逼力量。

改革突破,要的就是“背水一战”的态度。这是新一届政府给出的庄重承诺,人民等待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