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记忆 谁的责任?
www.fjnet.cn 2012-08-01 11:09 张魁兴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致力于保护古建筑,抢救城市记忆:他们是福建那群80后,在网上呼吁拯救龙岩上杭老城;他们是天津文保志愿者团体,坚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形成天津文保样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间文保志愿者。(详见7月31日《人民日报》) 几年来国内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间文保志愿者、许许多多的民间文保志愿者团体,这说明国人的文保意识在增强。这是好事,要保护古建筑,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就需要千千万万的国人行动起来,共同抢救城市记忆,共同努力延长古建筑的生命。 然而,民间文保志愿者的众多,更说明留住城市记忆工作的任重道远。福建上杭的网友曾充满感伤地回忆着 “斑驳的砖墙、葱郁的古榕、岭南的建筑、向南的江水”,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这些记忆的抹去给我们带来的忧伤和失落,到底造成多少损失,有没有人用经济价值来加以换算过?众多家乡记忆找不到承载的物质,和现代人的浮躁短视,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在这一切得到充分评估之前,记忆被抹去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召集人穆森说:“近30年来全国消失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就是4万多个城市文化记忆。要保护城市文化记忆,就需要打好一场全方位的立体的文保战争,既要电台有声、报纸有文、网络互动,又要有人行动起来去保护文物。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在参加志愿者活动时,将天津文保实践经验总结为“政府主导、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天津文保模式,向全国推广。是的,大家都应行动起来保护已经非常脆弱的城市文化记忆。 然而,国人要行动起来,政府更要行动起来。天津志愿者团队顾问、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认为,文物保护不能只靠民间力量,更需要国家的文物保护法律和政策落实、需要政府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确实,如果地方领导对主政地区的人文地理没有充分的感情和责任感,如果不能真正加强对所辖地区文物的保护,甚至在开发商的驱使下成为城市记忆的终结者,那志愿者再多的奔走与呼吁,也只能付之一叹。 至于福建的那群80后,更在呼吁拯救上杭老城中,质疑当地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存在不当程序,甚至依法申请这座老城的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规划。 所以,来新夏教授的担忧不无道理,众所周知,文物的消失,有时间的“功劳”,更有政府和开发商的“功劳”。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再多的城市古建筑也得在政府和开发商的铁铲下消失,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很大部分与政府和开发商有关吧。因此说,要留住城市记忆须政府积极有为。一是组建专业团队,调查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拍摄记录下不可移动文物,毕竟时间会逐渐“消灭”不可移动文物,适当时机应成立城市文物回忆馆。二是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保法律和制度,并且要将文保法律和制度贯彻落实下去,对旧城改造更慎重一些,城市记忆的保护,不能像一些地方只是纸上谈兵。 对一些地方来说,可以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政府积极有为,城市古建筑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民间文保力量只能起辅助作用。(海峡导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1]城市雕塑更应体现公民意识
- [ 07-31]密集恐惧症,如影随形的城市病
- [ 07-26]建立让城市更坚强的预警系统
- [ 07-26]水泥城市,雨水往哪儿排?
- [ 07-25]面对前车之鉴,哪个城市有行动?
- [ 07-20]让“旅馆村”成为城市的另一张名片
- [ 07-17]单车上的城市风景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