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炫富”、“仇富”不能从娃娃开始

www.fjnet.cn 2013-02-17 09:13  温国鹏 来源:武汉晚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跟着父母到邢台姥姥家拜年的一名10岁孩子,拿着4000元压岁钱在超市购物时跟同龄孩子炫富,招致几名同龄孩子的殴打。(2月16日《燕赵都市报》)

说实话,我们没有理由对孩子们报以过高的要求,更不可能不切实际地希望他们小小年纪便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们有理由希望,他们不要把炫富表现得如此明显,把仇富演绎得如此淋淋尽致。的确,这样的事或许仅仅是个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个例中感受到教育的失败:孩子们之间的炫富与仇富到底是和谁学的?

把钱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这本来是成人世界才会出现的病态现象。现在,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孩子们中间,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自我批评。说白了,这些成人世界的东西侵入了孩子们的生活,并非是孩子们太早熟,而是成人自己做的不够好。如果没有大人的言传身教,本应是单纯无邪的孩子不会有这样极端的表现。如果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身边大人在言谈举止中对钱财的崇拜,对他人财富的羡慕嫉妒恨,那么,我们又如何能阻止孩子们有样学样?当我们越来越希望用压岁钱和物质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时,甚至有意无意地以压岁钱的厚度来进行攀比时,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底气去指责孩子们的炫耀和殴打。

我觉得,孩子之间的小纠纷其实是一面镜子。孩子们“病了”,最该吃药的是父母,是哥哥姐姐,是长辈们。或许,整个事件中真正需要我们反思的,不仅是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仍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财富观念健不健康。只有我们自己有着对于金钱的合理态度,才可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对下一代言传身教,进而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金钱在生活中的价值。(温国鹏)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