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共自行车越骑越冷
www.fjnet.cn 2012-08-21 08:34 岳 源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昨天的《湖北日报》报道称,武汉公共自行车在经历了3年的火爆之后,有被市民冷落的趋势。一年前“人等车”,如今“车等人”,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 免费公共自行车是武汉免费公共服务的标志性品牌,广大市民欢迎,全国舆论称赞,是政府办的一件惠民实事,也代表了公共服务应当坚持的方向。这项公共服务如果陷入困境,对政府的公信力、城市的形象、市民的公共福利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探索都是伤害。 武汉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在运营模式上是一种尝试,政府出让一定的公共资源给企业,企业负责投资运营,市民享受免费服务。也就是说,现在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运营企业和租车人共同反思,查找原因,寻求改进,把这项公共服务坚持下去。 对这项服务,市民有更高的期盼,政府也在质量和规模上有长远的希望和规划,这就更需要把现实的难题解决好。 去年,媒体集中报道了运营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讲部分租车人素质不高,比如长期霸车不还、不爱惜自行车甚至有意损毁车辆和站点设施等。必须得承认这种行为的恶劣,以及给运营企业带来的负担。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们要珍惜这个方向,不能让企业负亏运营。 但是有两点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是市民素质是个现实问题,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扭转。要批评不文明行为,并采取必要措施遏制这些行为。但最重要的是承认现实,并拿出针对现实的办法,抱怨没有用,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质量和方向。事实上,公共道德本身是个训练的结果,如果没有公共领域和公共服务,又何谈公共文明呢?要认识到,公共道德提升过程中,会有一个阵痛期,会有一定成本代价,但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企业投身公共服务领域,盈利便不能成为主要目的,至少不能指望过高的利润。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导方,对运营企业的审计和监督必不可少,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企业确因非自身管理原因亏损,政府或者需要出让更多公共资源,或者需要改善公共管理,保证企业成本。如果企业将盈利作为主要目标,而将公共服务作为附带功能,政府则必须纠偏。 通过报道可以看到,市民素质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但显然不是唯一原因。收取保证金而导致所有人租车不便,是不是防止损坏行为的合适手段?为什么坏车得不到及时维修,有的自动租车系统长时间不通电?为什么允许站点开商亭之后,有的站点管理员的重心转移了?更远一点的,是道路安全管理问题,市民放不放心在路上骑自行车? 优良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武汉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免费公共自行车是一个代表,希望这道绿色风景,能重新流动,并成蔚然之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6]中国自行车队该申诉就申诉
- [ 08-02]充满歧视的公共自行车何来公共性?
- [ 06-18]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共自行车
- [ 06-18]自行车租赁不必要看户口
- [ 06-14]公务自行车跑起来得花心思
- [ 02-22]为日本游客找自行车的正面新闻为何被质疑?
- [ 02-22]一辆被盗自行车引爆的“城市形象”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