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一带一路”光明谈⑤】“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智库力量:奏响凝聚共识的智力乐章

2017-05-09 21:50:06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本期导读:

大时代呼唤大战略,大战略呼唤一流智库。作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智库在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实践中,智库作出了哪些贡献,又是如何以联盟等形式加强协作、提升效能的?本期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两位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解析。

建言献策 促进民心相通

主持人:2016年G20杭州峰会胜利闭幕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向一些群体致谢,其中专门提到了智库。从中可以看出,智库在G20峰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事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智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中,智库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体现?

程国强:智库具备专业的研究能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智库发挥专业研究能力,为“一带一路”规划设计、机制方案的制定与有关政策的咨询建言献策。此外,智库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政策研究和传播之间的一座桥梁,有助于加深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内涵、理念以及基本原则的理解,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战略对接与民心相通。

智库的特殊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国际交流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内涵、原则和愿景的认识。第二,智库研究为“一带一路”推进提出了新视角。第三,为“一带一路”扩大了朋友圈,发展了很多新伙伴。第四,为促进政策沟通构建了平台。

智库在规划制定、方案设计、政策咨询等方面具备专业能力, 在政府和公众、政策研究与学术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具有低政治敏感度、高灵活度特征,这些都是其不可替代性的表现。

金鑫: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咨政建言作用。“一带一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智库研究要为“一带一路”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二是舆论引领作用。“一带一路”需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这就需要智库发挥作用,一方面让国外同行认识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影响更广泛的外国民众,让民众认识到“一带一路”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

三是理论创新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好的话语体系支撑与学术理论架构。近几年,我国智库在尝试回答“一带一路”相关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一门新学问。

四是社会服务作用。不管是国有大项目,还是民营投资项目,智库在前期咨询、项目评估、法律服务、风险防范等方面功不可没。

五是公共外交政策作用。智库是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的主体之一。在对外交往中,尤其在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中,智库促进了国外政要、智库、民众对“一带一路”的正确认知。

智库的不可替代性表现为三点。第一,专业性,智库专家基于专业研究,提出相对客观中立的观点,政策建议可信度相对较高,可操作性较强。第二,先导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未动、智库先行,智库具备灵活性,可以深入项目一线,进行田野调查。第三,不可替代性,国外很多政要不执政后会进入智库,影响力巨大,和这些国外智库打交道,就能通过这些前政要、大学者来影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

发展联盟 助力资源统筹

主持人:近年来,智库联盟发展迅速,两位嘉宾分别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丝路智库网络、中联部等单位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两大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智库联盟中担任领导工作,请问这两大智库联盟的运转情况如何?在其实际运转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克服?

金鑫:“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央将“一带一路”联盟的组建任务委托给中联部,我们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初衷是整合资源、统筹研究,发挥智库国家队的引领作用。经过几年运转,目前智库联盟已经发展了国内117家较高水平的智库机构成为理事单位,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智库成为合作成员,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重要国家。

我们和智库联盟成员共同走出去,到沿线国家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例如去年,我们与德国杜伊斯堡市共同举办了“一带一路”合作国际会议,同捷克外交部下属机构共同举办了合作会议,和柬埔寨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举办论坛。在国内,我们也举办了许多国际论坛。我们还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在义乌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支点城市论坛。这些会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联合研究的作用。根据中央的需求,我们及时地给智库联盟成员提供一些政策指导和课题引领,使智库研究和政府需求有效对接。

现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统筹难度较大。“一带一路”智库联盟是国际智库联盟,成员是多元的,要把这些不同隶属关系的智库整合起来,需要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如何调动沿线国家智库的积极性。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国家都带动起来,为“一带一路”出主意、想办法。

第三,专项经费欠缺。现在各单位都有分散的经费支持,但没有整体的“一带一路”经费。我国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基金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甚至应在全球层面推动建立基金来从事“一带一路”研究。

第四,在需求对接方面还需努力。现在国内的学术研究水平很高,但对策研究相对缺乏经验。如何做到寓需求为导向,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针对性,是重要问题之一。

五是在外事出访规定方面,应该分类指导。目前关于出访国数、天数的限制,不利于体制内智库走出去深入开展实地调研。

网络也好,联盟也好,主要目的是整合资源,实现优势资源对接,避免同质化的重复研究,减少研究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下一步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以服务国家决策为目标定位,发挥每个智库的特色优势。我们倡导智库联盟成员,不要追求高大上、大而全的研究,而应更好发挥专长研究,成为具体领域的“单打冠军”。

二是运行机制创新。不久之前,我们成立了陆上六大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分智库网络,实现了联盟的进一步精细化。

三是联盟秘书处依托紧靠中央的政治、政策和信息优势,根据中央关切,在深入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瓶颈,规划设计年度和阶段性研究方案,引领联盟成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研究,并对其成果进行“最后一公里”的提升加工,使之成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四是我们将努力探索“智库+”模式,不断挖掘智库的多重效能。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政府、企业、媒体等的跨界合作,打造以智库联盟为枢纽的网络化体系;继续加强创新,有效聚合智库资源,真正形成1+1>2的合力;探索建立相关成果的奖励激励机制,以适当方式评选优秀调研成果、品牌活动、品牌活动。

