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挑刺工”难免落入作秀窠臼

2014-05-20 09:22:30 王  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以来,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18日,丹棱县纪委书记骆仕明透露,他们“秘密”选聘了40名“挑刺工”。“这是一份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名单,即使‘单上有名’的人,相互间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挑刺工。”(5月19日《华西都市报》)

尽管丹棱县开展“挑刺”工作以来,让窗口工作人员、部门干部和“局座”们纷纷吐槽直言,“工作时如履薄冰,压力好大好大。”但这不过是工作人员在撒娇,不要高估了这种监督方式的作用。“挑刺工”监督模式本身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和障碍。

首先,“挑刺工”是从各单位抽调的工作人员,他们有自己的工作任务,“挑刺”工作是他们的“第二职业”,因此,他们不可能全天候开展“挑刺”工作,不能开展常态化的监督工作。既然这种监督没有时间保证,只能临时安排,起到的监督作用只能是蜻蜓点水的临时性效用了。监督的覆盖面一窄,很多问题便难以及时被发现。

其次,“挑刺工”系临时拼凑的人员,“挑刺”工作也是他们额外的工作责任,可干可不干。同时,这种监督没有有法律授权,“挑刺工”的职责和权力很模糊,也很难约束,也无法给“挑刺工”下达目标考核任务。最终,他们干好干坏无所谓,全凭他们的兴趣。于是,监督质量要打一个问号。

再者,人性是有弱点的,容易受外来因素干扰。比如,在暗访中遇到同学、老乡、老领导的亲戚、以前的同事等,难以抹开情面。如果因此隐瞒暗访情况,监督难免落空,或流于形式。再说,如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早不相见晚相见,彼此成了熟人,于是,变成身“演员”假装“演戏”,暗访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最后,“挑刺工”是纪委书记“钦点”的监督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对纪委内部的七大姑八大姨等关系户网开一面,即使有时“大水冲了龙王庙”,但交到纪委之后,会不会被进行“技术处理”,这就缺少监督。因此,“挑刺工”恐难以解决“谁来监督纪委”的现实困境。他们毕竟是人治产物,人易事移,这场治庸风暴究竟会否因此不了了之?

不难看出,丹棱县的“挑刺”风暴缺乏科学论证,是一种拍脑袋决策——虽然能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之初起到较好的治庸效果,社会反响好,但机关作风具有顽固性,容易反弹,容易出现“看菜下饭”的现象,被暗访的工作人员容易抱着侥幸心理与之博弈。因此,治机关作风,需要畅通监督渠道,形成内外合力监督的格局,这样才能持久。凭头脑发热,取个新名词,突然刮起一股风暴,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之举,最终难逃哗众取宠之嫌,落入作秀的窠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