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28岁教授是“火箭官员”的一面镜子

www.fjnet.cn 2013-05-22 15:25  毛建国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28岁,有些人可能还在学校念书,有些可能还在家啃老,可邓鹤翔已是武汉大学的一名正教授。武大称,邓鹤翔不久前刚被引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或是该校最年轻教授。(见5月20日《武汉晚报》)

近来,年轻官员的提拔受到不少质疑,甚至有“逢提必疑”的趋势。而相对于官场,人们大多认为能做到教授,总得经历一番必要的磨砺。所以相对于年轻官员,人们其实更少见到年轻教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邓鹤翔并没有受到太多质疑,反而赢得了多方肯定,这或许提供了一个观照年轻官员的视角。

对一件事情,一个人反对,可能是偏见;大家都如此认识,即使存在偏见,在其背后也一定有着其他问题。舆论质疑年轻官员,并不排除有人有偏见,甚至那些辛苦多年而不得提拔的人,还会有一点愤懑不平。但细究其源,根本上还是对某些年轻官员提拔当中存在问题。

“最年轻教授”没有受到过多质疑,一个根本原因是,人家有过硬的学术水平。邓鹤翔曾3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3篇论文。科学界的人都知道,《自然》和《科学》是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最牛的杂志,在上面发表论文何其困难。一发就是3篇,足见能力和水平。相反,某些年轻官员在提拔时,只是笼统地称其为“人才”,而还原其成长经历,其实并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除却过硬的学术水平,还有一个原因,武汉大学没有遮遮掩掩,程序上也很过硬。在武大化院网站上,邓鹤翔的简历明明白白地挂在那里。且武大也说了,“学校没有破格,而是根据其学术成果及人才引进办法,评其为正教授”,并且通过了院系学术委员会的教授资格审查,符合学校的职称评定标准。相比之下,一些年轻官员的提拔程序不明,提拔后也往往“养在深闺”,不敢大方地对外公布。

有人说,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也是一个求真的时代。年轻教授是年轻官员的一面镜子。如何在大胆提拔年轻干部的同时,走出“逢提必疑”的怪圈,结合邓鹤翔的事情,答案在于两点,其一,规则公平,即提拔的人才必须确实是人才,要有说服力,不能自说自话、自我吹嘘;其二是信息公开,从选择程序到简历公开,必须大大方方,主动接受监督。做到这两点,再多的年轻教授、年轻官员,公众都能坦然接受。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