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病难的问题,挂号渠道的偏少和单一只是外因,根本则是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紧张。
实事求是地看,让114和相关挂号网站成为挂号的重要渠道,无论如何都要比没有这个渠道优越。有它就必然实现挂号人群的分流,就减轻了挂号排长队的压力、减轻了医院附近的交通压力。但完全依靠它并不现实。因为看病难的问题,挂号渠道偏少和单一只是外因,根本则是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紧张。因而,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的新举,只能缓解而难破挂号困局也就在情理之中。
“看病难”本身是一项顽症,“统一预约挂号平台”不可能根治。在这一新政出台之始,有关方面就应当有清醒认识,还是低调谦和一些的好。“不要期待明天医院门口就没人排队了”,这样的态度才客观。如果什么新办法新措施推出时,总要夸得跟花儿似的,变成一个包治百病的主儿,公众当然就寄予全能的期望。而当希望得不到满足、在实践中遭遇阻力时,公众的失望就放大了,也就产生一些不满和指责。
现在的患者看病,大多还是受“小病也上大医院”“小病也挂专家号”的经验左右。接线人员表示,多数预约者都是奔专家号而来,且“目标明确”。这就必然导致大医院挂号尤其是挂专家号“肠梗阻”的艰难情况出现。当患者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时,心中确实气不顺。当专家被患者习惯性推崇时,一些小病患者就抢占了大病患者的专家资源,一些“号霸”就更加制造紧张而渔利。当挂号渠道增多时,眼疾手快的人就早早地把专家的号挂到手,把时间预约到很久之后,这不仅加剧紧张,也可能因一些人放弃预约号而导致专家资源的进一步浪费。
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已经开出了药方,就是发展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从各方面来提升其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人们的小病不出社区,就近即能就医。但这的确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到合适的高度。同时,患者心理接受与配合也有一个过程,出于对一些庸医的不信任和心有余悸,一般人总是觉得挂专家号才心安。
现在的问题是,在优质医疗资源有限和稀缺的时候,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患者该怎么办呢?其实也需要发扬一点公德心,就是珍惜自己的公共、公益服务权利,选择享受与自己需求相适应的权益,而不是过度和滥用。就医破除了专家崇拜,量病择医,到头来就会发现,一般医生治小病还是绰绰有余,实践一两回也就可以印证并消除担心。但关键的是走出这第一步。
- 2011-08-03“挂号等候不超10分钟”只是隔靴搔痒
- 2011-08-03挂号10分钟与问诊19秒
- 2011-08-02“十分钟挂号”?有点难
- 2011-05-27大医院取消点名挂号有些粗放
- 2011-01-14“看另一颗牙要重挂号”是个黑色幽默
- 2009-12-08实名预约挂号,能否医“看病难”痼疾?
- 2009-10-16和“挂号中介”谈限价“很傻很天真”