程国强: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谋划构建一个智库合作网络。丝路国际论坛于2014年启动,在这个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出倡议,建议参会智库联合起来,组成“一带一路”智库网络或智库合作联盟。这个倡议得到积极反响,首先获得了丝路国际论坛外方主办单位负责人,67届联大主席、塞尔维亚前外长,也是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创办者耶鲁米奇先生的积极响应。参加第一届论坛的智库同仁也热烈响应。经过一年筹备,2015年,在第二届丝路国际论坛上,27个国家的40家智库与一些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加入了我们,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正式成立。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去年波兰的丝路国际论坛上召开了第一次峰会,通过了丝路国际智库网络运行的指导原则。我们同成员、合作伙伴开展合作研究。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构建了电子工作平台,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正式上线。

今年,我们首先要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做好衔接工作,统筹国内外智库资源。第二要充分发挥电子工作平台和其他交流机制的作用。第三,积极考虑扩容,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发挥国内外智库资源的作用。

现阶段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外部层面,丝路国际智库网络要注重与国内相关机构,特别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衔接,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乱,要在外部环节上相互沟通、相互通气、有所分工,而在关注的领域与问题上体现错位化和差异化,各自发挥优势。

第二,内部层面。框架搭起来了,充实内容需要合作,所以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或平台,鼓励大家共同发挥作用。此外,在能力建设上,由于成员情况各异,智库网络建设除了合作研究、信息交流、知识分享,还要注重共同提高政策咨询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在智库运作的管理上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问题。我们的组织构架上现在还没法落地,在交流合作上还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政策支持。

主持人:我们的智库联盟具有国际化色彩。通过与沿线国家智库等国际智库的交流,两位认为国外智库普遍关心“一带一路”的哪些问题?

程国强:国外智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分为几大类型,第一类是对“一带一路”大力支持、充满期待的,这些智库主要集中在沿线国家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友好国家。此外,也有一些西方国家的智库对“一带一路”仍存在质疑。但随着整体愿景与行动的公布,随着亚投行成立、几大经济走廊规划实施,他们逐步认识到,他们先前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从而逐渐转向研究如何进行务实合作。

从支持我们的智库来看,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在于:究竟“一带一路”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怎样的实质性利益,是否能给他们带来实惠,让他们有获得感。第二是怎么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合作机制如何实现。有些国家的智库也发起了论坛专门对融资等问题进行讨论。所以,我们通过智库间的合作,了解他们的关切,把握他们的动向,通过合作研究、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等,达到扩大共识的目的。

金鑫:自“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国外智库研究“一带一路”经过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的演变过程。“一带一路”刚提出时,国外智库对“一带一路”认识停留在概念层面上,随着“一带一路”的成果显现,加上国内智库与国外智库的交流不断增多,国外智库研究“一带一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许多国家的国际关系学界,研究中国已经成为显学,而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很多都把“一带一路”纳入研究范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行,“一带一路”将引起国际社会更大关注。可以想象,国外智库尤其是沿线国家的智库将会迎来研究“一带一路”的高潮。

关于“一带一路”,国外智库关注点不同,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带来哪些机遇和好处?“一带一路”是否有更为详细具体的行动计划?参与“一带一路”应与哪些部门对接?等等。

我们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者,对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疑问不必焦虑。在深入认识新现象、新事物的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的理解偏差或错位也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外方提出的中肯的批评意见虚心接受,而对于一些误解甚至故意抹黑,我们应据理力争、以正视听。

立足现状 聚焦热点话题

主持人:作为智库学者,两位在“一带一路”研究中主要关注哪些领域?如果能够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言,二位最想谈什么?

金鑫:我现在研究的是顶层设计问题,比如“一带一路”如何机制化,机制化到什么程度,哪些领域可以机制化。同时我还关注先前研究的薄弱之处,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更好对接起来。另外,“一带一路”中关于“带”和“路”的研究不均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成果丰硕,早期收获不少,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比较薄弱,我也比较关注这方面研究。

谈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盼望着论坛能让国际社会更多地认识到“一带一路”确实不是中国一家的事,而是我们各个国家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行动,从而共同商量怎么把合作蛋糕做大,为“一带一路”完善机制出谋划策,为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淡化“中”字,突出“共”字,这种“共”不仅是指中国和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沿线国家之间也要共商共建共享,要通过各国共同努力,解决贸易壁垒、区域经贸合作碎片化等问题。第二,要解决“一带一路”升级版的问题,在机制化建设、新平台搭建方面需要新的突破。第三,通过一些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领导人参会,分享“一带一路”好故事,传播“一带一路”好声音。“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故事,例如企业在国外履行社会责任的好故事、草根组织走出去扶贫济困的好故事等等,故事最能打动人心,让“一带一路”的记忆历久弥新。

