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资国企主打,吸引民资民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来势颇急。本周一晚间,中石油向市场发出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拟出售旗下的部分管道资产与民资实现混合经营新格局。此举意味着继中石化拿出成品油零售板块资源欲与民资搞混合经营之后,国内另一石油大鳄的“混改”大幕也已徐徐拉开。 根据公告披露的操作套路,中石油的首宗“混改”分两大步骤操作:第一步切出已投产运营的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管道的部分资产及负债,在上海注册全资子公司——东部管道公司;第二步在上海产交所公开挂牌竞标出售新组建的东部管道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如果出售后的东部管道公司主要由民资控大股,那么该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超大体量的民营油气管道公司。果真如此,将成为“混改”起步阶段又一标志性事件而载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之史册。 石油产业链大体可分为五大环节:源头是油气勘探,基本是亏本进行;再是油气开采,是赚钱的大买卖。鉴于勘探要赔大钱,通常把勘探与开采作捆绑,在后者的盈利弥补前者的亏损后仍能确保投资者有较可观的投资回报。接着就是所开采油气的管道输送,由于油气田一旦进入正常开采通常可稳定量产数十年,故管道输送的盈利稳定可期,属于石油产业链上的一大优质业务;再接着是炼油和石化工业环节,炼油一块目前虽有少量“地炼”参与,但大头归中石油和中石化掌控,石化工业则早已高度市场化和竞争白热化。炼油环节有亏有赢,是亏是赢主要取决于国际油价波动和国内供需变化的相互作用。最后是成品油批零环节,在新的油价形成机制施行后,也基本呈包赚不亏状态。有鉴于此,无论是中石化拿零售业务“混改”,还是中石油允许民资染指管道业务,这一回两大石油巨头的市场开放之举至少不再是虚与委蛇之“假开放”。如此这般,还同时回答了2005年和2010年前后两个“民资36条”就欢迎民资大举介入油气投资,而被社会舆论斥责为“玻璃门”的缘由之所在。 “混改”动静很大,动作很快。以前述中石化拿出零售业务搞“混改”为例,早在今年3月31日,为此项“混改”量身订制的新公司已提前注册完成,按中石化公布的时间表,力求6月底以前完成民资竞标注入,力争7月份新公司就能挂牌运营。然而,从目前的现状看,中石化首宗“混改”的完成时间很可能非推迟不可。而这一次推迟很可能不是中石化故意拖延,而是民资对突然而至的市场大开放,既缺乏心理准备,亦缺乏研判准备,更缺乏资金准备。仍以中石化的零售“混改”为例,迄今未闻民营油气投资基金之组建,也未见有哪位民资大佬开始与中石化实质接洽的公开报道出炉。 不妨再举一例:上海市属国资国企的“混改”也是鼓点密集,50余家市属国资全资或控股国企的“混改”方案已然成型,其中动作快的譬如已上市的兰生股份公布的“混改”方案,第一步以管理层和全体员工持股方式,允许民资持股的最高比例达49%。如此“混改”尺度,甭说早几年就是放在半年前,这都是市场所不敢想象的。然而,民资显然普遍对此缺乏上文所及的“三种准备”,表现为不开放的时候盼着开放,一旦真的开放了,又显得一时难以适应,不知该从何处“下嘴”。 “混改”系市场行为,风险与生俱来。因而,有没有提前做足“三种准备”,直接关乎民资对“混改”机会的把握和民资“混入”后的运营收益。这里举一个“有准备”的案例:允许民资独资参与海外油气进口、储存(包括参与国家战略储备)、批发、物流一条龙经营是2012年的事,迄今已做成的案例似乎只有浙江广厦一家,有人猜测浙江广厦老板楼忠福能耐通天。殊不知,楼忠福十几年前就在公司内部组织专门团队,对该行业进行系统性跟踪研判,为此投入数千万元研判费用,预留了近50亿元资金,一旦政策开闸,乃得以从容品尝“头口水”之甘甜。 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拿出来“混改”的个头都很大,意味着民资要“混入”须投入资金都不是小数目(譬如中石油的管道项目最终成交价可能逼近上千亿元),因此,“混入”之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早作准备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事前把研判功课作足了,民资参与“混改”才能有备而战、战之能胜,以避免种瓜得豆之尴尬。 邢理建(上海 学者) |
相关阅读:
- [ 05-14]限制国企高管薪酬可能并非好药方
- [ 05-12]规范国企薪酬分配不能止于限薪
- [ 04-18]专职纪检如何趟过国企深水
- [ 04-09]怎样正确推进国企改革?
- [ 03-19]牵手电商与否,国企改制都须透明化
- [ 03-18]国企监管不能靠“空降”干部一招鲜
- [ 03-18]深化国企改革要守护合法权益
- [ 03-13]国企应领衔技术创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