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葛伟(化名)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截至目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南方医科大学“三公”经费为零。该学校在官方微博上表示,这是因为其“三公”经费开支主要从自筹经费中支出,没有用到公共财政拨款。(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河南大学生葛伟向高校发出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申请并非心血来潮,其依据的是教育部2014年7月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办法》,该办法规定:高校需在2014年10月底前向公众公布财务状况。 不过,对于教育部的这一要求,各家高校执行情况却有差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30所高校向葛伟公开了“三公”经费,也有约七成被申请的高校选择了不回应。最让人看不懂的是,还是南方医科大学的“三公”经费为零。 什么是“三公”经费?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高校虽说是事业单位,但官办高校的书记、校长大多有行政级别。关于“三公”消费,一般参照政府机关的办法执行。 “三公”经费为零,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南方医科大学没有因公出国(境)活动、没有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没有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事实恐怕并非如此,“三公”经费为零,实则是“三公”经费,统统从自筹经费里走了暗道。 疑问随之而来:自筹的经费用于“三公”消费,算不算“三公”经费?如果是,当然应该公开。如果不是,自筹的经费怎么可以用于“三公”支出,变成事实上的“三公”经费?南方医科大学这样做,符合不符合国家相关的财务政策?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旨在加强作风建设,遏制“三公”消费。实事求是地说,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公”消费也大为收敛。有报道甚至称:公务员自己掏钱吃饭也“抖呵”。当然,那些“抖呵”的,显然是没有掌握八项规定精髓。 相反,依然有一些单位、部门阳奉阴违,变着戏法顶风作案。1月12日至18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97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海淀区区属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张宝信,在海淀区教育工委任职期间,多次接受某中学校长邀请出国旅游,个人费用共计51356.73元,被行政撤职。 按理说,张宝信出国花的不是海淀区教育工委的钱,而是下属中学的钱,算不算自筹?如果是自筹,何以被撤职?南方医科大学“三公经费”为零以自筹为借口拒绝公开,不过是玩的是“三公经费”换马甲的游戏。目的是绕开监督。因此,有专家建议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协商,尽快推出统一的公开信息模板,以统一标准来评判、监督各高校的三公经费公开程度。窃以为很有必要。 |
相关阅读:
- [ 01-26]福建省机关公开“三公经费”值得点赞
- [ 01-14]三公经费之外又来了“第四公”?
- [ 07-21]晒三公须与改三公并力而行
- [ 06-26]点名通报部委三公违规需机制化
- [ 06-25]警惕缩减的“三公”又被转嫁出去
- [ 06-04]隐秘的“残保金”与“安分”的三公经费
- [ 06-03]高校应让“三公”消费接受监督
- [ 05-13]警惕“三公消费”变身为“四公五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