程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一带一路”开展了很多研究。首先,我们与北京大学联合设立了一项关于“一带一路”的重大课题,对“一带一路”的规划实施路径等进行全局性研究,这是个年度课题,每年滚动研究。第二,国研中心相关部门分别从事“一带一路”研究,我本人正在关注的是“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研究,我认为这两个体系既是我们今后持续推进民心相通、扩大共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下一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支撑。概括起来,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点:以包容共享为根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发展合作。

在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14号下午,我们和国家发改委共同主办以“政策沟通”为主题的平行分论坛。5月16日,配合高峰论坛,我们还将召开丝路国际智库网络第二届年会,来自30多个国家、近50家智库、国际组织及有关企业的智库网络成员和伙伴代表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我个人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推动共同行动,从而建立机制化的合作交流对话,特别是人员交流合作研究,从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方案、路径开展深入研究。我们要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成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同时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和民意通道上成为桥梁和纽带。此外,在投资选择、风险评估和项目落地上,要为企业和产业提供咨询和支撑。只有共同行动才能实现这三大目标。

与时俱进 推动智库建设

主持人:我国智库,尤其是新型智库的发展,时间上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智库广泛参与“一带一路”研究,对自身成长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金鑫:中国智库跻身国际倡议大平台,和沿线国家智库进行互动,一方面可以缩短我们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另一方面,因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很感兴趣,他们也会主动参与进来,这对我们学习借鉴国际智库的一些做法、发展规律很有帮助。事实上,几年来,政府智库、高校智库,尤其是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这与“一带一路”有密切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差距。因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时间总体偏短,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发达国家的智库还未完全参与。我观察到,国际智库逐渐看到了中国智库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愿意加强与我们的交流,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就是中国智库在引领发展议程和国际性热点话题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智库建设永远在路上,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很多期待,中国也有能力、有意愿更多地履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但是我们怎么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中国,愿意让中国在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智库加强和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

程国强:我们对智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国研中心为例,早在2010年,中心就对今后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建设一流智库。从2011年提出一流智库建设,到后来中央开始部署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研中心在此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根据国际经济格局和中国发展诉求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对外战略布局和整体职能。我们的国际交流合作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设的实施,不断得到推进和深化。

包括国研中心在内的中国智库的成长和发展,正面临一个伟大的机遇。“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机遇、搭建了平台。应该说,近几年智库建设的兴起跟“一带一路”建设确实相辅相成,智库把“一带一路”作为使命、作为机遇,有些以“一带一路”命名,有些以“一带一路”为主要研究领域,并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和服务。所以,我认为中国的高端智库建设、新型智库建设正面临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这个机遇,向国际一流智库迈进。

展望论坛 满怀殷切期待

主持人:两位对于即将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怎样的期待和预判?

金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首次围绕中国提出的倡议召开的高端会议,此次峰会举办,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中联部主要参与了“民心相通”平行分论坛的筹备,在筹备会议过程中,我认为通过高峰论坛应达到几个效果:

一是通过举办峰会,可以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所作的积极探索,是凝聚共赢发展力量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国外朋友通过参会,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一带一路”既为处于经济全球化“洼地”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帮助其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也为既有的发达国家增添了发展动力。“一带一路”注重发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合理引导作用,而不是任由资本逐利扩张,强调为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谋幸福。二是高峰论坛将推动“一带一路”向优化升级的2.0版本迈进,在理念引领、机制建设、平台优化、项目完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将进一步提升合作效率,激发并汇聚各方面的热情,并推动合作热情的成果转化。三是峰会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与现有国际机制的合作。“一带一路”倡导开放发展,欢迎国际和区域性组织以及域外国家参与,很多国际组织领导人将参与论坛,这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不同区域合作机制的联动发展。

相信在峰会后,国际社会将对“一带一路”有更深更广更客观的了解,国际社会尤其是沿线国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我们作为智库,应奋发努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的智慧。

程国强:我们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满了期待。作为智库,我希望智库合作能够更上一层楼。此次峰会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从2013年提出到目前是启动阶段的话,此次峰会后应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此次会议是一个标志和节点。

对于峰会,我有三点期待:一是希望能够凝聚更多共识,促进与更多国家的政策沟通与发展战略对接。二是进一步深化合作,特别是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金融通、人文交流、贸易投资等领域有扎扎实实、切切实实的项目落地。三是促进共建机制,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已经进入机制形成阶段,这次会议有近30个国家的元首参加,有那么多国部长、国际组织、企业参会,实际上的朋友圈已经建立,并且在不断扩大。现在更重要的是思考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共建机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可以形成共识使更多国家能搭上“一带一路”这趟快车,携手迈上共赢发展的新台阶。

(光明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统筹:王斯敏、蒋正翔;主持:王斯敏;整理:赵凡、王斯敏;摄像:董腾飞;导播、剪辑:刘希尧;包装:张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