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问题,就是输给了“神”
www.fjnet.cn 2012-01-31 09:21 熊丙奇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当然,韩寒有起诉的权利。但我不认为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代笔”说到底是一种“造假”,对于学术、文学、艺术作品的“造假”,需要的是同行评议,而不是法庭判决———法庭判决的基础,也是同行评议,在法庭无法对学术、文学作品的真假进行鉴定时,是难以作出判决的。韩寒可以说,自己拿出了1000页手稿证明自己的作品完全出于自己,可有手稿就能证明文章是自己写的吗?不可以是别人写好然后自己誊抄吗?这一点,韩寒其实应该是知道的,在1月16日的博文《小破文章一篇》中,他说到,“我无义务自证,也无能力自证,你既然怀疑我,拿出证人证据来,领走两千万加我的所有版权。”而在拿出手稿之后,韩寒又写到,“但是我还是很佩服我自己的,在现在电脑普及的年代,我写完文章反而要时不时改动几句话,但我少年时候文章的手稿居然都是一次成型,除了一些错别字以外,极少做大段的修改。这对一个少年来说,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他是想通过此说明自己的手稿没有誊写过,一次成型。 其实,韩寒根本不需要自证,也不需要司法裁决,而只需保持对此事的淡定———他有很长的时间用更优秀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从整个事件分析,韩寒的反应有些太“过激”(他对此的解释是,这次的确突破了我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忍让的底线),比如,在悬赏中提到“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就很可能激发出质疑者质疑的热情。———他可以提出1000个质疑,哪怕其中一个质疑成立,也可领到“悬赏”,不想领“悬赏”者,也可打打酱油———要知道,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否认学校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却无法否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如果有一个热爱文学的父亲,爱好文学就说不定受到父亲影响,父亲也极有可能给自己修改一下作文,提出一些建议,在书籍出版过程中,编辑也可能提出修改意见,甚至进行个别字句的修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哪怕提过建议,修改后,编辑也提过意见,也修改过,作者还是自己,这就如博士论文得到博导的指点、修改,还有师兄师姐的帮助,最终完成论文者还是博士生自己。没有这些,就成了“神”。如果把这些都否定,显然会引来质疑者们如潮的质疑,只要在文章中找到一句可能是韩寒父亲写的,不就证明韩寒被“代笔”过吗?这是很荒谬的逻辑,但却真实上演了,而且这后来成了事件的主线。 如果换一个语气,放低自己的身段,就可能不一样。假如韩寒称自己在写作中确实受到过父辈的影响,父亲也为自己的成长提出建议,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当然,前提是韩寒确实觉得自己受到过影响,其父亲也确实为他的成长提出过建议。 世界上没有天才,也没有神,如果要说这次韩寒的问题,就是输给了“神”。于是,一切变得很不正常。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30]韩寒方舟子“斗法”值得观察
- [ 01-18]“人造”韩寒:质疑若有理,证据须先行
- [ 01-18]是谁需要一个“人造”的韩寒?
- [ 01-18]韩寒:“包装”又如何?
- [ 12-31]冯军旗与韩寒 要求标准别搞岔了
- [ 12-14]韩寒的“局限”郭敬明懂
- [ 11-17]韩寒千万代言费源自他的“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