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小升初”又有改革新政传来: 免试就近入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以“单校划片”作为主要划分方式,优质初中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如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随机派位采用摇号等方式;规范和减少“小升初”特长生,到2016年比例应降到5%以内。 另据报道,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北京市今年“小升初”政策在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基础上会有适度调整,推优、特长比例会逐渐减少,最终全面取消。 新政里有两点很值得琢磨,一是对入学公平的定义:严格划片,取消推优和特长;二是实现公平的手段:摇号。即便在义务教育里,“公平”也不意味着取消一切综合素质判断的“一刀切”;但在一个但有差异化选拔就有寻租空间的社会里,这种没有任何价值导向的抓阄式平均又是保证公平的唯一途径。这不是最好的公平,只是被逼出来的平等。 在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寻租渠道任意孳生的现实下寻求形式上的平等,使得“小升初”政策本身包含着若干公平的悖论。其一,就是使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价值指向发生了冲突。素质教育的推行力度,取决于评价和择优上的导向,而小升初的形式平等,又要求尽量缩小一切评价和择优的可能——因为后者在操作中常常发生变形,留下了寻租、走后门、利益交换的口子。有评价,就会有奥数培训这样的教育畸态;有择优,就会催生“占坑班”一类的利益链条,这使得评价和选拔几乎无一例外地会与黑幕同时出现。对政策制定者来说,与建立一套有公信的综合测评机制相比,直接取消这种测评显然要简单得多。 悖论二,是貌似公平的就近入学却催生了教育“出身论”。划片入学的公平性,其实建立在教育资源分配平均的隐性前提之上,没有这个前提,划片入学和户籍制度的操作模式几乎是同构的。谁会相信一个住在北京房山区的孩子会和西城区的同龄人得到同样好的教育资源呢?如果以各种推优、评比分类生源会产生不公平,那么以住高价学区房还是住城乡结合部来区分孩子就是更公平的么?教育对社会的意义之一,本是淡化人与人之间出身和先赋性因素的差异,给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耐人寻味的是,今天所谓的教育公平,却要以强化这种出身差异为前提。 摇号、就近入学、取消推优与特长,大概会让所有家长再次陷入另一种纠结。多少年来,他们在各个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为找到一个择校机会动用了所有资源和人脉,憎恨潜规则又要服从潜规则,咒骂利益链又不得不依靠利益链,这一切的取消,似乎能让他们暂时舒口气。但随后,更多的问题又来了,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新的“竞争”规则一定会建立起来,更多的竞争成本(比如买学区房、找共建机会)会陆续浮出水面,另外一轮关于公平的博弈又要再次来临。在某种意义上讲,取消了择校的“小升初”,就像消灭了黄牛的火车站,好是真的好,但大家就从此都能买到票了么? |
相关阅读:
- [ 01-28]教育部再推"小升初"新规 会否又沦为"一纸空文"
- [ 01-28]“小升初”新政回应热点 专家吁贫困地区教育均衡
- [ 01-28]小升初就近入学教育官员须垂范
- [ 01-27]教育部再推“小升初”新规 会否又沦为"一纸空文"?
- [ 01-27]小升初就近入学,均衡教育资源是关键
- [ 01-27]拔掉就近上学路上的“拦路虎”
- [ 01-27]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将逐步减少 竞赛证书入学失效
- [ 01-26]教育部出台新政: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