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儿童节,女儿很不开心》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这是一个母亲写给媒体的一封信,信中说到她女儿班里开展“最听话的孩子”评比活动,女儿本来已经被班主任提名了,后来却因为有一次没有按时交作业落选了,女儿很伤心。评比活动给女儿留下了遗憾,她一时无法释怀。(6月7日《现代教育报》) 众所周知,从幼儿园到大学,学院总会有各种评选活动。最常见的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等,但是“最听话的孩子”笔者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笔者不禁想问:评选“最听话的孩子”意义何在? 虽说班主任解释说这只是一次活动,并不带有功利色彩。但是评选活动中,学生难免会相互比较,这样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学校组织各种评选活动,一是给优秀的学生以表彰,二是要利用榜样的力量,想这些优秀学生影响周围的同学,使他们也变得优秀。但是,“最听话的孩子”不应该包括在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评选出“最听话的孩子”之后,没有被评上的学生就会自动“站队”,认为自己是不听话的孩子,这就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此外,那个被评为“最听话的孩子”的学生也有可能受到同学们的不待见,甚至被孤立。一般来说,学生都会认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而自己没有被评上,所以老师认为自己不是听话的孩子,这样剩下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和那个“最听话的孩子”不是一路人,自然就会疏远那个“最听话的孩子”。而这对那个被评上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他被“剥夺”了融入集体的机会。评这个奖无形中在孩子之间划上了界限,听话与否成了要不要一起玩耍的标准。 其实,听话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只是对老师“言听计从”、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的学生,这一点老师应该是明白的。那么老师评选“最听话的孩子”是在鼓励学生对他“言听计从”吗?如果是这样,那笔者觉得很悲哀。不会质疑老师的学生往往会缺乏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而以前也有专家说过:听话的孩子从小就迷失在“自我缺失”的环境里,长大成人之后,仍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学校就是需要培养出有主见并且独立的学生,而老师一味培养听话的孩子,或许只是为了便于管理,那么这样的评选对学生的发展有何意义呢?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说过,不能光要求孩子听话,还要做讲道理、有主见的孩子。老师这样评选“最听话的孩子”是不符合新时代对孩子的教育要求的,同时也是没有意义的。与其评选“最听话的孩子”,还不如多花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
相关阅读:
- [ 06-04]招标行业为何青睐“听话的专家”?
- [ 05-05]“听话者死”不足以推翻“教育常识”
- [ 11-12]“女神城管”何以管出“听话摊贩”
- [ 11-24]听话的好孩子如何成人
- [ 02-20]别漠视“不听话押金”背后的教师无奈
- [ 02-17]谁更应该交“不听话押金”?
- [ 01-25]新闻发言人既要会“说话”,也要会“听话”
- [ 12-14]早听话的企业会不会“有饭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