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创新低”的国考,还可再“冷”一点

2014-12-01 09:46:31 唐金凤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2015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拉开战幕。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均创下五年来最低。(11月30日光明网)

前几年,“国考”报名一度火得一塌糊涂,有人形象地称其“热得要灼烧”,从中可窥见求职者畸形的“投考”心态,舆论对报名者功利心态和民间“官本位”意识大加挞伐。如今,“创新低”的数据甫一出炉,众人又对“国考”形成另一层隐忧——报名人数越来越少,选材范围越来越局限,以前没人报的岗位,就更加没人报了。

这种隐忧多少有一定道理,但数据“创新低”就意味着“国考冷”吗?笔者不这么认为。

首先,“国考冷”是“大热”过后给人造成的虚假印象。前几年,国考像热饽饽,大受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欢迎,由于报名条件宽松,门槛不高,报考人数不断走高,公务员培训机构越来越呈爆棚之势,社会上处处弥漫着“人人爱国考”的风气。孰能想到,大热的“国考”在今年迎来转折点,一方面招考人数刷新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报考人数却创下近年新低,两相对比,“国考”大热的惯性终止,很容易给人以国考变“冷”的假象。

必须承认的是,今年国考竞争性确实不如前几年,为近年来“最容易”国考。但是,过百万的报名人数依然足够庞大,其在社会就业中的占比依然偏高,相比自主创业、下到基层或支援偏远地区等就业去向,报名“国考”的人数是其“依然火热”的佐证。如果非得说“国考”变冷,那也只是“相对冷”,用前几年火到畸形的“报考”状况作为参照,这样的“相对冷”其实强度还可以更大一些。

其次,“国考”的“相对冷”是社会就业面拓宽的有益显现。今年“国考”刚开放报名时,就有“相对来说不再那么火热”的迹象,分析认为,随着八项规定出台和中纪委接连发力“拍蝇打虎”,公务员隐性福利压缩,公务员这个“铁饭碗”不再像原来那般受追捧。这种说法自有其合理成分,但“国考”变得“看上去很冷”,有着多重原因,除上述政策性因素外,依托网络等高新技术的企业昭示更光明的未来,自主创新型企业开出更令人无法拒绝的薪酬待遇,国企提供有充分竞争力的福利吸引,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在户口等方面提供利好,分流了不少本欲投身“国考”的就业者。

甚至乎,随着社会往多元化方向进阶,不少人开始主动面向基层,选择冷门行业,到农村,进民企,去社区,还有一些人干脆放下架子,摆地摊,卖蔬菜,当果农,把地板踩得踏踏实实。多元的就业抉择,也让国考看上去比之前更“冷”更没市场。

其实,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能为就业者提供多种选择,且各种选择之间不应存在过大的吸引差。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应创造更多元化的就业方向,应引导更多人往其他方向就业,而不只是“国考”这华山一条路。所以,至少目前我们还应坚持剔除“‘国考’本就该热”的老思想,防止谈“冷”色变。

更何况,依照目前的报考人数和社会就业构成,“国考”远没到冷的程度,社会还应引导更多人往创新科技企业和基层迈进。同时,中央应出台更多政策完善社会资源分配,祛除公务员隐性福利、特权等“附带好处”,并将公务人员的权力一点点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引入淘汰、退出、破格提拔等机制改变“铁饭碗”管理,让“官位”不再炙手可热,让“国考”继续“冷”下去。 (唐金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